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原是太平军将领,后成淮军第一悍将,杀人如麻、威震东南!
晚清时期,满清江山风雨飘摇,面对着内忧外患,满清再也无力应对,便启用了有才能的汉人,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更是深深动摇了满清的统治,这场运动几乎蔓延到了神州各地,最鼎盛的时候已经和清朝各占半壁江山。
1861年,忠王李秀成向上海进军,当地清朝官绅惊恐万分,赶紧向曾国藩求援。当时在曾国藩手下担任幕僚的李鸿章请缨,招募淮勇,救援上海,淮军就这样产生了。淮军组建初期,历经血战,名将辈出,比如说刘铭传、张树声、潘鼎新等人。那么谁才是淮军中的第一悍将呢?应该说非程学启莫属!
程学启是安徽枞阳县会宫镇人,家里世代为农,他自幼就不喜欢读书,长大后也不老老实实种地,而是整天游手好闲,惹是生非。1853年,太平军打到了桐城,当时安徽境内民不聊生,许多人都参加了太平军,其中就包括程学启。别看程学启身材矮小,相貌如同文弱书生,但他打起仗来却很厉害,很快就得到升迁。
程学启在太平军内担任“弼天豫”,辅佐“受天安”叶芸来镇守安庆城。叶芸来对程学启非常赏识,把妻妹的女儿嫁给了他。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猛攻安庆,结果久攻不下,反而损失惨重,当时北门外就是由程学启驻守的。后来曾国藩采用了桐城名士孙云锦的计策,用反间计的方式,激化叶芸来、程学启的矛盾。
1861年,程学启叛逃到湘军,他的妻子、儿子被叶芸来斩首示众,自此程学启与太平军结下不共戴天之仇,他发誓要报复!然而,程学启最初的日子并不好过,原因也很简单,他毕竟是降将,再加上他不是湖南人,因此一直得不到重用。直到后来的安庆之战,程学启夺得头功,才引起了曾国藩的重视,称其为名将!
李鸿章组建淮军时,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这位老乡,他向曾国荃“借走”程学启以及他的开字营。淮军初建时,程学启的开字营,“凡千人,最为劲旅”。在抵达上海后,淮军一连与太平军打了几场恶战,“屯虹桥,贼猝至,败之。次日又至,击退,追至七里堡,大破之”。之后泗泾的之战中,太平军一度包围程学启的开字营被围。
然而,程学启“力御,毙贼无算,仍不退”,之后还打开营门,“贼披靡,与诸军夹攻,乃大溃”。每当淮军与太平军对战时,程学启总能冲锋在前,甚至多次负伤,但他的军队“歼毙落水者数万,尽毁贼营”。上海解围后,程学启一举成名,“以总兵记名加提督衔,授江西南赣镇总兵”。
之后,李鸿章率领淮军开始攻打东南地区,程学启率其所部冲锋在前,力战有功。在占领苏州后,程学启力促李鸿章发起了“苏州杀降”事件,诛杀了降将郜永宽等八位骨干,以及两万多太平军降兵。大概在程学启看来,他是用太平军鲜血,为自己妻儿复仇。
占据苏州之后,程学启又率部进军浙江嘉兴、湖州。十一月二十八日占领嘉善,逼近嘉兴。十二月二十一日,嘉兴守将太平天国荣王廖发寿率部出击,被程学启部击败,淮军进而围攻嘉兴城。程部围攻竟月,虽然连破太平军十数座营垒,毁炮台20余座,但各部将骄兵傲,程也有所骄横而不听忠告,以致各部多不用命,虽有所进展,终是不能奏功。
程学启怒而阵斩临战退缩的守备姜宝胜,下令于同治三年一月二十四日破晓发起总攻,务必迅速攻下嘉兴城。其手下猛将、总兵何安泰与洋教练贝雷携带大炮由中路轰城。二十八日晨,轰塌城墙十多丈,水师总兵李朝斌督部以船搭成浮桥让步兵过河攻城。太平军拼死抵抗,过河的步兵死伤数百人,何安泰也在抢攻爬城时被守军用洋枪击毙。程学启闻讯大怒,督部攻城更急。二月十五日程亲自带队并力猛攻,未果。
十六日更悬重赏募得敢死队数百人登城攻击,登而复却达四次之多。十八日午后,程在率部击退湖州太平军的援军之后,又亲自率领敢死队再次攻城。拼死从城墙缺口杀入,城墙上下死尸狼藉,守军仍是死战不退,又组织了二千余人使用洋枪排射入城的淮军敢死队,以求堵住缺口。程学启与突破口处被洋枪击中头部左太阳穴偏后,立时晕倒,淮军将士在刘士奇的率领下蜂拥入城,终于攻克嘉兴。程被抬回大营,再转送苏州医治,虽有起色,终因脑浆崩流,于三月十日伤重不治,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李鸿章向朝廷上书,称赞程学启的功劳,说他“两年之间,复江、浙名城十数,克苏州为东南第一战功”。清政府下诏褒奖程学启的战功,“赠太子太保,特遣员赐祭一坛,安庆、苏州、嘉兴建专祠,谥忠烈,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又加恩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并为三等男爵”。
将军最好的结局恐怕就是战死沙场,程学启即是如此,他死的时候,李鸿章非常的悲伤,称自己失去一个臂膀,这个回头浪子终于以最好的方式结束了一生。
- 上一篇:五柳先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 下一篇:上海电梯灵异事件:青年遭老太鬼魂尾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