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老唱片:还原历史的声价

2022-05-19

声音是最真实的历史档案,比起文字资料,声音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唱片自从1907年传入到中国以来,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期间,经历无数的战乱和动荡,能保留下来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其历史价值弥足珍贵。近年,老唱片收藏逐渐升温,但老唱片的市场至今仍背离它的价值,尚未引起收藏界的重视,而一些有识之士却先人一步,率先在这个价值洼地里淘金。

老唱片收藏方兴未艾

一个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载体迅速改朝换代,老唱片随着老式留声机一起退出历史舞台。而正是这些早已灭迹的老唱片,却成为收藏市场上不可多得的“古董”。然而,目前老唱片的收藏市场,仍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其价格与价值出现背离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些收藏界的有识之士,看好老唱片收藏市场将逐渐趋热,正在趁机逢低买进老唱片。

老唱片传入我国将近一个世纪,但是,老唱片在经历了列强的入侵,国内的动乱,文革的洗劫等动荡时期的破坏,如今已经几近消逝殆尽,所剩无几。这既有历史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因素。封建旧社会年代,一些反映反封建题材的老唱片就受到极大的摧残。比如江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为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一度在文化领域被遗弃。文革时期的“破四旧”运动,一切文化遗产,都被冠以“四旧”的名义,老唱片也不能幸免,以“靡靡之音”的莫须有罪名而被付诸一炬。中国收藏协会的老唱片收藏家寿小钧先生说,文革时期,正是有人冒着生命危险来保护这些老唱片,这些珍贵的文物才得以幸存。

目前,老唱片市场一直是有行无市的情况,其价值一直被市场低估。在国内的藏品交易市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师的名字画,在拍卖会上受到人们的极力追捧,屡创出令人咋舌的天价,不断刷新记录。但同样作为艺术品的老唱片却一直受到冷落,很多老艺术家在他们艺术生涯结束后便渐渐为人所淡忘,他们灌制的原声唱片,也以此被人们束之高阁。老唱片不仅没有出现在大型的拍卖会,甚至在藏品交易市场上也比较少见。

从大众收藏方面来看,对比起连环画藏品等市场近年的急剧升温,老唱片显然还处于一个价值洼地。一般来说,品相好的民国时期连环画,往往可以拍出数百元的价位,而同时期相同品相的老唱片,却只卖出区区几十元,而且极少有上拍的机会。文革时期定价仅一角多钱的样板戏连环画,现价已超过一、两百元,整套样板戏的唱片,却只能卖到几十元。即便是著名老艺术家灌制的唱片,比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录制的唱片,一百元左右也能买到,甚至藏品市场上罕见的大中华戏曲唱片,最高也不会超过千元。这种厚此薄彼的现象是不正常的。老唱片是一种有声的艺术,与有形的字画等艺术品,共同构筑一个完整的艺术体系,理应回归到一个合理的估值。

当然,我们也看到,近几年,老唱片收藏正在逐年升温,业界人士预言老唱片是寄邮品、连环画后,又一藏品中的黑马,有望在短期内急剧升温。老唱片的收藏价值如寿小钧所描述那样,假设你在30年代帮人保管一张唱片,每年收取1元钱的保管费,70几年下来,一张30年代的老唱片,价值也远远超过了现在市面上普通唱片的价格了。当前,一些眼光长远的藏家,看到了老唱片可能在短期内得到价值认可、长期内升值潜力看好的趋势,低价大批购入老唱片,等待着价格回暖。

老唱片目前没有赝品

据收藏界人士介绍,目前老唱片收藏较其它藏品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是老唱片没有赝品,不用识别真假,可以放心购入。当今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赝品,现代高科技造假,有时候到了专家都无法识别的程度。没有一定的知识,很容易就上当受骗,大手笔下注的买来的东西有可能变为废品,这种情况让许多收藏者爱莫能助,对收藏望而却步。而老唱片收藏却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老唱片不易被仿制。老唱片从问世到停产也就一百年历史,其生产设备已经销毁或者封存,即使有人想要制造赝品,其技术、设备、原料都达不到,所以说收藏老唱片不用担心有赝品,收藏的时候,只需要挑选品相和内容就可以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比较容易掌握。

二是老唱片收藏尚未被市场重视,比起藏品市场上屡创出天价的字画、瓷器等藏品,老唱片的价值还处于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水平,现在买入价格相对比较合理。以老唱片中的极品,存世量极少,投资者不易买到的胶木唱片为例,早期的78转粗纹唱片,平均价格在几千到一万多元。如一张1934年的《金蛇狂舞》和《彩云追月》,市场在1.2万元和0.5万元以上。另一类“文革”唱片。尽管其存世不多,但由于收集的人少,反而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品种。每张价格只有10元左右。整套样板戏的唱片,也不过40-50元。“文革”唱片是目前最具利于收集也是最具升值前景的品种。地方戏曲由于当时被“错判”而被打入冷宫,部分还遗落在民间,随着政府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此类唱片价值也日渐凸显。寿小钧说,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重视的内容,国家文化部已于2006年出台政策,禁止出口1949年以前的唱片,可见政府对老唱片的保护已经逐渐重视起来,收藏也要跟着时代走。

