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日本对中国的小动作 为什么会全面失败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的满清王朝最终土崩瓦解。从日本的角度来说,这个时期是染指中国最佳的时机。对于中国来说,这个时期也是最危险的,一个新的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中国需要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但是当时的中国却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在这一时期,日本却是不断的染指中国问题。不过日本的计划最终全面失败,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发动了战争。
一、民国成立之后,军阀混战的局面随之出现
1911年,武昌起义的炮火敲响了满清王朝的丧钟。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此时北方的清廷已经到了大厦将倾的地步,同年在袁世凯的努力之下,宣统小皇帝退位。但是此时中国的局面十分微妙,南方地区虽然在名义上属于民国政府的领导,但是实际上则是很多军阀各自为政。强人袁世凯出任大总统之后,也最多控制了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一直属于阴奉阳违的情况。此时日本方面反映并不算慢,日本为了拉拢袁世凯,提出了以扶植袁世凯称帝为条件,来进一步获取在中国的利益。不过袁世凯处于各个方面的考虑,不敢全部答应。但是袁世凯正因为称帝和《二十一条》而遭到了全国的反对,在袁世凯去世以后,中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状态。
陷入军阀混战时期的中国和欧洲大陆的情况很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这一时期,日本一直在扶植东北地区的张作霖。日本方面对张作霖寄予厚望,希望张作霖能够控制北方的局势。客观的说,张作霖的崛起确实与日本的扶植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并不是绝对因素。张作霖控制了东北地区之后,日本也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巨大利益。日本在东北筑路、开矿等很多事情都遭到了张作霖的限制,由于此时北洋政府还在直系的手里,因此日本没有和张作霖完全翻脸。张作霖确实是一代枭雄,他一直想控制北方地区。奉系与直系展开了两次大决战,张作霖一胜一负。本来张作霖很难进入北京,但是由于冯玉祥此时的反常举动,最终吴佩孚全面失败。张作霖进入了北京城,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二、蒋介石的北伐成为了日本控制中国的威胁
1926年,张作霖控制了北洋政府,出任安国军总司令。张作霖一时之间成为了大半个中国的实际控制者,奉军开始进入河南、安徽和江苏。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同一年,作为后起之秀的蒋介石领导10万军队开始了历史上的又一次北伐。当时张作霖并没有太把蒋介石当回事,毕竟在蒋介石面前有吴佩孚、孙传芳和张宗昌一系列的对手。但北伐军确实战力强悍,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吴佩孚和孙传芳先后战败,北伐军进入了上海、武汉和南京。此时张作霖的盟友只剩下了张宗昌,而蒋介石的北伐大军接近100万人。日本此时占领了北伐侧必经之路济南,日本此举是要同时看一下张作霖和蒋介石的态度。最终蒋介石选择了绕路继续北伐,日本人的计划基本上落空。
在各路大军夹击张作霖的情况下,张作霖依靠自己的40万军队很难固守华北地区。张作霖打算将军队撤回东北,反正华北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但日本人此时表示反对,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张作霖能够答应日本一系列的条件,日本可以出动军队阻挡北伐军。但这些条件比当年的“二十一条”严重的多,张作霖不能答应这样的条件。日本代表出言威胁:“你打得过北伐军吗?”张作霖的回答是:“大不了俺这副臭皮囊不要了。”事已至此,张作霖与日本方面的谈判已经完全破裂。1928年,张作霖在撤回东北的途中,被日本军队炸死。此时其子张作霖正在北平陪姑娘看电影,得知变故之后,他立刻赶回了东北。
三、几个老将的安排暂时保住了东北
张作霖被炸身亡以后,身边几位忠心耿耿的老将严密封锁消息。如果日本人此时得知张作霖已死,而张学良又没有回来,那日本军队当时可能就会采取行动。这几个老将一方面宣布张大帅只是受伤的消息,另一方面又命令厨房按时给张作霖送饭。这一系列障眼法暂时骗过了日本人,在张作霖活着的情况下,日本方面不敢动手。等张学良回到沈阳之后,帅府才发出了张作霖去世的消息。张学良掌握了局势之后,日本方面暂时停止了动作,它们需要观察这个年轻人的水平如何。结果日本方面欣喜若狂,虎父生犬子在合适不过。日本关东军从上到下都看不起张学良,1931年9月,一群关东军中级军官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此时正在北平观看《宇宙锋》的张学良命令军队不准抵抗,关外的18万军队几乎一枪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