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死后李世民活了多少年 唐朝高僧逝世时间
魏征死后李世民活了多少年
魏征死后李世民活了六年。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贞观十七年,唐朝一代明相,凌烟阁上排名第四的魏征,因病去世于长安。
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一代名相魏征,以敢言敢谏闻名。唐太宗李世民,曾将魏征比作是自己的镜子,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其废朝五日。追赠魏徵为司空、相州都督,谥“文贞”。后来魏征出葬之时,李世民曾率百官相送,并亲自为其撰写碑文。
唐代人均寿命多少
感谢邀请,唐朝人平均寿命是50岁-60岁。
大唐是世界第一强国,百姓生活水准高,有那么多的诗人就不用说了,这是物质文明丰富的一种表现。寿命绝对超过后世元明清。根据5100个墓志铭的统计,唐朝人均寿命59.3岁!
杜甫48岁时有一首名作《赠卫八处士》,其中写道“访旧半为鬼”,意思是他的亲朋故旧之中已有一半人去世了。换句话说,还有一半人没有去世。也就是说50岁左右,还有一半人活着!
唐朝“醉中八仙”之一的贺知章, 在86岁高龄之时,写下千古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唐朝人均寿命为59.3岁。
大唐是世界第一强国,百姓生活水准高,这是物质文明丰富的一种表现。寿命绝对超过后世元明清。根据5100个墓志铭的统计,唐朝人均寿命59.3岁。婚后男性平均死亡年龄为62.3岁,婚后女性平均死亡年龄为64.2岁。
影响古代人平均寿命的主要原因
古代人虽然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以及得以传承几千载的文化精神,但是他们的平均寿命相对来说却比较短。
实际上影响古代人寿命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与自己身体比较虚弱,或者久病缠身有关系之外,其实更多的是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
生活在古代社会中的平民,由于只能依靠耕种土地获得粮食,所以对气候条件,以及自然灾害都特别敏感。一旦遇到洪涝或者旱灾之后,不仅很容易导致颗粒无收,而且还会出现饿殍遍野的悲剧。
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新中国成立后,据调查1957年我国人民平均寿命已提高到57岁,到1981年为68岁,1985年为68.97岁,其中,男性为66.96,女性为70.98岁。
大唐天福八年是什么时候
天福是石敬瑭年号,天福八年即公元943年。二月 闽建州刺史、富沙王王延政称帝于建州,国号殷,改元天德。以将乐县为镛州,延平镇为镡州。遣将攻福州,败归。
大唐天福八年是公元943年。是我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天福是后晋石敬瑭的年号,唐朝是公元906年灭亡的。在天福八年,后唐的将领孟知祥趁着后唐内乱自立,国号蜀,史称后蜀。定都成都。孟知祥登基称帝后不久就去世,孟昶继承皇位,使得后蜀成为了五代十国时期最繁荣的国家。
唐朝最长寿的诗人前五名
1.丘为(96岁)
丘为(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事继母孝,尝有灵芝生堂下。屡试不第,归山攻读数年,天宝初年,进士及第,累官至太子右庶子,贞元四年(788)为由前左散骑常侍致仕。年八十余,而母无恙,给以俸禄之半。
为善诗,与王维(约701 — 约761)、刘长卿(约726 — 约786)友善,时相唱和。80多岁辞官还,贞元间(785年正月—805年八月)卒,年九十六。相传是唐代享寿最高的一位诗人。其诗大抵为五言,格调清幽淡逸,多写田园风物,为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作者之一。以《题农父庐舍》、《寻西山隐者不遇》、《左掖梨花》、《泛若耶溪》等较著名。例如:“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左掖梨花》),堪称佳句;“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题农父庐舍》),工于炼字,王安石《泊船瓜洲》之“春风又绿江南岸”盖脱胎于此。原有集,已佚。
2.顾况(94岁)
顾况的生卒年,传世的《瘗鹤铭》定为开元十三年(725年)至元和九年(814年),但据宋代董逌﹑黄伯思和清人顾炎武考证,《瘗鹤铭》非顾况所作。今从顾况《送宣歙李衙推八郎使东都序》考订,顾况于757年登第后约50年,即大致在806年前后尚在人世。而根据最新蒋寅、赵昌平诸人的研究,顾况直到元和末年尚在人世。
顾况,字逋翁,号华阳真逸(隐),苏州海盐县(今浙江省海盐县)。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
至德二年(75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大理司直。贞元二年(787年),担任镇海军(韩滉)节度判官,负责督运钱粮。得到宰相李泌引荐引,入为著作佐。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
晚年隐居茅山,炼金拜斗,身轻如羽。卒于家中,享寿九十四岁。工于诗,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先驱。著有《华阳集》二十卷。善画山水,著有《画评》、《文论》等著作,今已失传。
3.贺知章(86岁)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
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4.罗隐(77岁)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原名罗横,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
从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进入京师,十多次进士试,全部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改名罗隐,隐居于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归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人称罗给事。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910年1月),去世,时年七十八。著有《谗书》及《两同书》等,前者对当时社会进行的揭露和批判相当深刻,有很强的战斗性;后者提出“仁政”,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诗集有《甲乙集》,颇有讽刺现实之作,多用口语,于民间流传颇广。
