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的启示
这是很难相信的壮举:让数百部已绝迹舞台,在演员和观众心中都已面目模糊甚至闻所未闻的经典剧目,重获新生,再次走到我们面前。可是,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真的把它实现了。总共完成的501部戏曲与曲艺剧目,在祖国的艺术园地中,又建起了一座恢弘壮丽的文化殿堂。
作为一个参与过音配像报道工作的记者,在收看电视播出的音配像节目时,总觉得在这些精彩纷呈的表演,优雅动听的唱腔,激昂响亮的锣鼓后面,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通过这些表现,透露出振兴京剧的新方式。
抓住剧目、演员、观众三个关键环节
振兴京剧,是每一位京剧工作者和广大观众的长久梦想。但是任何一种艺术门类的振兴,与所有从业者的表现都有联系,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使这门艺术的面貌迅速得到改观,真正解决根本问题,必须首先搞好艺术发展的关键环节,来带动全局的转变。戏曲界的专家们普遍认为,李瑞环同志和音配像工程的组织者准确地找到了京剧振兴的症结所在,牢牢地抓住了剧目、演员、观众这三个关键环节。
戏曲学者周传家博士和记者谈起,“文革”过后,京剧剧目锐减,目前经常上演的剧目至多不过四五十出。这对任何一个艺术门类来说,都到了少得可怜的地步。剧目的缺少,使演员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机会,才华和能力都很难提高。没有了优秀的剧目和演员,观众就失去观赏兴趣,造成了观众群的流失。观众的疏离,又使得京剧的发展失去了根本的支持和动力。这三者形成恶性循环,解决不了这三个关键环节的问题,任何振兴京剧的设想,都只能流于空谈。
音配像工程是通过收集过去老艺术家们没有留下影像的录音材料,组织他们的亲传弟子或后代中的优秀中青年演员,在熟悉这些演出的老艺术家具体指导下进行配像,来抢救濒临失传的京剧经典剧作。音配像录制完成的355出京戏,基本囊括了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京剧名家的主要剧目,极大地充实了京剧剧目的宝库,在配像过程中,中青年演员在名家的指导下,学声学样,获得了难得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了演出水平。再通过宣传和普及,让观众欣赏到这一大批声情并茂、前所未见的优秀剧目,唤起和增强了对京剧的兴趣。这不仅为解决振兴京剧三个关键环节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正确途径,也符合各种艺术门类发展的普遍规律。那么,音配像工程是怎么实现这个总体构想的呢?
复活失传剧目也等于增添了新剧目
京剧艺术是“角儿”的艺术,“艺在人身,艺随人走”。音配像正是把“角儿”的音像永久保存、世代流传的好办法。音配像的工作者坚信,没有出现更多的新创造是一种损失,让已经创造出的财富白白消亡也是一种损失。如果李和曾不是在生前抱病抢录了自己的10部戏,我们今天已经看不到较为完整的高派剧目。音配像在保留各个流派特色上花了大功夫,录制梅兰芳的《西施》用的是仅有的一次录制最全的音带。在梅葆玖和姜凤山的指导下,由梅派优秀传人董圆圆、李胜素配像,做了17堂布景,穿戴的是梅兰芳30年代专为演这出戏制作的服装,使这出戏再现了梅派的风采。音配像还想尽办法搜集到了不少珍贵的绝版孤本,像马连良的《三字经》,李少春、叶盛兰的《打侄上坟》都只演过一场。现在,音配像已经为绝大部分的京剧名家的录音配了像,对京剧发展史上开宗立派的12位艺术家的录音,已全部录像,其中有些早期大师没有留下完整的声音资料,就千方百计地录制了唱段选或选场片段。戏曲专家朱文相看到,音配像通过把已经无法演出的老戏重新搬上舞台,使老戏同样发挥了新剧目的作用。
演员成长离不开广泛的表演实践
天津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叶厚荣向记者介绍过,新时期以来,一大批京剧新人迅速成长,成为当今京剧事业的骨干。但他们大都是“文革”后的一代,会的戏少,见的戏也不多。他们都有繁荣京剧事业、赶超前辈的雄心壮志,又都因为缺乏基本功和演出剧目而焦急。有些演员已是流派的优秀传人,成为名家,但用老艺术家的标准严格衡量,还有很大差距。他们参加音配像,在老艺术家的指导下,一点一滴地学,一招一式地练,有如再受一次科班训练,使他们的艺术修养、演艺技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张派传人王蓉蓉,过去比较注重学习张君秋的唱腔。在音配像时,经过张老师手把手的教导,注重了人物的刻划和表演技巧,连扮相都有了改进。让人刮目相看。音配像给中青年演员带来了再学习、再进修、再训练、再实践的机遇,对他们继承传统,促进京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
观众的反响决定着艺术的影响
著名戏曲评论家安葵曾反复强调,任何艺术的创造,都要有人接受才有存在的必要。可如果京剧只有领导和专家的后台叫好,在观众中毫无反应,那对于京剧的长远发展,是没有用处甚至是有害的。音配像工程恰恰是在领导的爱护和专家的指导下,以精良的艺术水平赢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事实说明,观众不是不爱看京剧了,而是不爱看缺乏京剧魅力的京剧。
1996年5月,音配像成品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平均每周400分钟以上,已有一亿多人次收看。记者听到中央电视台的编辑说,他们几乎每天都收到观众的来信或电话。许多人认为音配像“是老戏,但看了新鲜”,“是精品,看了过瘾”。有一个大学生在信上说,“我是上小学的时候跟爷爷从电视里看音配像的,几年看下来也成了戏迷”。旅美华人刘英在台湾《申报》上发表文章说:“音配像把一出出好听好看的戏带进了家庭的客厅。把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给我们和后代永远地欣赏”。音配像工程顺应了老百姓的心理,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民族文化的需要,吸引观众接触京剧、了解京剧、欣赏京剧、喜爱京剧。从而扩大了京剧的影响。
不懂继承就不会创新
音配像工程通过扩展剧目、培养演员、吸引观众这三步系统的做法,打通了京剧发展的关键环节,提供了一套振兴京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获得了巨大成功。
要实现京剧的全面振兴,还离不开对传统的创新与发展。重在抢救和继承的音配像工程,能否为京剧的创新发展服务?记者从全国政协的有关方面了解到,作为音配像工程的创意策划和总体指挥,李瑞环同志不但给予了音配像工程热情的关怀和细致的指导,也对音配像工程为京剧振兴所发挥的作用有着准确的把握。他深入分析了艺术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了艺术发展的规律,为京剧振兴之路指出了方向。李瑞环同志在京剧音配像总结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京剧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必须重视发展、重视创新,没有发展、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但京剧的发展、创新,必须符合京剧的特点,必须遵循京剧艺术的规律,必须以继承前辈京剧艺术家的成就为基础。事实上,京剧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和发展的,所有的京剧大师都有发展,所有的京剧大师都在继承前人方面花费了巨大精力。可以说,先继承后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是京剧艺术的规律。京剧音配像表现为对前人成果的忠实继承,但最终的结果应该是促进京剧的繁荣、创新和发展。”
音配像工程正是为每一个有志于京剧创新的人士,积攒的一笔雄厚的“本钱”。
历经17年的艰辛跋涉,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对振兴京剧进行了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它没有停下脚步,并将加入《中国京剧集萃》等新的形式,沿着振兴京剧、繁荣文艺、发展先进文化的道路扎扎实实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