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开国功臣李善长,为什么最终仍然被处死?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一生相信大家都有所知晓,而朱元璋作为一介目不识丁的平民能一步一步的走向开国皇帝的巅峰,这是离不开谋士的辅佐的,其中他手下最为著名的谋士非刘伯温莫属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人他就是李善长,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深受朱元璋信任的开国功臣李善长,为何最终仍然被处死?
李善长从小就爱读书研究古人的智慧,而且是有智有谋。他最擅长的就是法家的学说。所以对待时事上面看的比较远,也比较准。他预言的几个事也都发生,也都被他说中了。在当地李善长也有了一定的名望,当地的人们对他也比较敬仰。
朱元璋率兵攻取滁阳的时候,李善长听说了朱元璋的事迹,认为朱元璋是必定是安定天下之人。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眼光之独特,眼光之中。所以李善长便去拜见朱元璋。朱元璋也知道他是当地有才能有品德的人。对他也是礼遇有加。朱元璋知道他是当地有名望有学识,便将他留在了军中,让他管理文学,历史方面的书籍。
其实,到这时候朱元璋并没有发现李善长真正的才能,也不知道他有多大的能力。朱元璋以为李善长跟之前来的文人一样,只是擅长文史之类的。写写文章,写个征兵的榜文,写个进军的榜文。也仅仅如此了,不会有太大的重用。而李善长并没有气馁,也没有觉得怀才不遇,也没觉得朱元璋无识人之眼。而是勤勤恳恳的管理书籍。
直到有一天,朱元璋在打仗之前,就在军营中转了转。转到放书的营中,看见李善长在整理书籍。朱元璋便看了会前几朝的历史书籍。朱元璋也和李善长闲聊了会。临走的时候,李善长送朱元璋来到营门前,朱元璋随意问了一句:“像这样四处征战,百姓水深火热,流离失所。这天下到什么时候才能平定下来啊?”朱元璋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叹。李善长听后就说:“秦末时候也是四处战乱,汉高祖刘邦也是一介布衣,一文不值。而他为人豁达大度,对人很宽容,也能发现每个人的优点,也善于去任用每个人,不会随便去找理由杀人,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平定天下的大业。今天元朝和当时的秦朝的情况何其像。今天的元朝秩序早已大乱,天下也早就土崩瓦解了。主公你出身在濠州,那里离汉高祖的故乡沛县不远。如果说那里的山川有帝王之气,那主公也理当有帝王之气。所以只要主公效仿汉高祖的所作所为,这天下就可以轻易地平定了。”
朱元璋听到了这些话,大为感动和惊讶,他没想到李善长有这样大的胸怀,让他真是受益匪浅,便对李善长刮目相看。从此李善长就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替他治理攻下的城池,在树立大明王朝前后,李善长的奉献在人臣中少有人可比。
第一,不只能做好后勤保障和军粮谋划任务,并且还当好军事顾问、人事顾问。《明史》说李善长“从下滁州,为顾问,预机画,主馈饷,甚见心腹”、“太祖威名日盛,诸将来归者,善长察其材,言之太祖”。来归顺的将领,李善长都帮手朱元璋予以妥帖布置,诸将之间产生了冲突,李善长也竭力劝慰谐和。这么一来就呈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李善长把握了太多的军事秘密和人事秘密,在战争年月,军务冗杂,敌我妥协不共戴天,朱元璋少有精神来疑心本人的“亲密战友”,反而更加喜爱他。但到了战争年月,晓得的太多并不是是什么坏事。朱元璋强渡长江,霸占承平,直指南京,就是他与李善长一同盘算并获得胜利的。在朱元璋眼中,李善长是帮手朝政的得力助手,拜之为右相国。
第二,参照元制,将元代的弊政剔除,制定了盐法、茶法、钱法、渔法等,协助朱元璋规复和重修社会经济次序,为大明经济恶化做出了宏大奉献。
第三,与刘伯温配合编定《大明律》,健全大明的礼节轨制,构建有序的品级社会。
一句话,李善长在大明帝国树立的前后是个仅次于朱元璋的中心人物。
但是一个新政权建立后,在巩固政权上,新的往往对那些曾有过功勋的大臣开始有所忌惮。这种情况下那些原来有功的大臣如果不谨慎行事,仗着以前为皇帝建立的功劳自高自大,往往容易惹来杀身之祸。李善长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其封为韩国公。后来朱元璋还将下嫁给他的儿子,有了皇帝的特别照顾,李家的地位也迅速上升。一般这样的功臣在有了权势之后往往就变得嚣张跋扈,加上他又受到朱元璋的器重,他在朝中的势力也由此发展壮大起来。案爆发后,本来应该受到牵连的李善长因为其和皇帝的关系没有受到影响。五年后,其弟李存义被告发是叛乱一党,朱元璋还是没有对他怎么样,只是将其弟发配去了崇明。
不过纵使朱元璋对其一再忍让,他不但没有收敛还越发自高自大。朱元璋生病了一个月没上朝,他仗着和朱元璋的关系没去问候,其他官员对这件事有所议论,朱元璋也感到不是滋味。后来李善长修建房子不找农夫却向借了300士兵,这成为了他谋反的证据。但300士兵谋反也只是个幌子,皇帝要杀他总得找个合适的理由。他之所以被杀不是因为皇帝担心他位高权重,说到底还是他自己造成的。因为其一个亲戚因罪被发配边疆,他就向皇帝求情。皇帝派人彻查此案却逼问出了其弟和叛党之间相互勾结的事,其弟被捕之后将李善长也供了出来。
李善长在之前就知道了其通敌之事,只是没有参与其中。但因为他明知却没有及时告发,因此他便被朱元璋以谋反罪顺带处死了。从这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威胁其政权稳定的人一概不放过,即使是和他关系很密切的大臣。只要和谋反沾边,他都会予以严惩。虽然看似是李善长自己让朱元璋有了处死他的理由,但他在受到皇帝重用后的一些行为也超出了皇帝的忍耐限度,因此他被处死也是咎由自取。朱元璋对于这样一位曾帮助其建立政权的大臣都不手软,对于其他大臣自然就更加没有顾虑了。作为开国皇帝,他为了巩固政权,清除这些可能的隐患也情有可原。相比一些朝代的皇帝因宠信宦官而致使朝中动荡,百姓民不聊生,朱元璋在治政上显然能力更高一筹。
像李善长这种在朱元璋起义时给予了其很大帮助的人,因为获得权势之后嚣张跋扈,皇帝将其满门抄斩也情有可原。但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如果李善长没有参与胡惟庸案,那么他可能也不会被朱元璋抓住把柄。由此来看朱元璋对于他还是予以很大的容忍的。相比之下那些明朝的开国功臣很多都没有主动违抗朱元璋,却同样被朱元璋以各种罪名处死,这体现出了其残酷的一面。作为一个以杀戮开国功臣闻名的帝王,他这样的做法也符合他的特点。实际上因为清除了这些权势较大的大臣,明朝的政权才得以一直维持了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