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派出所”:在日寇炮火下诞生

2022-05-19

有事找派出所,对于派出所的称谓,许多人只知道是行政执法机关派出的基层组织机构,其实它的由来有着深远的历史背景。近日,扬子晚报记者在采访中碰巧得知,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南京六合竹镇组建了第一个公安派出所,成为有资料可追溯的中国最早的派出所。

十多年前时任南京六合区公安分局竹镇派出所第十六任所长米正才告诉扬子晚报记者,解放后建立的公安基层组织都叫做“派出所”,就源于竹镇派出所。最早的竹镇派出所组建之时,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派出所人员同时又都是新四军战士,既受新四军领导,又要协助地方政府维持社会治安,因此称为“派出所”,意为新四军的“派出机构”。

相关资料

派出所是我国公安部门的基层机构,管理户口和基层治安等工作。公开资料显示,我国1946年公安机关成立公所,1948年改称公安分驻所,1950年改称派出所。派出所名称延续至今。

派出所属于一个外来词,来源于日语。本意是派出的分支机构的意思,在日语中并不是特指警察的派出机构,任何机构都可以有“派出所”。在我国这个词演变的今天,变成了专指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

什么时候诞生?

日寇疯狂轰炸中的“小上海”

冒出中国最早派出所

但凡在南京六合公安分局竹镇派出所工作过的同志,说起这个所,总要提到她的“偏”:地处六合西北山区,北邻安徽天长,西接安徽来安;忘不掉她的“远”:距六合城区40余公里。但由于地处苏皖二省三县(江苏六合县及安徽来安、天长县)交界,三县民众往来频繁,早在抗日战争前,竹镇就形成了繁华的集市,并享有“小上海”之美誉。

1939年8月,新四军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率部进驻竹镇镇,开辟了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极端仇视,于是,对这个鞭长莫及的边远集镇进行狂轰滥炸。竹镇先后被炸九次,繁华的集市顿成一片废墟。然而,让日军始料不及的是:在这块土地上,抗日军民的活动非但没有停止,新四军还在这儿建立起第一个公安派出所。

据《六合县志》记载,竹镇当时隶属六合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8月经淮南行署批准,“竹镇市(乡级)抗日民主政府”在竹镇仇庄成立。从现有资料看,竹镇派出所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第一次组建公安派出所。扬子晚报记者从竹镇派出所了解到,第一任所长由当年的竹镇抗日民主政府警卫排排长黄经农兼任。

现任六合区公安分局政工办主任戚厚春回忆,2004年,他们曾到公安部档案馆查阅过资料,没有比竹镇这个“新四军第一所”更早的派出所了,因此断定竹镇派出所是可追溯的中国最早的派出所。

承担什么责任?

“派出所”意为军方“派出机构”

早期任务是除奸惩匪防特务

扬子晚报记者在南京竹镇派出所荣誉陈列室看到一幅幅扩印的老照片被装裱挂上墙。这些资料显示:1944年4月,为进一步开展除奸,惩治土匪、流氓恶霸和封建帮会分子,防止特务、敌探分子破坏,坚持与公开及暗藏的敌人进行斗争,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受津浦路东八县联防保安总处处长林道生(解放后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的委托,副处长兼侦察科科长洪沛霖(解放后任江苏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专程到竹镇组建公安派出所,设址在竹镇市政府附近的杨禄真家,后迁址至东后街卞良家,行政上隶属竹镇市政府,业务上归安徽来六办事处公安局领导。

从警30年、如今已经退休、时任竹镇派出所第十六任所长(1994年-1999年)的米正才老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竹镇派出所组建之时正处于抗战时期,派出所人员都是新四军战士,既受新四军领导,又要协助地方政府维持社会治安,称之“派出所”,意为新四军的“派出机构”,解放后建立的公安基层组织都叫做“派出所”,就起源于此。

据《六合公安史》记载: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竹镇派出所随部队撤退,竹镇成了国民党统治区,不过,仅仅隔了两年多,伴随着隆隆炮声,解放军大军就开进了竹镇镇。

有何经典案例?

毛人水怪案与盗牛案

都是当时影响很大的案子,都破了

1948年年底,竹镇解放。在清匪反霸、搜捕特务中,竹镇派出所破获了影响极为恶劣的“毛人水怪案”。当时,竹镇地区有流传:每到晚上,就有一种全身长满长毛的水怪从水里爬上岸来,不仅袭击单身行人,还要吃小孩,闹得人心惶惶。竹镇派出所受命调查,经过一个多月的蹲守,民警真的抓住一个“毛人水怪”。原来,此人是一个披着蓑衣、头上戴着恐怖面具的国民党特务,他故意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扰乱人心,破坏社会稳定。特务的真面目被揭露后,派出所将这个所谓“毛人水怪”示众,消除了谣言的影响。

老所长米正才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他在任期间,竹镇地区主要案件是盗窃案,当时的耕牛作为生产资料,是最值钱、最重要的财产,他曾办过在当地影响很大的耕牛被盗案。那一段时期,竹镇不少村民家的耕牛相继失踪。米所长就带着民警四处追寻,民警根据牛走得慢,一小时最多6公里的特点,顺着牛粪找牛。看到牛粪,民警就把手指插进牛粪里感受温度,以估计牛走失的时间,然后划定范围进行追踪。一路追到了相邻的安徽省境内,找到了失踪的耕牛,抓获一男一女两名盗牛犯罪嫌疑人,一举破获了19头耕牛被盗案。

老所长见证变迁

曾经审犯人拍桌子屋顶都掉灰

派出所四次迁址终于有了办公楼

上世纪80年代前期,竹镇派出所的公共交通工具只有一辆铃铛不响、其它部位都响的破旧自行车。民警去农村开展警务工作就靠两条腿走,晚上回不来就住农民家。1986年派出所花2000多元买了2辆小摩托车,1996年买了一辆旧吉普车,1997年所里才有一辆旧的上海桑塔纳轿车。

2002年6月,南京江北行政区划调整,六合县撤县建区,竹镇老区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按农村二级派出所标准筹建办公楼房,并配备现代设备,办公楼于2004年3月初竣工。

老所长米正才是本地人,派出所多年的变迁都看在眼里,他回忆,竹镇派出所从创建之初至今,至少有四次搬迁。原先征用两处居民的青砖瓦房至今还保留着。在派出所旧址,扬子晚报记者看到了位于现地名竹镇北大街13号和新竹街3号的青砖瓦房。米正才说,当年在这瓦房里办公室条件很差,屋顶没有椽子和小瓦,是芦席编制抹上泥土的屋顶,一到梅雨季节,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墙壁长满“绿毛”,有时审犯人时,稍微用力拍桌子,屋顶就掉泥灰。

如今的竹镇派出所是由原竹镇、乌石、泉水三个派出所合并而成,编制民警11人,合并后辖区总面积达208平方公里,有26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常住人口约7万人。竹镇镇是江苏省仅有的两个民族镇之一,拥有16个民族。现在所长葛道余是第二十任所长。

教导员朱世军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继续保持“新四军第一所”传统,打造“惠民所”的形象,17个驻村警务室建立后,群众不出村就能了解一些办事程序,民警直接在警务室受理群众办理户口、证照事宜,减轻群众的奔波之苦。今年初,派出所还先后为竹镇桃花节和大泉湖环湖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提供安保力量,明年还要更好地服务于青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