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刀具始祖的汉唐环首刀,竟然是如此恐怖的存在
汉唐时期的环首刀因为其实用性和强大的威力,从汉代一直沿用到了唐代,并随着盛唐的文化输出,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环首刀堪称是汉代兵器的代表之作,一直被沿用到唐代。刀的出现与骑兵在战场上地位的提升紧密相连。早期骑兵缺乏合适马具,在使用兵器刺击时,很可能被反作用力推下战马。
因此,利用马速劈砍一直以来都是骑兵最有效的杀伤手段。据出土实物证明,环首刀出现的早期也曾出现过用青铜制造的,但青铜铸造的长刀不适于劈砍,故很有可能是陪葬用的冥器,或者专门的礼器。
▲青铜环首刀
与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大片刀”不同,环首刀显得非常细长。就大多数出土实物来看,出土环首刀最大全长可达1.2米,刀条的宽幅都在3厘米以下!那么,如此细长的刀难道在战斗中容易折断吗?
答案是否定的,多数人只看到了环首刀的细长造型,而忽略了环首刀刀刃的厚度。环首刀刀刃最大厚度普遍在8—10毫米之间,作为对比十四世纪欧洲骑士佩剑平均剑刃厚度则为4毫米左右。
在对任何刀剑进行研究的时候,不能割裂其使用技法而单独去看其型制。可以说,使用技法是软件系统,刀剑型制是硬件基础,两者必须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杀伤力。环首刀细长造型隐藏了背后的原理,我们需要从其型制上找到更多信息。
▲后人还原的手拿环首刀的汉代士兵
环首刀最大的特色就是长度大、刀条宽幅小,刀背脊厚度大。这些特点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另外一样兵器——色雷斯逆刃大刀(rhomphaia),色雷斯民族的成名兵刃。在西方,它的大名让人雷贯耳;在它的面前,罗马士兵胆战心惊。曾有记载,在几次重要的会战中,剽悍的色雷斯战士奋力挥砍,一刀将罗马士兵的盾牌和手臂一同卸掉。当年逆刃大刀曾经迫使罗马人不得不在盾牌内侧再钉一圈铁条,以避免被色雷斯战士砍得缺胳膊少腿。而这个“成就”,就连一向以蛮勇著称的日耳曼野人都没达成过。
▲色雷斯人
通过对比,我们会发现环首刀与逆刃大刀的设计思路十分近似。虽然刀条宽幅狭窄、体态细长,但刃体夸张地厚实,实际重量也较后世的战刀大,其横截面如同斧头一般敦实,在面对有防护的目标时,其劈砍能力远远强于长剑。汉朝人称赞环首刀:“
▲色雷斯逆刃大刀
不过,早期环首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刀条刃部前后厚度几乎一致,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首刀重心过于靠前,使用不便。当然技术是不断进步的,国内曾有一位环首刀收藏者,对其收藏的一把全长约1.2米的环首刀进行了研磨。根据其研磨笔记我们可知:刀体全长120厘米,刃长约90厘米,握柄长度约为30厘米(典型的双手刀剑类型),刀脊最厚处在9毫米上下,然后向刀尖慢慢过渡到5毫米左右,刃部最宽处大概2.8厘米。刃体厚度的变化有效控制了刀整体的重心位置,使得如此沉重的环首刀(比后世的宋代手刀、戚家刀、雁翎刀都要沉重)手感并不“蠢”。
另一个问题是,越长的刀剑,其重心位置越是不可避免地靠前。然而重心太过靠前,就会造成刀剑手感变差,不利于精确而快速地出招。一般而言,控制刀剑重心的最简单手段,就是在握柄末端增加一个配重球。但是这样做有两个缺陷:首先,配重球在使用的时候时常会和手腕相互干涉,把剑直直伸向前的时候格外如此;另外,这使得整剑的质量分布更靠近两端而不是中心,这造成了转动惯性大幅增加,刀剑的反应速度因此下降。出于同样原因,十八世纪之后的欧洲刀剑不再使用配重球。
而历史更加悠久的环首刀,则使用了一个比较隐蔽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使用较大的根部厚度,向前段逐渐收窄,刀尖变得薄而锋利。实际上环首刀是靠刀条自身的质量分布来控制重心的。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质量分布向重心集中,旋转惯性变小,刀会更趁手——当然,这样做也有缺点:这样的刀身不能做得太大太长,尤其是对单手刀剑而言。不过对于环首刀而言这不是大问题,环首刀是单双手都可以使用的。
环首刀那9毫米(很多现存样本的刀背更厚)的刀背,采用了这样的逻辑,造就了环首刀优良的劈砍手感。环首刀十分适合正反手上撩的进攻招式,这也正是骑兵对步兵最有利的杀伤招式,配合其较大的长度,可以说环首刀非常适合骑兵使用。而环首刀的这个厚度变化影响了东亚后世的各种长刀剑。
另外,环首刀的开刃角度大约25度弱,这个开刃角度在刀具里面算是比较锋利的。随着冶金与锻造技术的发展,环首刀的劈砍能力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建安时期著名才子,堪称文武双全的曹植在其赋中,不由得盛赞环首刀:这也是生产技术的发展对军事水平提高最鲜明的例子。
- 上一篇:揭开秦始皇统一的代价:22场战役斩首敌人181万人
- 下一篇:我学京剧演唱的几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