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还俗,再求雅,才有振兴??从马派的雅俗共赏谈起
系统地浏览一番马派剧目,不难发现,马连良几乎没有一出戏是集京剧唱腔板式之大成的,甚至连所谓的大段成套唱腔也不多见。原因何在?
不排除旧时代某些封闭甚至是保守思维的因素,曾有专家指出这样做是为了尽可能地争取观众,意指不让观众在一出戏里过足戏瘾,而只是满足某一个方面的欣赏需求,以至出现超过三个小时的大戏只有一两段唱腔的情况。比如《春秋笔》,比如《胭脂宝褶》,比如《四进士》,甚至《龙凤呈祥》,等等等等,这样说有它的合理性,但是,我以为是片面的,甚至是有失公允的。
首先,马连良先生真正体会出了艺术的精髓,所以,他的戏里绝少堆积程式累加唱腔的情况发生。以唱腔而论,无论是声望还是技能,相信马先生绝对有堆积的资本和累加的条件,可是,他不这么做,为什么?他考虑的是艺术的整体。少了,无味,多了,又沉繁,关键在于取舍适度,简烦适可。比如《借东风》,大段二黄唱得激情澎湃,听的热血沸腾,妙语花腔迭出不穷,足以证明马先生在声腔创作上登峰造极的功力,不过,他没有因“一招鲜”而屡试其爽,反而常常另辟溪径,我想,这才是“派”的根基。
其次,马派戏(包括其他的流派)好象还没有哪一出是为了什么什么活动为了什么什么奖项为了什么什么职称而创作的,至少不是因此而立起来的,包括后期的《赵氏孤儿》,也不是为了艺术之外的什么功利而创作的。要说有什么欲望的话,那就是以得到观众的嘉许为追求的目标和从艺的快乐。如果,把艺术植根于民众之中就叫“俗”的话,这种“俗”要远比盛行于文化界的从属和附庸高尚的多,也圣洁的多。话说回来,得到了民间的广泛支持和拥戴,又何愁没有声誉和应得的荣誉及地位呢?只是,勿要舍本求末也。
如此看来,“马派”之所以有广泛的受众层,我以为是源于他的通俗性。
其实,产生于民间的京剧从来就不是供给人们来附庸风雅的,不过是一种脱胎于娱乐的欣赏而已。所谓高雅,过分地夸张只能把京剧引入死胡同。京剧曾经的辉煌依赖的是什么?我以为是它自身的雅俗共赏,兼收并蓄。而今,是否有老大自居之嫌呢?
可是,京剧本不该是如此双面的:表面上,被尊奉为宝贝似的国粹的名声所自醉和自居和自得其乐,实际上,把手伸出去,又有多少人买帐呢?即便是苦行僧吧,还有动力和目标,京剧的目标,看见了吗?
先还俗,再求雅,否则,振兴,什么啊!
- 上一篇:同是皇帝朱元璋在立嗣上十分果断,为什么康熙却犹豫不决?
- 下一篇:西晋八王之乱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