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太史慈是如何劝说刘备,出兵久援助融的?

2022-05-19

东汉末年,三国的格局尚未形成,此时的刘备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在孔融被黄巾军围攻的十万火急关头,太史慈拿了孔融的求救书信来向刘备求援,素不相识的刘备,是如何被太史慈说服的呢?

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军管亥围困。太史慈拿了孔融的求救书信,杀出重围,向平原县令刘备求援。孔融和刘备素不相识,太史慈和刘备也毫无交情。但刘备却毫不犹豫,带着关羽张飞紧急赴北海增援……

太史慈为什么能说服刘备出兵援救孔融

——中间立场策略

管亥率领十万黄巾军来围攻北海孔融,除非孔融提供军粮一万石方肯撤军。孔融哪里肯轻易服从?当然是举全城之力与管亥相斗,但管亥势大,孔融无法抵抗。管亥将北海团团围住,加紧进攻,孔融束手无策。

正在危急之际,有一壮士从外边杀透重围,入城来见孔融,此人正是太史慈。他向来在辽东闯荡,昨夜刚刚归家探母。太史慈在外期间,其母在离城二十里的都昌独居,孔融知道太史慈是个英雄,怜其母孤老无依,经常派人送米面布匹接济。太史慈之母对孔融十分感激。根据互惠原理,必然要对孔融做出回报。太史慈一回家,母亲就将孔融的善行告诉了儿子,同时还告诉他,黄巾军管亥将北海死死围困,要太史慈速去援助孔融,聊表寸心。

太史慈主动提出为孔融出城杀敌,但孔融担心他一个人寡不敌众,白白搭上一条性命。太史慈再三请求说:“我老母亲深感你的厚德,特意要我来。如果不能解了此围,我也没有脸面去见母亲了。我愿意决一死战!”

孔融想了想说:“我听说刘备就在离此不远的平原县,这个人是当世英雄,一向以‘仁德’著称。如果能够请他来援助,那么内外夹攻,也许就可以解围了。”

太史慈当即表示,自己愿意杀出重围,去向刘备求救。孔融写好书信,交给太史慈。太史慈利用“瞒天过海”之计,巧妙地麻痹了黄巾军的注意力,奋力突围,来见刘备。

在当时的军阀割据时代,敌友关系转换非常之快,往往今天还是推杯换盏的铁哥们,明天就是刀兵相见的大仇人。而各股割据势力最可宝贵的资源就是自己手下的兵力。如果因为帮助别人而丧失了自己的兵力(战斗力),那么自己的生存也就成大问题了。此时的太史慈面临的难题则是:孔融和刘备素不相识,太史慈也和刘备素不相识。一个陌生人替另一个陌生人向第三个陌生人求救,这样的说服是不是太过艰难?是不是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太史慈竟然轻松完成了这样一个几乎不可能的说服任务,成功地让刘备出兵援救孔融。太史慈使用的就是“中间立场策略”。

我们知道,立场和利益是紧密相关的。一般情况下,你的立场,必然代表了你的利益。就太史慈而言,他作为孔融的使者,肩负着孔融交托给他的重任,那么他的立场应该和孔融的立场是一致的。那么他们二人的利益也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护北海的安全。但是,如果太史慈这样做了,作为求救对象(说服对象)的刘备必然要考虑一下,自己的利益和孔融、太史慈的利益有什么关系,值不值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挽救对方的利益(毕竟此前刘备和这二人从无来往,没有交情,不能贸然派出自己并不充裕的兵力去救援)?当刘备做这样考量的时候,太史慈作为求救者,为了完成说服任务,必然只能采取苦苦哀求的方式。而越是这样,结果就越是会偏离方向。因为,如果说服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谋求自己的利益而进行说服,那么说服往往会演变成利益的争夺。

太史慈却没有落入这样的俗套,他将自己和孔融巧妙地分割开来,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独立的第三者。也就是说,他采取了“中间立场”,以表示自己和孔融并没有任何利益关联,只是出于道义,古道热肠才主动前来求救。