3.白居易(74岁)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写过一首诗,“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白居易都觉得能够活到70岁以上,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4.皎然(83岁)
皎然(公元约720-约公元803),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著名诗僧,自说谢灵运的十世孙,但据《唐才子传-颜真卿传》及《旧唐书》记载皎然是东晋名将谢安十二世孙,因皎然更重视谢灵运名气故自称谢灵运十世孙。
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5.李益(83岁)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
出身甘肃李氏姑臧房,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后官至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为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 江南曲、北从军征等。
有记载的最长寿诗人是丘为九十六岁(694?-789?),其次是顾况(约727—约815),再就是贺知章(约659—约744)。“洛阳李元爽”,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九老图诗序》一文中提到的。死时年136岁。后宋代画家李公麟根据这段轶事创作了著名的老人画《会昌九老图》。其人是否写过诗没有记载。
《寻西山隐者不遇》的作者丘为。是中唐诗人,与王维、刘长卿同时期,同时也应该是唐朝最长寿的诗人。《唐才子传》里记载他活了96岁,80多岁的时候母亲还在。其流传下来的作品并不多,仅10余首诗,有一首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有据可考的唐代最长寿诗人是贺知章,他在武则天执政期间高中状元,进入仕途。贺知章在天宝初年因病辞官返乡,一直活到了唐代宗大历年间,享年86岁。贺知章是浙江萧山人,他也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第一位浙江状元。人们熟悉贺知章,大多因为他写的《回乡偶书》。他把近乡情更怯的微妙情感写得十分精彩。
李益也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他活了80多岁。这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很长寿、很高龄了
70以上者:顾况(90)、贺知章(86)、李益(80)、罗隐(77)、李绅(75)、白居易(75)、韦庄(75)
李治死于何年
唐高宗李治逝世于公元683年12月17日。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间649年至683年)为政前期颇有政绩,他遵循唐太宗的政策,延续贞观之风,国泰民安,创“永徽之治”。但是后期因为他经常头晕目眩,甚至严重到不能处理政务的情况。
他本身就病重,后来又经历泰山封禅等大事,身体情况每况日下。终于在永淳二年在贞观殿去世,享年五十六岁。
李治死于公元683年12月27日。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封晋王,后太子李承乾与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显庆五年(660年)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武皇后乘机开始参与国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唐高宗在位期间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灭百济(660年)、灭高句丽(668年)。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维持了三十二年。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去世于贞观殿,享年五十六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天宝八年(749年)增谥为天皇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再增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 -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649年7月15日-683年12月27日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母弟。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后从泰山封禅以后,劝李治封中岳。李治因患病而终止。不久,高宗诏命皇太子李显代理国政,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在东宫任同平章事。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洛阳,病得很厉害,宰相以下大臣都不能晋见。
同年十二月,诏令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683年)。将要宣布赦免之书,李治想要亲自到则天门楼,由于气不顺而不能上马,于是召百姓在殿前宣读赦免书。十二月二十七日当晚,李治在紫微宫贞观殿驾崩,终年五十六岁。宣布遗诏:“七天装在灵柩内,皇太子在灵柩前即皇帝位。园陵制度,务以节俭。军国大事有不能决断者,请天后处理决断。”群臣上谥号曰天皇大帝,庙号唐高宗。文明元年(684年)八月十一日,安葬在乾陵。天宝十三年(754年),改谥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唐朝中后期时间
唐朝「中后期」
公元705年-907年
定都长安( 陕西西安)、洛阳(河南洛阳)
在中国历史上却经常出现宦官专权的情况,其中最厉害的是唐朝!到了唐朝中后期,宦官几乎完全把持了朝政,他们可以立废立皇帝、囚禁皇帝,甚至是杀皇帝!唐宪宗李纯、唐敬宗李湛直接被宦官害死,唐文宗李昂被囚禁后郁郁而亡。那么,唐朝的宦官为何这么嚣张呢?
