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尚王陵园——尚可喜之墓介绍

2022-05-19

王陵

尚王陵园又称尚平南王陵园,位于海城高八里镇小新村东南之文安山麓,即由马风镇东陵村之凤翔山移葬的清平南王尚可喜墓。北纬40°3’,东经122°53’39”,方向坐东朝西,陵园占地面积约70亩。陵园苍松掩映,碧瓦红墙,占地约70亩。陵寝正门两侧,石狮踞立,怒目张吻,雕镂清巧,高约三公尺,座以大理石,前立清圣祖康熙御赐神道貌岸然碑一甬,高五公尺,碑之右上侧列款为:平南亲王谥敬尚可喜这碑现已无存。

历史沿革

1、建置沿革:尚王陵园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有清以来直受保护。解放后列为地方文物,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至毁掘。2003年2月9日,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尚王陵园为鞍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10月17日[1],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修建沿革:1995年由族人园其墓穴;1997年,由族人复其园廓;1999年由族人于陵前建纪念馆一处(两栋400平方米),据此构成“尚王陵园”。2003年修建碑亭一座,用于保护“皇封神道碑”。2003年10月5日鞍山市人民政府为尚王陵园立文物保护标志碑。2004年4月对陵园进行绿化,栽种八棵古槐,由北京公园赠送。2014年10月17日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简介

尚可喜,字元吉,生于1604年,卒于1676年。喜祖籍山西,迁河北、过辽东,生于海城。少年跟父随军,继而随父从戌戍边。父战殁,子继父旆十九岁领兵“游击”,驻皮岛。1634年举义。弃明投金,航海归诚,颁授“天助兵”,晋总兵官,继封智顺王。清军入关征讨经十余省、行军三万里、历经十余战,战功累建,加封平南王,又平南亲王。藩镇广东十余年可谓封疆大吏。一生戌马,效忠清造廷,史谓“始终一节”。

史家讲,清初几个不显眼的明军校尉,一当投清,便施展其才能,以至成为清主力,挂王称藩,这个历史现象是值得注意的这表明清初的掘起是一种新生加之用人的开明,有着比较统战学的普遍意义。对这些人物的评价,史论分争不一,然而,按着历史唯物主议的观点,只要是有助于历史的前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应该是给以肯定的。而且尚可喜在吴耿变乱中,坚贞于清,始终一节,不为二臣,这一点仅对维护清朝的统一,就应得到首肯的,所以,对他的评介,当另辟新章。

由于尚可喜出生在海城,历史上堪谓显赫人物,特别是他的家庭,繁衍于此,四百年来,支系繁而不乱;族间一直不通婚;由封建贵族到平民,长幼有序,家教堪常。族中几修宗谱,做为氏族文化,地方文物,当是一种蕴藉,今天以文物介绍角度,加以陈之,以资对方志人物有所了解。详细状况描述:园内方砖铺路,两旁立有:猪、羊、牛、马等石兽群及石人(翁仲)各二,相对而立。墓前门高二丈余,朱门列脊,颇为壮观,两侧红墙,饰以云龙。拾阶而上,进入墓穴,冢高一丈五尺,周围六十步,墓前修有拜台,放一汉白玉石雕,龙纹祭桌,石鼎一尊,有清以来直受保护。解放后列为地方文物,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遭至毁掘。八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时,另以古墓群遗址记载(见《鞍山文物志》213页),为海城市171处文物保护地之一,因缺乏鉴定,未行文物列级。于1995年由族人园其墓穴;1997年由族人复其园廓;1999年由族人于陵前建功立业纪念馆一处(两栋400平方米),据此构成“尚王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