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长板坡》前感概多

2022-05-19

在今年三月的“两会”期间,我听到负责北京市宣传文化领导工作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十分坚定地表示:“对民族的传统艺术和高雅艺术,如京剧、昆剧……要加大财政扶植力度。”从而令我十分激动,也回忆起两三年前的一件事。

那时,我在对外发行的一家华人报纸担任执行总编。当时,从国内一位朋友处,得知北京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正在策划录制一部长达百集的京剧艺术电视系列片《京剧三国》,我们在报纸上发了新闻。这确是一个规模宏伟的大制作、大手笔。它拟把百多年来,在京城京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百十出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折子戏,贯穿一气,一出接一出地全部搬上屏幕。据介绍,在拍摄方法上,它既不是舞台记录,也不搞真山真水,而是在摄影棚内搭景。这样,可以保持京剧那套经过千锤百炼而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式化表演动作,还有其它的全部精华。届时,它还要邀请一些誉满全国的京剧名家、学者指导,并亲自上镜。该剧主要演员以49年建国后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批中青年演员领衔主演。

这个消息披露后,在当地华人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因为,《三国》经典名著与京剧艺术(海外称之为“国剧”),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奇葩,文化瑰宝,是地地道道的“国粹”。他们翘首以待,希望能早日在海外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两年过去了,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那个十分庞大的“京剧音配像”工程都完成了,唯独《京剧三国》,一直杳无音信。

最近,我在北京,碰到了《京剧三国》的知情人。我告诉他,《京剧三国》在海外肯定有市场,特别是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各国华人中,大有市场潜力。我十分乐于协助他们发行。知情人听后,对我苦笑了一下,叹息道:“他们几经挫折,几经努力,最终流产了。”他告诉我,这个系列工程,其规模意义不比“音像配”工程小多少。该剧拟拍上下两部,每部50集,各含40多出折子戏。原计划先拍上部,约需人民币1500万元左右。

这笔投资,对于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基金会或影视界大牌公司与投资人来讲,应该是微不足道的。而且,肯定能收回成本,得到双赢。但是,为什么始终无人问津呢?

一是某些投资人不感兴趣。他们中,不乏有人连《三国》经曲名著与京剧艺术为何物都不了解。怕没有市场,赚不回大钱。二是,某些官员认为中央电视已经拍过80多集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了,如今还要拍什么“京剧”的“三国”,根本没必要,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我听后哑口无言,茫然若失,亦啼笑皆非。

这是谁的悲哀呢?我亦一时困惑不解。然而,这位知情人,又向我透露一个新的信息,明年是中国电影百年诞辰。更重要的,还是中国京剧艺术走上银幕的百年纪念。中国的第一位电影巨星鼻祖,既不是时髦的俊男靓女,也不是个别受旧社会官员们青睐玩赏的“坤角儿”,而是一位“宝刀不老”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先生。他所拍的那部极短的电影,是取自《三国》名著的折子戏《定军山》片断。为此,策划方受到了某些启发,改变了主意,不再贪大求长,为了节约成本,拟人先拍出几集“样板剧”,以便做为对外宣传。于是,他们把《京剧三国》中的《长板坡》提出来。整理出一个可拍成六集的电视台本,总计180分钟上。若用电影胶片,可成为一个上下两部电影戏曲片。

为什么要选这一出呢?原来这出戏,是当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与京剧武生泰斗杨小楼先生合作演出时间最长的一出,颇有一番值得称道的艺术创造。策划人十分乐观地估计,只要200多万人民币,便可以“拿下”。发行后,其经济效益是颇为乐观的。在这出戏里,京剧中的生旦净丑,行当具全,且在表演艺术上流派纷呈。《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如刘备诸葛亮徐庶关羽、赵子龙、张飞、糜夫人、甘夫人曹操等也全都亮相。去年末,策划人把整理、改编出的《长板坡》全部工作台本及相关的创作构想方案等等,全部送交到北京一个颇具权威的京剧界群众组织,拟请他们主办。该协会几位新老领导成员十分重视,也颇感兴趣,轮流“审阅”了一圈。至今已三、四个月了,仍是杳无音信。据说,也是卡在筹集资金问题上了。

