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很聪明,说了一句话,既保性命又保大唐脸面
唐朝是一个强盛的王朝,但是也是一个政变多发的朝代,唐朝的政变最早便要追溯到唐太宗时期的玄武门政变,李世民一世英名,在很多人眼中他都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皇帝,但是唯独这次政变成为了他一生中的黑点,
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眼中,孝道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人们评判一个人人品的基础。因此,倘若一个人,忤逆自己的父母,那便是大不孝的行为,而这位父亲也会感到十分丢脸。人们都知道,在唐朝时期,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玄武门之变”。在这场革命之中,李世民打败了自己的兄弟们,李渊也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但是机智的他,说出了一句话,既保住性命又保全大唐脸面。
李渊原本是隋朝的一个官员,他的胆子也比较小,并不算造反的。但是李渊有个有野心的儿子——李世民,在他的唆使下,李渊最终选择了起兵造反。但是,在造反过程中,李渊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贡献,而李世民则是战功赫赫。因此,李渊认为李世民有才能,便告诉大家他会将李世民立为太子。
但是,当李渊登上了皇位,建立起了唐朝之后,他却后悔了,转而将李建成立为了太子,这让李世民感到十分不舒服。于是乎,为了安抚李世民,李渊给了李世民很大的权力,使得李世民手握重兵。对于李世民的势力,李建成十分忌惮,每一天都想要除掉他,两人就此结下了梁子。
后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成功杀死了李建成以及他的拥护者,并逼迫李渊让位。虽然李世民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诟病,但是倘若没有玄武门之变,便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因此人们对这件事情并没有太深的反感。其实,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之后,还曾经想过要将父亲也一并解决了,这样当上皇位便会更加顺利。在这种关键时刻,李渊知道大局已定,便选择了后退一步,他对李世民说道:“近日以来,几有投杼通之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李渊认为自己前段时间因为没有明辨是非,听信了小人的话,这才让他和李世民之间有了嫌隙。而这一切,都是李建成的过错。倘若李世民想要名正言顺登上皇位的话,他愿意将皇位拱手相让。李世民听完了之后,觉得李渊说的也很有道理,而且李渊毕竟是李世民的父亲,虽然李世民对于李渊有一点怨气,但是并不想将他置于死地,为自己冠上弑父的恶名。最终李世民妥协了,顺利完成了皇位的更替。
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他的声誉之所以蒙受损失,第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统治时期很短,而且是夹在中国历史上两个最突出的人物的统治期的中间:他前面的统治者是大坏蛋隋炀帝,他后面的则是被后世史家视为政治完人的唐太宗。第二,已如上述,是因为他建立唐王朝的功绩被他的接班人精心地掩盖了。
实际上,唐高祖举兵反隋时尽管已年过五十,上了年纪,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有雄心壮志而又生气勃勃的和干练的领袖人物。有充分材料可以证明,他具有不凡的抱负,而且毫无疑问,恰恰是他策划了太原起事,并胜利地引导唐军进抵隋都。他对李密和东突厥人的外交攻势使得唐军能夺取大兴城,并且使得唐军能组织和加强在陕西的力量而无虞敌军的阻碍。
后来,他的大赦、封官许愿和大加赏赐的政策,再加上李世民在战场上的胜利,有助于使新王朝取得很多必要的支援,并且促成了全国的重新统一。也正是唐高祖其人建立了初唐的制度和政治格局。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 上一篇:以色列之王沙龙:“赎罪日战争”孤注一掷创奇迹
- 下一篇:摇滚京剧之搞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