三是老唱片收藏是一种享受。音像产品具有其他藏品所没有的感染力。寿小钧说,文字是艺术的加工,声音才是最真实的档案,收藏老唱片,就是收藏有声的历史档案。随着音乐从唱针下缓缓流出,有一种与老艺术家进行时空对话的感觉;聆听伟人的讲话,又仿佛身临其境,心潮澎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寿小钧便致力于老唱片的收藏,他收藏的唱片,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断桥》、《霸王别姬》、《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藏胞歌唱解放军》,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跃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南泥湾》,再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军港之夜》、《茉莉花》、《东方红》、《北京有个金太阳》等等。其中,录有毛泽东、周恩来在开国大典上的讲话以及华国锋等领导人的讲话录音的唱片。寿小钧说,收藏老唱片不仅仅为了投资保值,更为了保护音像遗产。

挑选老唱片有讲究

老唱片的价值,由众多因素决定。一般来说,年代越久、牌子越杂、材质越脆弱、内容越不可再生的老唱片,价值就越高。

一是看年代。所谓时间就是份量。年代越是久远,老唱片的价值就越高。清末的老唱片,留存至今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十分珍贵,载有中国内容的戏曲、曲艺等,每张都在几千元之间,而且正在高速增值。除此之外,文革时期的老唱片,因为记载有其特殊的历史时期和特定的文化背景,在近年的藏品市场上,文革藏品备受关注。这类带有特殊时代烙印的、具有不可再生性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历史遗物,正被一些独具慧眼的投资者所看好,“文革”时期发行的胶木唱片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潜在的投资价值也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文革唱片有望成为“文革”邮品、连环画、“文革”瓷器、毛泽东像章后,又一受到热捧的藏品。

二是看牌子。许多人都以为,名牌的一定是最好的,老唱片收藏却不尽其然。老唱片收藏虽然也注重牌子,比如大中华等这些知名唱片价格自然不菲,但有些杂牌唱片,因为其当时流通量小,决定了它的物以稀为贵。杂牌唱片因为数量很少,价格很快就翻倍。

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唱片公司是法国唱片商乐浜生创建的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唱片标志为我们熟悉的一只公鸡。后来,英商又创建了上海胜利唱片公司,唱片标志为一只狗在听喇叭。1917年,由孙中山先生亲自命名、中国人自己办的大中华唱片厂在上海成立,唱片标志是我们看到的印有双鹦鹉商标的唱片。这段时间里,唱片厂兴起成风,先后又有高亭、蓓开、凤凰、新月、百乐、壁架、先施等多家唱片公司建立。但到后来,因为制作成本太高,资金紧缺、不少小唱片厂纷纷倒闭,所剩无几。只剩下大中华唱片厂、百代和胜利唱片公司三足鼎立。因此,能留存下来的杂牌唱片,身价倍增。

三是看材质。唱片在我国的历史大致在1908年?1991年。根据不同材料唱片一般分为:胶木唱片、塑料唱片、腊制唱片、铜唱片、金唱片等。胶木唱片被广大收藏者所看好。首先,胶木唱片的存世量,特别是“文革”时期的一些精品数量越来越少,胶木唱片损毁情况很严重;其次,胶木唱片风行世界近百年,记录了历史各个时期的声音,内容可谓是包罗万象,成为研究历史文化最真实可靠的资料。目前,一张品相好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精品胶木唱片,市价高达百余元,其中1966年至1968年出品的红色歌曲胶木唱片,有的已突破千元大关。一套8张于1968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灌制的编号为WM?24至WM?31,录有当时国家领导人讲话的胶木唱片,让价标出竟高达1.85万元人民币。

除了胶木唱片,纸面唱片也因为其存世量稀少而受到关注。纸面唱片主要是指那些发端于1959的,一面印有图画的唱片,因为纸面唱片材质不好,影响到声音的质感而停产,留存的也很少,因稀有取胜。

四是看内容。老唱片灌录的内容一般包括:新闻、名人演讲、领袖讲话录音、电影录音剪辑、地方戏曲、京剧、歌剧、歌曲、相声等。其中,领袖和名人的讲话录音、地方戏曲、少数民族歌曲等比较稀有珍贵。比如孙中山先生的演讲唱片,在当时广受欢迎,发行不少,但是,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磨洗,保存下来已属寥寥,除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上海博物馆等少数国家文博单位外,民间很少能见到此物。1996年11月,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主办的《海上岁月》拍卖会上,公开拍卖一张孙中山先生演讲唱片,因为其十分稀有罕见,在上海拍卖会上拍卖时引起轰动,要价上万。此外,地方剧种和一些少数民族歌曲,因为逐渐失传也越来越稀有。寿小钧说,“有的唱片,不是价格的问题,而是有钱都买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