荀彧有哪些历史功过?他为什么要投奔曹操?
荀彧有哪些历史功过?他为什么要投奔曹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往下看。
【历史功过】
作为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战略上为曹操制定并规划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显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司马懿,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生平大事】
名门之后心向汉
公元163年,汉恒帝延熹六年,正是“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的危急乱世,荀彧在河南颖阳出生了。了作为荀子后人,荀彧家族可谓名门望族。祖父荀淑,是朗陵县令,他的8个儿子被人们称为“八龙”。其中荀彧的父亲荀绲,做过济南相;叔父荀爽,担任过司空,位列三公,是“八龙”中最负盛名的。显赫的门庭使得荀彧从小就受到上流社会文化的熏陶,加上他天资聪慧,很小就显示出非凡的才气。南阳名士何顒见到荀彧,荀彧滔滔不绝地与之畅谈礼制和治国安邦之法,何顒大为惊异,认定他有辅佐帝王的才华。
荀彧初入仕途,就碰上了董卓乱汉之时。当时只是掌管皇家笔墨纸张的荀彧,看不惯董卓自封相国、把持汉帝废立、佩剑上朝的跋扈行为,便弃官回家了。在颖川,他敏锐地感觉到了汉室的摇摇欲坠和即将到来的天下大乱,举族迁往冀州。这次避难给了他第二次政治选择的机会:他和弟弟投入了冀州袁绍的幕下,希望通过袁绍来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
然而时隔不久,荀彧就预见到袁绍“终不能成大事”。综观当时各路英雄,他认定曹操最有济世之才。于是,在191年,荀彧做了他一生中至关重要的决定:离袁绍而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喜出望外,询问他对天下形势的看法。荀彧说:“眼下纷乱的形势就像一盘时刻隐藏着凶险的棋局,随时都有着‘一着之失,满盘皆输’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欲成大事者必须高举义旗,以‘汉室中兴’为纲领,令天下归心,同时要统揽全局,眼光长远,相势而动。”曹操听后觉得如劲风吹散眼前的迷雾,接着又询问他对董卓的看法。时值董卓气焰鼎盛之际,荀彧却断言他“蛊惑人心虐已甚,必以乱终”。可以说,荀彧在和曹操进行首轮谈话时,就淋漓尽致地阐述了自己“汉室中兴”的政治纲领,为曹操制定了一个“尊天子”的决定性策略,充分展示了其过人的判断能力。曹操当时就由衷地感叹,是上天赐给了他一个张良,立即任命荀彧为司马,此时荀彧年方29岁。
历史正如荀彧的判断向前发展着,董卓很快败退出了群雄角逐的舞台。公元196年7月,汉献帝刘协在杨奉、董承等人的护卫下,从长安返回洛阳。荀彧的“汉室中兴”计划有了实现的机会。他力排众议,两次说服曹操相信:不管皇帝怎样衰弱,他潜在的精神号召力仍是不可估量的。于是曹操答应了安集将军董承的秘密召请,亲率大军进入洛阳,奉迎献帝迁都许昌。曹操被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荀彧也升为汉侍中,守尚书令。从此曹操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他的东征西讨有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妙计频出捷报传
此后的数十年间,荀彧都没有辜负曹操对他的期望,他几乎参与了曹操集团前期的全部决策,曹操对之言听计从。其中最为重要的几次,是镇守兖州、瓦解众强、大败袁绍。
曹操初获兖州,建立基业,却遭到一场家门惨祸,他的全家老小被徐州牧陶谦的黄由降将张闿尽数杀害。曹操气愤难平,194年,率领大军生计陶谦,让荀彧留守兖州。就在曹操出兵之后,张邈陡然造反,陈宫怂恿吕布自立门户袭击曹操后方,豫州刺史郭贡统帅数万大军兵临城下。短短数天之内,曹操的兖州根据地三面受敌,面临覆灭的危险。而此时镇守兖州的荀彧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先保全了鄄城等三座县城。之后他独身一人,轻装赴郭贡帐中,正气凛然地对郭贡晓以利害,留下一段“单刀赴会”的佳话。郭贡目睹了荀彧胆识,惊怯交加,当晚便于工作拔营而去。
