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唐初名帅三朝元老的李勣,为什么最终惨遭武则天挖墓?

2022-05-19

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乱世,又恰逢隋朝大治,紧接着又是隋朝末期是群雄并起,最终由李渊所统治的唐王朝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大业,故而在唐朝初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名帅,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名帅李勣,为何最终惨遭武则天挖墓?

李勣原名徐世勣,徐世勣家本是富豪,史称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勣与其父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救济贫苦人,不管关系亲疏。但是其自幼便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故而在隋末乱世之时投身瓦岗军,并设计将来讨伐瓦岗寨的两万余隋军全歼,隋朝名将张须陀也被杀了。

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李勣每次指挥行军作战时,都筹划有度。临敌应变时,举止合乎机宜。与人一起谋划计策,能辨别它的好坏,听到别人一点好的计谋,便高兴地听从。他所得的赏物,大都分赐手下将士。作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大多把功劳推让给部下,因此人都愿意为他效死力。他麾军所到之处,大都能破敌取胜。

乾封元年,七十多岁的李绩再次征讨高丽国,平定了骚动。由此,深得天子的信赖和重视。他于总章二年即669年12月3日病逝,享年七十六岁。身后追赠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为贞武,陪葬于昭陵。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牛人,死后却被武则天“发冢斫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怕自己死后,他的子孙驾驭不了李勣,于是上演投石问路之举。他故意将没有任何过错的李勣贬为叠州都督,并对太子李治说: “(李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你无恩于徐茂公,他肯定不服你;如今他被贬出京师,你派人去试探,如果徐茂公有怨言,则定斩不饶;如果他没有怨言,就让他当仆射(相当于宰相)。

这对李勣来说是个“生死劫”,但李勣却再次表现政治的成熟和老练。他接到命令之后,没有丝毫怨言和牢骚,连家都没有回,第一时间就奔赴远青海的叠州去上任。

结果可想而知,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李勣不仅立即被召回,还被委以重任,任命他为宰相,决议国家大事。

再后来,李治想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于是召长孙无忌、于志宁、褚遂良、李勣四大要臣去商议。结果聪明的李勣以生病为由没有去。结果长孙无忌等三人坚决反对。

李治后来秘密去见李勣,询问立武则天为皇后一事。李勣的回答令人叹为观止:这是陛下的家事,不必问外人。”李勣的12个字让李治恍然大悟,于是下定决心立武则天为皇后。

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唯独李勣安然无恙,得以善终。公元669年,76岁的徐茂公去世之后,被赐陪葬昭陵。

李勣刚死,武则天便开始亮剑了——她不但废黜皇帝,而排斥和打压一些政治道路上的障碍。李勣的孙子李敬业便是被武则天视为“上如钉肉中刺”的人物,李敬业誓死效忠于李氏,反对武则天。这让武则天很是窝火,自然要剪除这个政敌。

而李敬业也不是吃素的,他选择以先下手为强,打出了拥李反武的旗号,悍然造反,但最终却却没有逃出兵败身亡的悲惨命运。

武则天平定李敬业的造反后,把怒火迁到了死去的李勣身上,令人挖了李勣的坟墓。结果打开一看,李勣的尸体保存完好,而陪葬品只有朝服以及十个木人,寒酸的令人心惊。

要知道,朝服证明了李勣的忠诚——因为他要穿着朝服去见先帝;木人则说明李勣的低调及清廉,还能反衬出掘墓者的卑劣和可恶。结果武则天怒不可遏,大骂李勣4个字:老奸巨猾。随后做两惊人之举:一是销毁了李勣的尸体,二是收回赐给他的“李”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