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亮究竟会不会打仗,为什么北伐接连都无效果?
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争,构成了三国时期的主体,期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谋士,今天小编所说的蜀国谋士诸葛亮,那么历史上诸葛亮究竟会不会打仗,为何北伐接连都无效果?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奇男子,也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军事家;当然,这么说很多人都不认同,因为三国时期出现的名将数不胜数,比如曹操、司马懿、关羽、张飞、周瑜、吕蒙、陆逊、曹仁、曹真等等,其中曹操还曾写了《兵书接要》和《孙子略解》等兵书,而贾诩也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
这么说起来,诸葛亮似乎毫无建树,而且所谓的“六出祁山”也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为了神话诸葛亮而做,而在历史上,虽然诸葛亮南征后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但这七次用兵中,真正出祁山的只有两次;所以对于诸葛亮,更多的人认为他在政治上的建树更高,是一个与荀彧齐名的政治家。
诸葛亮在政治上的建树的确颇高,把蜀汉建设的井井有条,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不如荀彧的,一句“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便可以看出诸葛亮和荀彧的高低。诸葛亮在位期间,是没有提拔多少人才的;而荀彧在曹魏期间,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
其实诸葛亮真正厉害的还是军事方面,而且无论是大到全国战略布局,还是小到局部战役,诸葛亮都能把控得很好。在刘备落魄荆州时,诸葛亮便开始关注刘备了,觉得刘备是一个不错的雄主,于是便一边开始让身边的亲朋好友鼓吹自己,一边结合天下形势给刘备制定将来的战略布局,也就是后来的“三分天下”论。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终于寻得诸葛亮,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当然,其中详情肯定比《隆中对》要复杂得多,刘备听后非常高兴,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甚至在关羽和张飞这两员老部下不满的时候,刘备还向他们解释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
如今很多人并不以为然,但其实三国时期名将很多,但真正的战略家却是寥寥无几,充其量也就诸葛亮、鲁肃、荀彧和曹操罢了。
《三国志》评说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那么历史上他的军事能力究竟如何?
答: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历代的吐槽不少。最出名的就是《三国志》里的这句: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所谓“诸葛亮不会打仗”的论调,大都是参考的这句。但参考《三国志》原书,就知道这是严重的断章取义。
这一句话,《三国志·诸葛亮传》,这句话之前,更有洋洋洒洒的一大段,说诸葛亮作为相国很成功,执法严格却让人心服口服,安抚百姓治国有方,整个蜀汉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简直到了“管、萧之亚匹矣”的境界。也就是管仲萧何的等级。比起这样的辉煌成就来,他军事上未能北伐成功,才显得有点逊色:“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也就是说,《三国志》里原来的意思是:跟做丞相的执政水平比起来,诸葛亮强大的军事水平,却是差了一点点。这哪里是说他不会打仗?
恰恰相反,同样是《三国志》里,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字里行间都是百分百认账。就说最基本的治军能力,《三国志》直接来句“治戎为长”。那强到什么程度呢?“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大军整齐划一,行军打仗令行禁止,纪律无比严明。如此钢铁般的凝聚力,与后世的“岳家军”等劲旅如出一辙。实打实的铁血虎师。
但是诸葛亮在用人方面却是有所缺陷,让马谡担任主将守街亭,街亭是什么地方,街亭是安定郡和天水郡之间最重要的关隘,守住了街亭,那安定郡就是诸葛亮的囊中之物了,如果丢了街亭,那诸葛亮的大军就要全部撤回汉中;可惜由于马谡的刚愎自用,导致街亭被老将张郃夺走,诸葛亮精心策划的一场军事行动,就此宣告失败;而后诸葛亮屡屡北伐,但收效并不大,毕竟国力相差悬殊。
那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成就究竟有多高呢?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而且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而且在武庙中,诸葛亮也是位列十哲之列,且仅次于白起和韩信;在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诸多评价中,以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评价最为夸张“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前后应会,左右指挥。移五行之性,变四时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当然,这是有点夸张了,但也可以看得出,苏轼对诸葛亮的崇拜。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 上一篇:揭秘:成吉思汗临终前留下哪些遗嘱?
- 下一篇:龙套上下场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