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鼓在京剧演出中的指挥作用
在京剧艺术历史上,表演艺术一直和司鼓艺术密不可分,司鼓在京剧艺术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规范了京剧的打击乐曲牌和常用锣经,根据不同行当的人物特征设置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伴奏音乐,为京剧程式化、规范化的形成奠定了音乐基础;根据不同的演员条件,不同的表演风格,不同的声腔特点,设计了不同的节奏和打法,为京剧流派的形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于司鼓艺术的重要性,决定了司鼓在京剧艺术中的地位,司鼓者被尊称为鼓佬或鼓师。在京剧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鼓师,近代如杭子和、白登云、张鑫海、周子厚等,他们的司鼓艺术影响着京剧的发展,影响着现在的司鼓艺术,他们的名字和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等表演大师一起,被载入京剧艺术辉煌的史册。
尽管司鼓的伴奏艺术也非常重要,,不过它只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对唱腔的理解以及熟知剧情就可以胜任了,但是司鼓的指挥艺术就非常深奥了。指挥功能又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在乐队中的指挥作用,其二是对全剧的指挥作用。在过去,由于传统京剧在艺术上的写意性和物质条件的制约,乐队的设置非常简练,文场(弦乐)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大件为主,辅以三弦中阮等,唢呐和笛子都由三大件者兼任,武场(打击乐)则由板鼓、大锣、铙钹、小锣组成,在习惯上对文武场通称为三大件和三块铜。司鼓虽然也是演奏者,但是在称谓上是独立于其他演奏者的,可见司鼓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在传统的京剧乐队中,司鼓无疑是指挥者。随着新编古装戏和现代戏的诞生,传统的京剧乐队配置以远远不能满足剧情的塑造,为了丰富乐队的伴奏功能和丰满音乐形象,乐队的配置增加了许多民乐和西洋乐器,“样板戏”的乐队配置达到了鼎盛水平。在一般的京剧院团,由于没有专业指挥,或者有但对京剧的节奏和神韵没有研究,也很难胜任京剧的指挥工作,练乐过后,一般都交给司鼓来完成实施的,因此,现在对司鼓的艺术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要求更为严格。
在乐队的指挥作用,他不但要指挥三块铜,还要指挥整个乐队,因此要求司鼓者首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有熟知各件乐器性能的常识,对每段唱腔和音乐必须熟烂于心,对每个行当和流派的艺术特点有充分把握和研究,在和演员保持高度默契的前提下,将乐队统一在自己对剧情理解、把握和艺术处理的理念之下。一个称职的司鼓,必须有“管住”乐队的能力,“管住”乐队就是领必奏,收必止,“管住”乐队靠的是司鼓者的艺术权威。一个司鼓者在乐队演奏中的权威,是建立在他对剧情的理解,对唱腔节奏和艺术风格的把握,以及驾御全局的能力;在唱腔演奏中,在掌握剧情和把握流派的前提下,还要充分考虑剧场的氛围,因为观众的情绪直接影响着演员的创作冲动,根据观众的情绪随时调整唱腔的急缓和强弱,一个好的司鼓在剧场氛围强烈的时候能引领演员和乐队演绎出超常的艺术效果。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司鼓在关键的时候两键子就能使演员的唱腔得到酣畅的发挥,从而赢的潮水般的掌声。在音乐的指挥和处理上,现在的司鼓比过去难度更大,过去的音乐都是一些固定的曲牌,在节奏上没有大的起伏和变化,只要领的准,收的齐就可以了。现在创作剧目都有大量的幕间曲和主题音乐及形象音乐,并且都有配器,这就要求司鼓者不但要有娴熟驾御能力,还要有较高的音乐知识,如何处理好这些音乐,关乎到全剧的成败。戏曲音乐在处理上,和通常民乐、交响乐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是节奏的灵活性,戏曲音乐是为表演伴奏的,它必须根据演员情绪和演员对人物的处理而决定节奏的张弛,才能指挥乐队完美地完成演奏任务。
司鼓在全剧的指挥作用,首先要求他必须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一个剧目能不能高水平地呈现,除了演员准确的理解人物表演外,是由司鼓者整体把握的,因此,司鼓者的艺术水准决定一出戏演出的精彩和成功与否。而全剧的把握首先是对全剧的节奏把握和处理,节奏又分为外部节奏和内部节奏。外部节奏是指用听觉能感受到的唱腔、念白和音乐快慢,内部节奏则是全剧的主题、风格地把握,以及每场戏、每个段落的有机关联和互相照应。一出戏可能顺畅,也可能拖沓,关键就是司鼓的艺术能力和对剧本、人物、情节的理解。我们通常说的节奏是指快慢,而整出戏的节奏则是指剧情的发展是不是符合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迹变化,最终使全剧的呈现契合剧本的主题精神,因此,全剧的节奏是张弛有序,舒缓随机,如果简单地理解一个戏的节奏快慢,就会失之毫厘,谬只千里。外部节奏较容易把握,内部节奏则难度很大。
作为一位司鼓者,他在演出中占有如此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自身专业地研究,加强音乐知识地汲取,加强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审美能力和美学知识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