此后荀彧妙计频出,他分化瓦解关东之敌的计谋,被后人归纳为“二虎竞食”和“驱虎吞狼”。他让刘备、吕布、袁术互相攻伐,等到三方筋疲力尽,立即联合孙策打败袁术,再联合刘备剿灭吕布,最后又击溃刘备让其投奔袁绍。这样一来,曹操只剩下袁绍一个对手了。
曹操要想统一北方,抗袁就是绕不过去的一步。然而此时双方实力悬殊,即使曹操自己也显得信心不足。围绕是否抗袁,曹营内部展开了一场激辩。荀彧是坚决主张抗袁的代表,正是他对袁绍手下做出了“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的分析,才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这种惊人的判断力再度为其后的战事所验证。
200年,曹操与袁绍开战。他把大后方的治理调度完全交给了荀彧。此间,荀彧一面总国事,为远征免除一切后顾之忧;一面书信往来,且曹操在官渡前线与袁绍相持达半年,粮草不济,十分危急,是战是守难以决断,就写信问荀彧的意见。远在许昌的荀彧两次表现出过人的眼光,他的预见仿佛身临其境:“如今我军军粮虽少,却也未曾像当初楚、汉两军在荥阳、成牟交战时那么紧张。当初刘邦、成牟交战时那么紧张。当初刘邦、项羽二人谁都没有因为粮草问题而率先退军,因为先退者势必受损。而今主公以只相当于袁军十分之一的兵力与其抗衡,守其咽喉,使其无法前进,已有半年了。现在袁绍的军队越来越躁乱,必将有普通,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万不可失。”曹操看完此信,才坚定了信心,命将士拼力死守。没多久,他就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采用投诚过来的许攸的献计,一举击败了袁绍。
对袁绍的大捷,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随后,荀彧又建议曹操暂缓南征,乘追击袁氏,迅速平定冀州之地。207年,曹操要伐刘表,问荀彧有何良策,荀彧建议表面上佯攻宛、叶两城,暗遣奇兵袭荆州。曹操依计而行。不久刘表病死,刘表之子刘琮投降,荆州不战而收。在荀彧的精心谋划下,曹操统一北方之势终告而成。
乱世之中成大儒
作为谋士,荀彧能谋善断,功勋卓著;作为能臣,荀彧治事用典,安邦有道。更为难得的是,荀彧还是那个时代名士阶层的首先楷模。
堪称乱世之中的一代大儒。在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时代,能做到“天下莫不以为仪表”,千年以来,实属罕见。
荀彧沉静内敛,同时代的人评价他“持心平正”、“谦冲节俭”、“德行周备”,在他身上几乎感觉不到身处乱世的浮躁,惟有淡泊与持成。203年,曹操上表,封荀彧为万岁亭候。正在担任尚书令的荀彧看到了曹操的表文,恭谦自让,把表压了下来。曹操亲自写信给他说:“和你共事以来,你帮着纠谬辅政,举荐人才,提出计策,周密谋划,做得已很多了。立功不一定都靠作战,希望你不要推让。” 荀彧这才接受万岁亭侯的封爵。
从某种程度上讲,曹操集团由弱到强,跟荀彧的人格魅力和首先修养是有关系的。以荀彧首席谋臣、总理国事这样的位置,阻挡贤路是最容易犯的毛病,而他却举荐了郭嘉、程昱、戏志才、钟繇、司马懿等一大批重量级的谋士。其高风亮节不仅让曹操对他礼敬有加,更让同僚和下属推崇备至。钟繇称荀彧为颜渊再生,司马懿说荀彧是百年难有的贤才。
【名人评说】
何颙:“王佐才也。”——《三国志·荀彧传》
司马懿:“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彧别传》
钟繇:锺繇以为颜子既没,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彧然。或问繇曰:“君雅重荀君,比之颜子,自以不及,可得乎?”曰:“夫明君师臣,其次友之。以太祖之聪明,每有大事,常先谘之荀君,是则古师友之义也。吾等受命而行,犹或不尽,相去顾不远邪!”——《彧别传》
曹操: 吾之子房也。
曹植:“如冰之清,如玉之絜,法而不威,和而不亵,百寮士庶,唏嘘沾缨,机女投杼,农夫辍耕,轮给辄而不转,马悲鸣而倚衡。”——《光禄大夫荀侯诔》
陈寿:“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三国志· 魏书十 荀彧荀攸贾诩传》
王导:“昔魏武,达政之主也;荀文若,功臣之最也。”——《晋书列传第三十五》