太史慈是这样说的:“我是东海的一个老百姓,和孔融非亲非故,也不是他的乡党。只是不忍看到北海被黄巾祸害,激于义愤,这才替孔融到使君这里求救。孔太守和我,虽然和使君您素不相识,但老早就听说您的仁德大名,一定能够救人于危难之中,所以冒昧前来求救。”

太史慈说自己和孔融非亲非故,意在表明自己和孔融没有任何利益瓜葛。这样,他就是一个纯粹第三者身份。一个和孔融没有利益关联的第三者,都能够冒死突围前来向刘备求救,那么,一向以“仁德”闻名天下的刘备应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对比推动,刘备除了立即答应太史慈的请求外就没有别的选择了。

刘备马上叫来关羽、张飞,带领三千精兵,往北海郡进发。

实际上,孔融对太史慈之母有恩,太史慈必须要回报孔融。两者之间是有利益关联的。太史慈虽然没说假话,但他巧妙隐藏了他和孔融之间的恩惠回报关系,将自己包装成不折不扣的“中间立场”。如果太史慈把这些背景纠葛说出来,势必会影响他的说服力。

太史慈的后半段话也附加运用了“标签约束策略”,让刘备必须做出符合他一向名声的行为,但毋庸赘言,太史慈的成功最主要还是得益于他对“中间立场策略”的运用。

“中间立场策略”的用处极大。学会了这个策略,确实可以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说服力。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吕布为什么能说服纪灵退兵。

袁绍曾经派大将纪灵来讨伐刘备。两军对垒之际,刘备希望吕布能够支援自己,但纪灵却请求吕布袖手旁观。吕布知道,袁术势大,如果任由其将刘备消灭,接下来袁术就会来对付自己。可是,要是明着帮刘备,也会得罪袁术,说不定这次就立刻翻脸了。所以,吕布必须找到一种合适的办法,既帮助了刘备,又不至于太得罪袁术。

吕布用的就是“中间立场策略”。他将刘备和纪灵两方都叫到自己的营寨里来,在辕门外远远树立一戟。吕布设定的规则就是自己站在一百五十步外,遥射戟上的小枝。如果射中,则两家说和。如果射不中,则吕布两不相助,任由厮杀。

这样的距离,这样的射法,难度极大。所以吕布声明,这等于由老天来决定两家到底是战是和。但刘备和纪灵却均认为射中的可能性不大,故而刘备暗中祈祷吕布射中,而纪灵则静观其变,只等吕布射不中,就无须顾忌,立即对刘备开战。

实际上,吕布对自己的射术非常有把握,如果没有意外,必然射中。所以,吕布通过高难度的“辕门射戟”巧妙地将自己的真实态度隐藏,包装出完全置身事外的“中间立场”,最后说服了纪灵退兵。

吕布这一次使用的说服策略,仅凭一支箭,就劝退了纪灵十万大军,可以说胜过了他历次战斗之威力。

“中间立场策略”可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好好先生”司马徽也曾经用来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司马徽以一个世外高人的身份,高度评价了“卧龙凤雏”的才能,这直接导致了后来刘备的“三顾茅庐”,恳请诸葛亮出山。

刘备虽然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但如果没有司马徽以“中间立场”进行第三方推崇,刘备恐怕也不可能以如此的耐心和诚意,苦苦地请求诸葛亮出山。

司马徽之所以能够成功说服刘备高度认可从未听说过的诸葛亮,其原因就在于,他表现出来的利益不相关。如果刘备事先得知,司马徽和诸葛亮、庞统等人交游甚广,实际上是同一个联系紧密的小圈子里的人,那么,刘备必然会对司马徽的推荐心存疑虑。

世上其实没有完全纯正的中间立场,每个人必然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只要包装得当,就能给人营造出不偏不倚的“中间立场”感觉,从而收到说服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