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又一个被电视剧误导的著名人物,历史上的他不是电视剧中的那样

2022-05-19

我们对于纪晓岚的了解,大部分还是停留在电视中,张国立老师那诙谐幽默的表演,但是真实的纪晓岚根本不是这样的。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自号石一,又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据史书记载,他一生诙谐、滑稽,机敏多变,才华出众,给后世留下许多趣话,素有“风流才子”和“幽默大师”之称,是我国清代著名学者及文学家,后世都称他为“清代第一才子”。但他的真实形象,和如今的电视屏幕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民间传说中,纪昀的形象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材的;在银屏上,基本上由张国立“垄断”的纪晓岚形象,也颇说得过去。但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据史书上记载,纪昀此人“貌寝短视”,身广体肥,长相不美。另外,大学士朱珪对纪昀作过如下评价:

河间宗伯姹,口吃善著书。

沉浸四库间,提要万卷录。

如此说来,纪昀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昀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昀之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而这,又成为纪昀一辈子官场不顺的重要原因。

这里需要介绍一下背景知识。纪昀的官场命运是由乾隆帝掌握的。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圣主”,亦是一位真正的富家公子哥,故沾染了不少公子哥习气。对于纪昀来说,乾隆帝最要命的一条就是用人标准,特别是对身边的近臣而言,他不但要求这些人机警敏捷,聪明干练,而且要相貌俊秀,年轻漂亮。例如和珅、王杰、于敏中、董诰、梁国治、福康安等人都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故而得到重用。和珅的美貌是不用说的了,即使是福康安,能在乾隆晚年得到宠信,一方面是由于他死心塌地地追随和珅,与其结成死党,另一个重要原因却是因为他年轻漂亮。正如曾经来华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在其著作中说的那样,福康安“英气崭然,一翩翩少年贵胄”。

长相本由天注定,没有办法选择。但倒霉的纪昀偏偏又碰上乾隆帝,所以即便他再才华横溢,也难得到真正的重视,只能以文字安身立命,而无法参预重大的政治决策。纪昀一生中两次任乡试考官,六次任会试考官,三次任礼部尚书,均是这种际遇的体现。即便是乾隆帝派他出任都察院,因判案不力,本应受罚,乾隆帝却说:“其派出之纪昀,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过具数,况且他刑名等件素非谙悉,且目系短视……其咎尚有可原。”可见纪昀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还有一次,内阁学士尹壮图指陈弊政,称各省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驰。经过各省地方,体察官吏贤否,商民皆蹙额兴叹,各省风气大抵皆然。”由于这些话惹恼年岁已高、再也听不近忠言的乾隆帝,结果军机大臣要将尹壮图拟斩。尹壮图之父尹松林与纪昀为同年进士,当纪昀打算为尹壮图救情时,乾隆帝竟勃然大怒,当即骂道:“朕以你文学优长,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尔何妄谈国事!”面对这样的指责,纪昀只能忍气吞声。我想,在电视剧中,是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的吧?

正如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所言:“于时大臣响用,颇以貌取,文达(即纪昀)貌寝短视,且江北人,故不为纯帝(即乾隆帝)所喜。一时若翁覃溪、朱竹君、王兰泉、邹一桂皆不得朊仕,际遇颇相似,纯帝所许为明敏之才,率外擢督抚。若于文襄、梁文定、董文恭,皆以弄臣蓄之。”以长相作为选用人才的标准,和文革时期的“出身论”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能不说,这正是一种历史的悲哀。

另一方面,在电视剧中,纪昀与和珅的关系经常是形同水火,势不两立;民间也有不少传说,多次讲到纪昀如何捉弄和珅。比如据传,和珅在宰相府内修建凉亭一座,需要一幅亭额,便求纪昀题字,结果纪昀爽快答应,题以“竹苞”,系引用《诗经·小雅·斯千》中的词语,即“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但纪昀仅取其半,实系讥讽和珅“个个草包”之意。结果和珅恨之如骨,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昀。

其实,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我们仅从一件事中就可以看出。乾隆朝晚期,纪昀好友、御史曹锡宝欲弹劾和珅,纪昀虽为朋友担心,但也仅以宋人《咏蟹》诗相赠:

水清讵免双鳌黑,

秋老难逃一背红。

意思是说,现在弹劾和珅,恐怕时机不够成熟。但曹锡宝没有听从纪昀的告诫,毅然上书,指参和珅。结果乾隆帝大怒,要将曹锡宝治罪,此时的纪昀再也不象上次救卢见曾那样,尽力为朋友出力,而是在乾隆帝面前竭力表白,声称自己毫不知情。

由于表现得过于露骨,反而使乾隆帝认为纪昀正是幕后指使者。可见,纪昀怎么会把自己树成和珅的对立面呢?

晚年的纪昀,常以弈道为喻,言其心志。比如:

局中局外两沉吟,犹是人间胜负心。

哪似顽仙痴不省,春风蝴蝶睡乡深。

从上面的诗句来看,纪昀虽然不会与和珅同流合污,但依他的性格特点,也不会与和珅发生面对面的冲突。电视剧中的那些镜头,根本就不会出现。

纪昀久任官场,而官职并不低,能够在官场之中左右逢源,肯定有他的为官之道,这种为官之道,正是各不得罪。而他长期追随乾隆帝,游山玩水,吟诗作对,阿谀奉承之作居多,也可见其为人。嘉庆十年(1805年),纪昀老死于京城,享年82岁。友人送给人的挽联:“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就是这样的一位“世故老人”,他又如何肯、如何敢与权倾朝野的和珅直接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