范晔:“自迁帝西京,山东腾沸,天下之命倒县矣。荀君乃越河、冀,间关以从曹氏。察其定举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急国艰,岂云因乱假义,以就违正之谋乎?诚仁为己任,期纾民于仓卒也。及阻董昭之议,以致非命,岂数也夫!世言荀君者,通塞或过矣。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算有所研疏,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诘者也。夫以卫赐之贤,一说而毙两国。彼非薄于仁而欲之,盖有全必有丧也,斯又功之不兼者也。方时运之屯邅,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势强,则皇器自移矣。此文时之不可并也。盖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赞曰:“公业称豪,骏声升腾。权诡时逼,挥金僚朋。北海天逸,音情顿挫。越俗易惊,孤音少和。直辔安归,高谋谁佐?彧之有弼,诚感国疾。功申运改,夡疑心一。”——《后汉书·荀彧传》
杜牧:“彧之劝魏武取兖州则比之高、光,官渡不令还许则比之楚、汉,及事就功毕,乃欲邀名于汉代,譬之教盗穴墙发匮而不与同挈,得不为盗乎?”——《资治通鉴》
司马光:“孔子之言仁也重矣,自子路、冉求、公西赤门人之高第,令尹子文、陈文子诸侯之贤大夫,皆不足以当之,而独称管仲之仁,岂非以其辅佐齐桓,大济生民乎!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未若建安之初也。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荀彧佐魏武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遂能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管仲不死子纠而荀彧死汉室,其仁复居管仲之先矣!——《资治通鉴》
苏轼:汉末大乱,豪杰并起。荀文若,圣人之徒也,以为非曹操莫与定海内,故起而佐之。所以与操谋者,皆王者之事也,文若岂教操反者哉?以仁义救天下,天下既平,神器自至,将不得已而受之,不至不取也,此文王之道,文若之心也。及操谋九锡,则文若死之,故吾尝以文若为圣人之徒者,以其才似张子房而道似伯夷也。 ——《志林十三条·论古·武王非圣人》
无题
高鹗
荀令衣香去尚留,明河长夜阻牵牛。
便归碧落天应老,仅隔红墙月亦愁。
万里龙城追梦幻,千张凤纸记绸缪。
麻姑见惯沧桑景,不省人间有白头
【历史启示】
曹荀相离为哪般
曹操对荀彧的重用几乎可以用依赖来形容。曹操自任丞相,封荀彧为尚书令,后来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二人结成了儿女亲家。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个当初提议奉天子于许都的荀彧,最后却成了曹操授九锡的反对者,这个对荀彧无比信任的明公,最后竟对他百般冷落,逼得荀彧郁郁而终。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曹操政治野心的膨胀和荀彧匡扶汉室的理想之间的矛盾。
最初,荀彧投曹,是看中了曹操“忠臣”的表现。董卓造乱,是曹操最先举起了扶汉的旗帜,首倡义兵,关东联军停滞不前,是曹操最先出兵攻打董卓;十八路诸侯各扫门前雪,是曹操一句“君自向东,我自向西”,说什么也不姑息,结果寡不敌众险些丧命。这些使荀彧认定曹操是维护王室、维护皇帝的。
可叹的是,荀彧识尽天下才,却识不透枭雄心。荀彧一直怀着对汉室的忠诚,并真心期待曹操能成为匡扶之臣,这份理想从未改变。然而,谋汉室各谋天下是两码事,一心忠于汉朝的他,却投在了谋天下的“汉贼”帐下。荀彧献计,迎汉献帝于许昌,意在实现“心无不在王室”的理想;曹操纳计,则意在把它动作成“挟天子令诸侯”之势。但这毕竟还在荀彧底线之内。后来,曹操因荀彧反对,打消了复古九州的念头,也算是守住了一线忠诚,坏人可以怡然相处。但是,和荀彧以思想而为圣贤不同,曹操是以武功而为英雄的。212年,曹操不满足于位极人臣的丞相地位了,要做魏公,荀彧原则上表示反对。“曹操闻言,勃然变色”,这成了曹荀之交的分水岭。生性多疑的曹操开始对位高望重的荀彧处处提防,荀彧忧心忡忡,消极度日。民间传说两人之间的矛盾最终以一种无声的默契解决了——曹操托人送给荀彧一只食盒,打开空无一物,荀彧明白了对方的用意,遂服毒自尽。整个过程没有激烈的辩论,没有轰轰烈烈的抗争,荀彧承袭了惯常的低调,安静地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可惜荀彧这样一位才德具备之士,一生辅佐曹操,使之从弱到强,化乱为治,最终三分天下,却未能实现他自己平生的夙愿,完成匡复汉室的大业,成就“中兴名臣”的梦想。他仿佛是一叶扁舟,承载着传奇和美誉、无奈和遗憾,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