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地方剧种:二人转

2022-05-19

二人转是流行于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是一种具有较多的曲艺和歌舞表演因素的民间艺术形式。建国前,各地旧时有诸如"蹦蹦"、"地蹦子"、"半班戏"、"八人班戏"、"棒棒戏"、"棒打蹦"、"对口唱"、"对口戏"、"双玩艺儿"、"双调"、"转桌子戏"、"打脖子戏"、"莲花落"、"秧歌"、"小落子"、"边曲"、"天平"、"悠喝腔"等多种不同的称谓,其中以称作"蹦蹦"者居多。二人转自从1953年改为现在的称谓,也还有称之为"东北地方戏"的说法。历史沿革关于二人转的起源,艺人中有多种流传。其中一种说法为:清朝初年的从关内向关外大量移民,其中的河北莲花落等说唱形式也伴随着流传进入东北地区,并与当地的东北大秧歌相结合,在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以及音乐曲调和乐器等之后,形成"二人转"。莲花落,又被称作"莲花乐",一般认为它与凤阳花鼓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二人转通常在以一旦一丑的形式上场时,还以"傻哥哥"、"老妹子"的称谓相互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凤阳花鼓。莲花落中的彩扮莲花落(也叫作"对口莲花落"),一般是一旦一丑,有说有唱,与二人转极为近似;另又如金钱莲花落中的"挎大板"等特技,也被应用于二人转当中。二人转的不少传统曲目和唱腔,也来自莲花落和十不闲。根据艺人的师承关系来推算,二人转的形成可以向上追朔到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二人转起初活动于辽西和热河(现今的河北东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后来逐渐向东扩移,一直流行到辽宁南部、北部以及吉林省的东部山区和黑龙江北大荒一带。光绪十七年(1891)二人转流传入河北东部一带地区。20世纪初时,二人转已经遍布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古的部分地区。1906年,二人转首次进入沈阳,此后又于1931年和1945年先后两次进入沈阳、哈尔滨、吉林等大中城市、一般只是撂地或在茶室演出,但均未站住脚根。一直到1948年东北解放后,二人转开始正式才在沈阳、长春等大中城市扎根。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1958年的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期间,东北代表团都派人演出了二人转的传统剧(曲)目和一些现代戏剧(曲)目。从此以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二人转演员也多次参加全国统一调演,二人转在东北三分之二以上县、市都有专业演出团体。辽宁、吉林称"二人转"为"地方戏剧团",黑龙江则称之为"民间艺术团"。到1966年为止,东北三省共有专业演出团体大约一百多个。据调查,自80年代以来,除了沈阳曲艺团地方戏队、吉林省民间艺术团(见图二人转-1)和黑龙江省龙江剧院民间艺术队等以外,东北的各地还有专业性的演出团体近八十个,其中以辽宁省的铁岭、黑山、法库地区,吉林省的梨树、榆树、伊通地区,黑龙江省的海伦、双城、五常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等地区的二人转演出团体,均有较大的影响。此外,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还先后建立了二人转的专门研究组织,在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戏曲学院还专门开设了二人转的表演课程,沈阳音乐学院也开设了二人转的音乐课。同时有诸多曲剧被搬上影视舞台,例如以单出头形式来演出的传统剧(曲)《摔镜架》(《王二姐思夫》)于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1956年,现代戏集锦《白山新歌》于196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为二人转的普及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艺术特点二人转素有"农民戏"之称,其表演形式和内容的乡土气息都十分浓厚。