虽然在唐玄宗统治后期,宦官专权的情况已经开始显现,比如高力士,这种情况到唐肃宗时期又得了增强,但是在唐代宗统治时期,他通过诛杀、流放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人,已经基本搞定了宦官专权的问题。重新让宦官势力崛起,乃至操纵最高权力的人是唐德宗李适。
通过史料我们可以发现,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之所以能够为所欲为,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宫廷的禁军,即神策军!神策军原本不是禁军,他们是镇守西北的军事力量。763年,吐蕃进犯长安,唐代宗慌忙逃往陕州,在此期间禁军将士溃散,幸亏宦官鱼朝恩带着神策军及时入朝护驾,此后神策军就成为唐朝的禁军。
鉴于鱼朝恩嚣张跋扈,不断干预朝政,唐代宗于770年将其处死,亲自来掌控神策军。如果,唐朝皇帝一直亲自掌握神策军,恐怕还不会发生宦官专权的局面,可是到了唐德宗统治时期,他居然将神策军的军权交给了宦官!原本唐德宗也是秉承父亲代宗的政策,没有将神策军将给宦官统领,可是一场叛乱改变了他的政策。
783年,被派去镇压叛乱的泾原军发生兵变,随即攻打长安城。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城。之后,叛军围攻奉天,唐朝的统治危若累卵,史称“奉天之难”。幸亏李晟率领神策军由河北前线返回,才平定了这场叛乱。在逃亡的过程中,留在京城的神策军无人护驾,只有宦官窦文场、霍仙鸣等人率军跟随,这对唐德宗的影响很大。
返回长安后,唐德宗不再信任武将,对神策军进行了改组,将其分为左右厢,分别由宦官窦文场、王希迁统领。两年后,唐德宗又任命宦官作为神策军的“监军”。到了796年,唐德宗正式设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的职务,统领整个神策军,分别由宦官窦文场、霍仙鸣担任。神策军中尉的设置,标志着宦官统领禁军成为一项制度。
唐德宗之所以将神策军的军权交给宦官,在他看来,武将不可信,这些宦官才是真正忠于他的人。正是唐德宗的这个决定,最终影响了唐朝中后期的政局。805年,唐顺宗即位,他在王叔文等人的支持下,打算重新夺回神策军的军权。这引起了宦官集团的反扑,宦官俱文珍发动政变,将唐顺宗赶下台,拥立唐宪宗即位,并且打压参与“永贞革新”的人物。
在此之后,手握神策军的宦官成为唐朝最嚣张的政治力量。唐文宗也想发动政变,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力,可是“甘露之变”以失败告终。宦官仇士良当众辱骂唐文宗,吓得唐文宗“凓惧不复言”。唐朝的宦官“迫胁天子,下视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造成这种的局面的就是唐德宗李适
从代宗大历元年(766)到文宗太和九年(835)约七十年。
在位皇帝有唐代宗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
中唐从平定安史之乱到文宗改革未成而去世.763-840,属于勉强维持,文化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