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声腔板式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历史悠久,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史上,以及在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
中国戏曲有三百多个剧种,古今剧目,数以万计。众多的戏曲剧种在声腔上分为四大系统:高腔、昆腔、梆子腔和皮黄腔。在声腔结构上基本分为三大类:板腔体、联曲体(曲牌连缀体)和综合体。
京剧被誉为“国剧”,视为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声腔属于戏曲四大声腔中的“皮黄声腔系统”(京剧以皮黄声腔为主),是板腔体结构,以板式组合、变化形式为特征。
皮黄声腔系统的“皮”即“西皮”,“黄”即“二黄”。京剧表演有“四功”:唱、念、做、打。“唱”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谈京剧的唱暨京剧声腔。
“声”是声音的声,“腔”是腔调的腔,京剧的唱、念、做、打都需遵循一定的程式进行,京剧的声腔艺术,既有程式严谨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灵活、变格的一面。京剧声腔的唱词,多由十字或七字的诗句组成,有上、下句之分。第一、三、五单数句为上句,第二、四、六双数句为下句。每一句唱词(每一个上、下句)又可分为三个小分句(称句逗)。七字句的分句,是二、二、三的结构,(也就是两个字、两个字、三个字结构的分句)十字句的分句是三、三、四的结构。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用演奏连接。上、下句的结构行腔和落音不同。
京剧声腔的歌唱部位,称之为唱腔,开唱之前和连接唱腔的音乐演奏部分,称之为过门,短小的过门一般称为垫头,当然长的、短的,统称为过门,也没什么错。
京剧声腔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琳琅满目,京剧唱腔以皮、黄腔为主,同时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和其它地方戏、民歌的曲调,(如“南梆子”、“高拨子”、“四平调”“吹腔”等)。我们把不属于皮黄声腔的唱腔,统称之为“其它声腔。”这些声腔吸收到京剧中后,逐渐向皮黄腔靠拢,成为京剧声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