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清朝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为什么一个短命一个长寿呢?
历史上清朝和元朝是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但是元朝是一个短命王朝,而清朝却意外的长寿,如果不是工业革命,兴许寿命还能在长久一点,为什么元朝是一个短命王朝,而清朝却不是呢?
元朝(1271年—1368年),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元朝统一中国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享国二百六十八年。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同时清朝的政治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 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 、文化专制 、闭关锁国 、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元朝划分民族等级,以蒙古族为一等,汉人即汉族为末等。这种狭隘的民族等级政策,直接埋下了民族矛盾的种子,形成了危及元朝统治的一大隐患。此外,元朝连年发动对外战争,虽获得了大量领土,但更消耗了国力,加剧了百姓的负担。基于此,元朝统治的98年中,起义战争从未终端,堪称中国历代王朝的一个奇葩。清朝虽也排斥汉人,但其政策不像元朝那样激进。此外,清朝注重休养生息,对外极少发动战争。特别是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诞生了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的一个盛世。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少数民族政权缔造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盛世。
纵观元朝历史,自从元世祖忽必烈以后,可谓一代不如一代。历任统治者追求享乐,不理朝政,不思进取,致使社会浑浊,政局黑暗。毫无疑问,这是元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而且元朝频繁的出现自然灾害,尤其是黄河地区平均每1.6年就出现一次水灾,同时元廷的赋税仍然沉重,而且还滥发纸钞,导致民不聊生,白莲教等秘密宗教开始兴起。到公元1350年,还是因为治理黄河导致官府和民间发生严重矛盾,白莲教的刘福通在安徽起事,发动起义,之后郭子兴、徐寿辉和张士诚等人纷纷响应,同时色目人亦思巴奚也在福建泉州发动叛乱。天下再次大乱。
而元廷为了镇压各地民变,则开始重用早年移居中原地区的汉化蒙古军阀察罕帖木儿(李察罕),后来李察罕死后,则又重用他的外甥王保保(扩廓帖木儿)。但王保保虽然能打,却不太服元廷管束,他后来主要的精力没有用在镇压南方的农民军,反而是跟其它一些表面上忠于元廷的军阀在北方地区展开了激战。
特别是在公元1362年之后,王保保介入元廷党争,在元顺帝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发生冲突,太子逃到他的大本营太原之后,率军围攻北京,最终迫使元顺帝将支持他的四川蒙古军阀孛罗帖木儿杀死。之后他又在中原以镇压南方起义为由,要收编孛罗帖木儿的一些余部,以及其它效忠元廷的军阀,在被拒绝之后和这些军阀又展开了混战。所以在朱元璋公元1367年北伐的时候,元廷倚重的这些军阀竟然无一人出手相救。
反观清朝的历任帝王,虽不都是雄才大略,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勤政。俗话说:勤能补拙。清朝的皇帝们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使得政局基本稳定,国家基本安定。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清朝才能延续二百多年。说实话,在中国历史上,200年以上的王朝屈指可数,而清朝便是其中一个。基于此,清朝确实不可小觑。
虽然入关时民怨很大,都想着反清复明,回复汉族政权,但是奈何遇到了两位明君,康熙、雍正。这两位皇帝把天下收拾的妥妥的,百姓也安定和平了,收入也增加了,自然也不愿意造反了。当然,最重要的是,两位明君把大多数要反清复明的人都熬死了。所以给乾隆打了一个好底子。乾隆吃喝玩乐后,清朝就开始走下坡路。有专家说,如乾隆也和康雍一样,清朝会是另一番景象。不过那也没啥用,乾隆即便再精明强干,也管不住自己基因不好,一直到重孙子,都没再出现优质基因。嘉庆,道光,咸丰,没有一个精明强干的皇帝。这个时期清朝一直在走下坡路。
如果这样下去,即便皇帝没啥才干,但是有一帮早被制度奴化的大臣,也有一帮不敢造反的臣民。本质上也不会太早就灭亡。但是,西方发展快,漂洋过海来看大清。所以清朝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就相当于清朝又有了“外患”。这才灭亡。
综上所述,以上两个原因造成了元、清一短一长的结局。在小编看来,元朝尽管疆域广阔,堪称历史之最,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骨子里早已出问题了;清朝尽管后期丧权辱国,频频失利,但其施政方针尚有可取之处。
- 上一篇:紫禁城之中的太和殿竟然被焚毁过四次?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下一篇:京剧的锣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