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我对京胡伴奏的理解

2022-05-19
京剧表演离不开音乐伴奏,京剧音乐伴奏的宗旨是配合表演共同完成对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进行生动描绘,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京胡是京剧乐队的主奏乐器之一,它的主要任务是伴奏京剧唱腔。京胡伴奏要以演员演唱为中心,并与之合成为有机的整体。

平时我们常把知、会、对、好作为提高演奏水平的必要过程,我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问题,而是可以作为衡量检验是否有敬业精神,有责任心和艺术道德良知的具体标准。

第一“知”。我理解“知”是指要知道戏的宗法、路数,通晓风格特点,否则即“黑场子”。如我当初学《打棍出箱》时,恩师李志良先生(李佩卿之子)就讲清了该戏[八岔]入头的两种拉法:一种是常用的鼓一指,胡琴拉06I16I,,另外一种是直接“扎”起入,并一再叮嘱我要记住。十余年后当我与李甫春老师对戏时就遇上了:当他一念出“扎”后我便马上意识到并本能地反映到了手上。还有一处是《闹府》中老生[原板]末句的落音:当我拉完后,李甫春老师马上说:“您这个落音拉得对。有人在这儿拉了收头是不对的,一听您拉就知道您这出戏有准谱”。

第二“会”。“会”对于琴师来讲很重要,我理解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琴师拉戏应该先会唱,然后再谈拉。唱腔中包含着“字儿、劲儿、味儿“、尺寸变化,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等因素,所以不会唱就很难发挥胡琴伴奏的技巧,更谈不上同演员产生交流、共鸣。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咱们拉胡琴的在台上拉戏,实际上心里也是在唱戏。”

近年,凡我伴奏的一些唱腔含量很高的大戏,如《大探二》《伍子胥》等,因我对其唱腔能烂熟于胸,便为能高质量的完成伴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还能把自己对唱腔的理解,结合着胡琴的手法、技巧,运用落实在伴奏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大保国》中老生[原板]“高祖爷鲁莽将蛇斩”一句。在拉法处理上,我就力求与演员做到严丝合缝,不多加装饰,只求尺寸,劲头的变化同演员保持一致,效果非常好。又如:“关东关西把业创”的“把业创”一句小腔在处理上十分讨俏:从“把”字开始,腔与垫头尺寸往下扳的要适度,往上催也要适度。这些看似很小的地方,倘若不熟悉唱,那么三个字之间的粘、涩、放、扳、催的细微变化就很难准确到位,也不容易把唱腔的风格、技巧同胡琴的伴奏手法有机地结合并准确地表现出来,更不可能产生和谐的效果。所以,会唱是操琴的前提条件,要使琴拉得严、拉得好、拉得出色就必须会唱。

戏校的伴奏对象是年龄大小不等、年级高低不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期间,对唱腔的理解与把握上都不成熟,在唱法技巧的运用,吐字发音,行腔缓气以及节奏变化等方面的处理也还稚嫩,这就非常需要主教老师与伴奏老师密切配合来解决问题。所以,凡由我担任伴奏的剧目首先力求掌握唱腔,并通过在吊嗓及排练过程中,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长短处,准确地有针对性地发挥胡琴随、带、托、保的作用,在伴唱时哪里该快,哪里该慢,哪里该垫,哪里该补,哪里该轻,哪里该重等等。一切做到心中有数,尽力为学生掌好杆儿,作好烘托铺垫,使他们的唱腔尽可能达到完美。

第三“对”。俗话说:“会了不对不如不会”。对与错,不同人也有不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我的理解对就是一个准字。舞台表演从吐字发音、行腔归韵到举手投足都有一定的程式规律要求,伴奏与表演一样,也有一套特定的手法、技巧规律要求。特定的演(奏)形式手法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沿袭下来的,许多方面是约定俗成的所谓“规矩”,这是老一辈演员和演奏员们基于个人对艺术的理解并结合自身条件或特长创作出来的精品,是很经得起推敲的。我们后辈应很好地把它继承下来,这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我觉得教学好比接力赛,上棒好比是老师,下棒好比是学生,上棒给下棒的应该是一个完整、规范的东西,更不可将原有的东西盲目改得似是而非再教学生。

第四“好”。怎么才算好?以什么为标准?京剧音乐大师徐兰沅先生曾说“京胡伴奏表达感情是高手”。老舍先生也说过:“意在于手之先“。操琴者之手是受其心理支配的,要使自己琴拉得出色,首先应该解决构思立意的问题。每伴奏之前要先了解剧情概况,明白应该拉什么、如何拉。

有句老话叫做“声丝和”,是指演唱者声音语调要与胡琴发出的声音和谐。京剧的唱腔讲究以情带声,而情是内心有感而发的。‘古人云:“凡音之起,皆由人心生也”。显然,戏情是否感人,要看演员的表演是否投入,能否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运用表现手法再准确坤表现出来。而处在同一整体中的另一方面即乐队琴师的配合也是相当重要。好的演员与演奏员在相互配合中,最终最佳的结合点都要集中在一个层次标准,共同体现在一个“情”字上,这样的琴师才可算得上是好琴师。我深知做一名有造诣的演奏员,永远不能忽视情感和思想的统一,思想和形象的统一,真实感和分寸感的统一。

以《上天台》为例。我当初的拉法是基本遵循老师给说的老路子,[帽儿头]起[二黄三眼]过门(老生与旦角拉法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节奏的快慢、音符的多少及劲头儿等处理上的不同)。近二年,我在为由奇、陆地圆、王文端等学生伴奏时,则将戏中“金钟响”一段的起首过门改作以《汉宫惊魂》的新拉法为模式,个别地方与老的拉法相结合,并做了一点改动,使这个过门儿呈现出节奏变化较大、起伏性强,且有下把十六分音符快速演奏的特点,整体给人以明快又不乏平和的感觉,比较符合于剧中刘秀王者临朝的情景。《上天台》演出多场,每奏至此,观众都报以了热烈的掌声。总而言之,艺术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渐完美的。正所谓:艺海无涯。要攀登艺术高峰,必须坚持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