北京是京剧艺术的摇篮与诞生地。不少国际友人来北京旅游或是进行友好访问,都对京剧艺术颇感兴趣。近些年来,我国京剧艺术的发展从走出低谷,到登上了新的台阶,应该说,确实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京剧“音配像”电视系列工程的完成,大型新编京剧连台本《刘罗锅》取得的成功,便是个范例。但是,还是太少了。而且可谓是少得可怜。根本形成不了一个普及京剧艺术、振兴京剧事业的气候。从宏观上讲,真正让京剧艺术的细胞、京剧艺术的氛围,渗透、弥漫在首都这座文化古都的上上下下、边边角角,乃至大多数老百姓的心中,还远远不够,此其一。

其二,我们不能总是满足于把京剧艺术作为一个旅游的橱窗以供外国人参观的摆设或猎奇物。仅以北京的“京剧迷”为例,“戏迷”并不多。而且,在开展活动上,自发性的多,由政府出人、出力乃至出资进行有计划地发展、组织的少。真正自上而下地给予扶植、支持的更少。如果拿出不久前在法国巴黎举办“中国文化年”时我们组织“大秧歌游行”的那份精力与财力的一半,搞个京剧脸谱化妆与京剧艺术技巧的流动大展示,岂不比“大秧歌游行”更赋有北京文化古都的特色?

其三,北京作为首都,作为具有近二百年历史的京剧摇篮与发源地,从中央到地方,只有四个京剧院团:一个中国京剧团,一个北京京剧院,一个部队的战友京剧团。还有一个真正生活在底层、生活在老百姓之中的宣武区的风雷京剧团。这些剧团,几十年来,培养出不少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以及颇有成就的中、青年名角儿。可是经常演出的机会太少。每年只有少数几场具有“政治任务”的城乡“堂会”。很少与城乡普通老百姓们见面。因为,可供京剧演出的剧场不多,只是长安大剧院、“保利”以及梨园剧场、湖广会馆与正乙祠等那么几家。而且,其票价“赋贵”,一般老百姓很难登这些“大雅之堂”。不仅如此,演出剧目不是高、大、全,便是“中为洋用”的“新编”,而传统剧目却十分贫乏。名角也很少露面。一般演员出于生活所迫与无奈,不得不出来“应付”与“点缀”一番而已。因此,有些演出的质量一般。

其四,有些人总是抱怨京剧缺乏新的观众,亦即缺乏年青一代的青少年“京剧迷”。问题是,不花大力气,认真地抓,努力地培养,新一代观众从何而来?先举一件,北京至今,还未能把京剧艺术作为一项教育科目,普及到各中、小学生与大学生中去。此外北京至今还没有一张专门普通京剧知识、反映京剧发展动向与动态、探索京剧艺术特色的大众化之报纸与刊物。若干年前,北京市有一张反映电影、戏剧的周报,其中,有两三个版面专门用来报道京剧艺术的,颇有些水平。但是,后来也“改版”了。对京剧的报道,越来越少了。

京剧被港台澳地区同胞与海外华人称之为“国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与奇葩。不能把它看成是一般的“地方戏”。2008年,世界瞩目的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了。然而,北京作为文化古都的文化氛围、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文化氛围,至今仍不够浓厚。如果,届时北京城里的胡同越来越少了,四合院变成一片片高楼大厦的点缀品,京剧的锣鼓点儿与京胡琴声越来越稀疏了,那么,北京还能称其为北京么?为了办一届最出色的人文奥运,我们必须把京剧艺术搞上去。这是我们最独特的文化资源。

从《京剧三国》与《长板坡》在京剧摇篮与发源地遭到的冷落,引发了我上述的一番感慨。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以偏盖全”、“小题大作”、“无事生非”。其实,我对京剧艺术并非情有独钟。意在提个醒:传统文化,特别是京剧这块瑰宝,不能把它抛置在市场经济这个平台上任其自生自灭。它不仅仅是产业、商品,它还是事业,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是体现我们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必须以极大的精力、更多的经费,扶植它、发展它、给它吃偏饭!没有对它的大投入,怎能会有大收入?

我还是非常赞赏已故著名企业家尹盛喜先生的那两句格言、也是他的宗旨:“振兴祖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他以大半生的精力,言行一致地实践了他的初衷与诺言。北京老舍茶馆所以名扬四海,甚至吸引了众多的各国元首、政界要人与五湖四海的国际朋友,从而成为首都北京的一个对外窗口,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