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他是同盟会元老 93岁加入共产党

2022-05-19

开国上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55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代表红军、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有杰出贡献的将领。开国上将,现已全部逝世。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在2009年10月13日溘然长逝,享年106岁。

在我军上将中,陶峙岳将军90岁入党成为上将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其实除了他在我党还有一位他是93岁入我党,96岁逝世,他也是入党年龄最大的一位。这位就是抗日名将裴昌会。

裴昌会,出生在山东潍县一个较富裕的工商业者家庭里,但是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留给他的家业,还是选择了当兵,这有可能和他小时候亲眼目睹,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我国民众,因此他选择富国强兵的思想,后来还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可以说在后来国军将领,裴昌会将军算是同盟会元老。

1929年5月,裴昌会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四十七师一四一旅第七团上校团长。1931年,随部到江西兴国县良村参与“围剿”红军,失败后,退守永丰、吉水一带休整。

1936年7月开始,裴昌会与八路军并肩战斗,共同抗日。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裴昌会率四十七师奉命开赴抗线的河北涿县,先在白沟河一带协同三十军作战。面对装备精良、拥有炮兵群和战车的日军的疯狂攻击,在前线友军节节失利的情况下,他督率所部顽强作战,坚守阵地达7昼夜,奉命冲破敌人的封锁线,经易县转移到保定城关驻守。继而转移到元氏县以西高地,多次抗击日军北进。

1939年1月下旬,裴昌会率四十七师在洪洞、古县一带阻击敌人。经过两天半决战,敌人损失严重,只剩几百人狼狈逃窜。

从1939年起,国民党以几个集团军的几十万兵力驻守中条山和太行山,阻止敌人前进。国共双方军队在坚守阵地的同时,配合开展敌后游击战。在这个区域,游杂部队多,有的政治倾向不稳定,互相间经常有摩擦。裴昌会的第九军驻此地区时间长,与共产党军队的关系处得好,在地方游击部队中有威信,在沟通关系,调解纠纷上做过大量工作,对推动国共合作、联合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

1940年7月,裴昌会升任第九军军长,他按照战区部署,率第九军向太原以东转进,到王屋山、太行山,长期驻豫北济源一带,同八路军配合打击敌人,一直坚持到1942年春。在此期间,陈赓部驻中条山,坚持敌后斗争,条件十分艰苦。有时派出敌后小分队到第九军防区,要求作短暂停留。裴昌会命令部下热情接待,所缺粮食弹药尽力给以调剂补给,关系很好。

抗战开始没多久,裴昌会的家乡潍县沦陷,裴的母亲及妻子亲属数十口,随军辗转迁徙,1944年底到达洛阳,住在距洛阳30华里的李村。中原会战中,洛阳频遭日军飞机轰炸,李村住不下去。这时,裴正在前线指挥战斗,只派随员一人照顾亲属,经过深山进入安全地区,再转至西安。转移中在木柴关同敌人遭遇,因没有防御能力,结果裴的亲人共7人被日军杀害。二儿子被俘,后幸脱险。

1948年4月,裴昌会指挥所属部队参加了阻止解放军南下的壶梯山、大荔以北诸战役。

由于多次战役中都是损兵折将,只得不断向四川方向后退。撤退到宝鸡时,裴昌会碰上他过去曾参加过共产党的朋友李希三,两人感情较深,无话不谈。李对蒋介石卖国反共挑起内战极为不满,他对裴说:“革命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复兴和民族的繁荣,一个爱国的军人,应该投到真正的革命阵营中去。中国共产党是允许和鼓励反动营垒中的人弃暗投明、立功赎罪的。”并说:“如果信得过我的话,愿意效力。”裴昌会经过反复考虑,觉得长此以往,自己所领导的10万多将士的前途不堪设想,决心走起义的道路。他果断地对李希三讲:“只要我的部队将士在人身安全上得到保障,能各得其所,内战中的一切责任由我个人承担。”他郑重地委托李希三设法去延安代向解放军联系起义。1949年7月,裴昌会率部到了川陕公路、川甘公路交界处的双石铺,因地势十分险要,他曾动了在此起义的念头,但是并没有太大的把握。8月中旬,李希三绕过胡宗南部的封锁,由西安潜回到双石铺,向他传达了口信:一野总部欢迎他起义,对他现在的处境表示理解,并转达了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胡耀邦的意见:既然对整个起义部队没有把握,还是再等机会为好。1949年9月下旬,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率部起义。11月23日晚裴把交呈毛主席、朱总司令的起义电文交李、陈转发,随后裴即电所属部队在孝泉镇起义。

起义后的裴昌裴昌会担任川北工业厅长,同时还兼管农林、交通一此工作,到了1989年8月,裴昌会在93岁时加入了我党。在入党后第三个年头,也就是1992年3月23日,裴昌会在重庆逝世,终年9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