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陈胜吴广最先发动起义,为何最终成功反秦的是项羽、刘邦?

2024-07-14

  秦朝末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其中最先发动反秦起义的是陈胜吴广,但最后军力最强的是项羽刘邦,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读中学时,学过节选自《史记》的《陈涉世家》。

  在那篇题为《陈涉世家》的课文中,我们知道了,陈胜少有大志,自比鸿鹄,和吴广一道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率众于大泽乡举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敢于反抗暴政的平民,陈胜吴广的举事,接连取胜,到达陈县后,便称了王。

  课文到这里也就戛然而止。

  陈胜、吴广后来哪去了呢?吴广被部下所杀,陈胜兵败出逃,被车夫所杀,从陈胜在陈县称王,到陈胜兵败被杀,前后仅半年时间。

  为什么陈胜吴广没能坚持到最后,为什么最后摘桃子的,会是项羽和刘邦呢?

  陈胜、吴广之所以会失败,主要问题在于他们自身,他们遇到了正确的臣子,但却没有采纳臣子的正确意见。

  陈胜、吴广的臣子中,有一个人叫张耳,还有一个人叫陈馀,张耳、陈馀两个人,都是当时的贤人,有贤名也有见识,陈胜于陈县称王前,曾征求过他们两人的意见,他们两个毫不迟疑地指出,称王不是时候。

  在张耳陈馀看来,虽然起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离最终的成功还很遥远,如果不把秦给彻底灭掉,将重蹈六国的覆辙,因而,称王之事当缓刑。

  张耳、陈馀认为,陈胜最终的成就,不应当仅仅是做个王,而应当是做天下共主,成为尧、舜、禹乃至秦始皇那样的人物,故而,陈胜应当利用秦的惯性思维,大封六国之后,使秦的注意力放到六国之后的身上,如此,关中必然空虚,陈胜则可趁机入关,抢占关中,进而以关中为根据地,号令六国之后。

  应当说,张耳、陈馀二人的想法是正确的,如果陈胜按照张耳、陈馀的计划,一方面给秦树立了众多强敌,另一方面为自己增加了很多盟友,使秦的火力大为分散,陈胜则可继续打着诛暴秦伐无道的口号,西进关中。

  然而,张耳、陈馀的好建议,并没有被陈胜所采纳,陈胜还是自顾自地称王了,过早地暴露了自己的欲望,没法团结起民心来。

  相反,项羽、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项羽和刘邦走了张耳、陈馀为陈胜所指的路。

  当时,项羽和刘邦都是项梁帐下的将军,项梁把包括项羽、刘邦在内的所有将军们召集到一处,议事。所谓议事,就是商议商议,他项梁是否可以顶替陈胜称王了。

  关键时刻,居巢人范增站了出来,范增指出,陈胜之所以失败,就是没有拥立六国之后,尤其没有拥立楚国之后,无法团结楚地的民心,如果项梁想要击败暴秦,必须要拥立楚国王室后裔。

  项梁认为范增的意见是正确,于是拥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的楚怀王。

  后来,项梁战死,熊心则派项羽和刘邦兵分两路攻秦,项羽战河北,刘邦战河南,最后,刘邦入主关中,之后短暂地被封到巴蜀,旋即攻下关中,并以关中为根据地,东争天下。

  也就是说,陈胜虽然败亡了,但当年张耳陈馀为陈胜所指的正确道路,并没有随着陈胜的败亡而消失,而是被汉高祖刘邦所复制粘贴了。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