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京剧
我从十八岁开始,就远离家乡,到天津大学读书.直至再离开,总共在天津生活了十三个年头。就京剧这个爱好来说,是我最最得到满足的一段时光。记得小学还没有毕业,每天听收音机,不知不觉中,三个样板戏熟得一塌糊涂。最熟悉的就是【智取威虎山】,全剧的念白和唱段都会了。回想起来,那时候只有收音机和外面的高音喇叭,就靠这些和自己都不清楚的热爱,自然的会了很多。放了学,回到家中,就站在床上,去够那放得很高的收音机。还记得更小的时候(不知道几岁),因为好奇里面怎会有声音,多少次打开后盖,查看里面的电子管;也因为好奇为啥把那连线往墙里一插才会响,试着拿根咸菜条插进墙上插孔,当然吓了一跳。吓归吓了,谜尚未揭开,遂在后日,又爬上桌子,站在上面,拿根铁丝去捅房间灯头上的插孔,自然,又是被电击了一次,以后再不敢乱动了。我似乎天生和京剧有缘分,第一次看京剧电影好像是关于穆桂英的,里面还有焦孟二将。花脸整个不知道哪里是眼睛,哪里是鼻子;不懂是不懂,可就是感兴趣。后来还看了一个秦香莲,记得对一个老头走路的姿势,印象特深刻,感到动作特别美,妙不可言。问了父亲,说那个演员叫马连良。此后父亲常给我讲在北京的时候,看那些著名演员演戏的事情,诸如梅兰芳、谭富英、裘盛荣、张君秋的名字就是那个时候存在记忆里的。小时候我常在家里给父母兄弟唱戏,而在学校,那时候兴表演样板戏,有一次我在操场上,表演一曲【打虎上山】一举“成名”,我还应邀给别的班级同学导演过【红灯记】呢。后来在大学系里的活动中演唱过一次【沙家浜】,之后就再没有表演的机会了。
我似乎总是敏感于社会的,总能跟上时代步伐。小学时代是狂热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的时代,虽然不懂啥叫革命,还是热爱那些人物和那些好听的唱。到了中学,社会上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以及批林批孔运动。那时候我忘记了京剧,拿起了画笔,担当起学校墙报的美术工作。再后来,全国恢复高考,我又放下学习美术,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数理化"之中。也是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顺利地以高出录取线很高的成绩考上了天津大学。同时,也开始真正的接触传统京剧。
来到天津后,京剧这个藏在心底的种子,终于再次生长开来。入学同年,第一次进入中国大戏院(天津京剧团的所在地),看的是天津京剧团的【李陵碑】,记得很清楚,是程正泰先生演的杨继业。从买好了票就心里激动,坐在二楼,一直在亢奋状态下看完了全剧。当晚躺在大学宿舍的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至今记忆犹新。此后,一发不可收拾,除了中国大戏院,还有一宫剧场、劝业场里的天华景戏院等,都常有我的身影。我是在每个月二十五元人民币的生活费中,厉行节俭,才得以这么经常看戏,当时天津三个团知名新老演员的戏都看过不少。比如杨荣环的【乾坤福寿镜】、张世麟的武松、李荣威的潘洪、少良的【长板坡】【汉津口】【打金砖】、杨乃朋的【空城计】,【击鼓骂曹】、还有哈宝山、张学敏、李莉、邓沐伟、王立军、董玉杰、张幼麟,都令我印象深刻;还有二团和三团的王则昭、李经文、王平、董文华、康万生……等。外地来津的演员也看过一些,有刘秀荣、张春孝、李万春、李慧芳、关肃霜,任德川等。
从大学开始,最喜欢杨宝森的老生唱段,最开始学唱的就是【空城计】。大学四年,只是自己喜欢哼唱,因为没有条件,很少放开大声。可喜的是同宿舍有一同学,也喜欢听杨宝森,时常能聊聊京剧。大学一毕业,又赶上开始从应届中招收硕士生,顺利考上了。巧得很,同专业的一位同学拉得一手好胡琴,灵活多变,手音特好,从此,不顾同宿舍同学的无奈,两个人一起练习了【文昭关】、【碰碑】、【空城计】、【野猪林】这些段子。那时还不懂尖字团字发声什么的,只是模仿.两个人只去过一次大学的京剧票房,琴师由于紧张没有调好调门儿,我也紧张得一头热汗,唱完两人低头赶快溜走。
大概这样玩了两年,后来他去了美国,再过一年我也来到日本。在异国,同学之间偶尔传看一张中文报纸,都会把包括广告在内的所有中文文字看上几遍,这样的岁月,京剧在我的生活里完完全全地消失了。前面提到,我总能跟上时代步伐。这次,又是随着出国大潮去读博,于1992年7月来到日本南部的一个大学。那时候,所在的研究室里还没有网络,更别提自己拥有电脑了,当然没有了关于京剧的任何信息。后来到了关东地区,进而又到了东京。那时候网络在日本正是方兴未艾,开始是按月契约一定时限的上网方法。
大概2002年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个人电脑,并开始有了上网的机会??除了收发信件,就是搜查有关京剧信息。也因此于同年结识了在东京活动的京剧武生张先生,又开始恢复了唱戏。也是这位张先生,帮助我解决尖团字,并使我第一次想到追求亮音和立音。对我来说,这是第一次大的进步。后来上网到中国京剧艺术网语音聊天室,认识了济南京剧团的沈先生夫妇,他又帮助我提高了唱戏的味道,并告诉我发高音的要领;这使我有了第二次大的进步。再后来,沈老师因为工作忙很少上网,我也因工作突增,导致练习京剧的时间激减。往下,我的嗓音一直不稳定,变得沙哑,高音上不去,唱一段长些的嗓子就哑了。那时候,有朋友告诉我:“你太使拙劲了!”我自己当然很着急,却苦于没有老师指点,不得要领。前面提到的那位张先生,一直是好朋友,他嗓子很出色,可就是不知道如何教。他说,是打小那样练习过来的,自己也不知道怎样发的声。我呢,就是在这样自觉毛病很多,却不知该怎样练习、提高的迷茫状态下,又遇到了夜山老师。这就是我唱戏实现第三次大的进步??实现理性的意识发声方法的开始。在爱好上追求进步固然更多的是为了满足自己,但是反过来又使自己更体会到了爱好的意义所在。到目前为止,我并没有任何想登台彩一回的想法,票友朋友多次相劝,好友戏装很多,可穿上戏装留念,我也没动过心。对我来说,爱好京剧,并不断求取进步,其结果是光亮了生活,充实了精神世界,这就足够了。现在,京剧是我唯一的业余爱好,是调剂生活的佐料,是使我忘掉工作烦恼的好伙伴,也是生活中和网络上结交戏迷朋友的一条渠道。在网络上唱戏以来,多少不留名的朋友在我唱后主动提出改善的要点,网络上的老师们更是付出了很多汗水,这些都是留在我心深处的人间温情,是特别的一种感动??没有索取、没有功利、纯洁如冰。
- 上一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男神标准,与现代大不相同
- 下一篇:王元姬的故事――武帝司马炎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