建国前最初原有单出头(一人表演)、二人转(两人表演)、拉场戏(三人以上表演)共三种形式。建国后已逐渐发展成八、九种演出形式,按其不同的表演特点可归纳为"单、双、群、戏"四大类型:"单"包括单出头、独角戏和东北民歌独唱三种形式;"双"包括二人转、二人戏和民歌对唱三种类别;"群"包括群舞、群唱、表演唱和坐唱;"戏"指的就是拉场戏,又被称作"人物戏"或者是"秧歌戏"。在以上的多种形式中,一般是以一男一女两人表演的二人转为其主要的表演形式。早期演出的二人转都是由男演员来扮演的。一旦一丑称为"一副架",其中旦也叫"包头的"或"上装";丑角则也对应地叫作"唱丑的"或"下装"。约在1902年前后,二人转的表演才出现了彩云霞、金不换和黄彩霞等少数几个女演员,从建国以后二人转已经普遍地以女演员演旦角,改成以一男一女演出为主的"一副架"形式。二人转的演出方式,早期一般是在开场锣鼓以后,全体演员都围着一张高桌转圈唱,来表演舞功;而后由旦角独舞"走三场"(三段体舞蹈)。三场表演集中了二人转里的舞蹈的主要精华:一般头场是请场,采用慢板的节奏,大多模拟少女摸鬓、正领、抻袖、提鞋等梳妆打扮的动作,通常要求做到"稳中浪",主要看腕子功,所以说"头场看手";二场通常是逗场,采用中板节奏,用扑蝶、切身、碰肘、抢扇、抢手绢、掏灯花等表演动作,用来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悦的感情,要求能做到"浪中俏",主要是看身体、腰肢的扭动,所以说"二场看扭";三场则是圆场,采用快板的节奏,男女追逐跑圆场,用推磨、卷席筒、挎臂旋转等动作,要求能做到"快而不乱",主要是看脚下的工夫,所以说"三场看走"。1900年前后二人转改为丑角先上场,先是"起霸"(从其他大戏中学来的形式),念四句诗,而后用道白或数板,接着由旦角倒退着出场,换上丑、旦"走三场"或加上小帽(民歌演唱)和说口,最后再演唱正文。如果表演的节目受到观众的欢迎,演完后一般还会加演小曲,称为"送段小唱"。二人转在表演上,早期时丑角手里挥舞一尺多长的彩棒(也叫丑棒),夜间演出则改拿蜡台或小油灯,称为"掏灯花"。剧中的舞彩棒和掏灯花均为当时的丑角特技。自1920年以后,二人转在吸收了大秧歌技艺后,表演时改为使用扇子和手绢,也有使用"大板"(大竹板)和"碎嘴子"(节子)或"手玉子"(四块小竹板,一手两块)的。二人转现代的演出,多数不带小帽和说口,开板就唱正文。少数还加演小帽和说口的,则大多要求其内容往往与正文的内容相结合。二人转在表演的技巧上上有"唱、说、做(扮)、舞"四功。唱功。二人转的表演主要以唱为主,唱功讲究以下几个方面:"味儿、字儿、句儿、板儿、调儿、劲儿",亦即是韵味要足,并且吐字要清,句子结构要完整,板头要严实,腔调要优美,唱得要有劲,才能达到引人入胜。说功即指说口。说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成口",也叫作"套子口",类似于现在的对口相声,一般为男逗女捧,内容风趣,讲究"包袱儿",在老艺人当中流传有"唱丑唱丑,全仗说口,不会说口,别想唱丑"的说法。另一种是"零口",也叫作"疙瘩口",也就是穿插在正戏中的说白。说口词的体例一般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两种,散文体的说口词大多为民间笑话;韵文体的说口词,也叫作"串口",通常必须一气呵成,说得流利。做功(在吉林一带也称为"扮功",即指扮演剧中人物)即指做派身段、表演动作。通常要讲究"手、眼、身、法、步"五法,演员要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种类的感情。表演时,二人"跳入跳出,分包赶角",时而叙述故事,时而进入人物,也即所谓的"千军万马,全靠咱俩"。二人转在20世纪初曾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30年代的时候又曾与评剧同台演出,所以现在戏曲表演的成分逐渐增加。舞功。二人转的舞蹈主要来自于东北大秧歌,也吸收了诸如单鼓、凤阳花鼓等其他民间歌舞的成分,新中国建国后二人转又先后吸收了其他系种的诸多表演技巧,例如二人台、川剧及芭蕾的某些舞蹈技艺。二人转舞蹈的基本动作可以概括为"跳、走、翻、扭、错、转、扇、抖、耍、打"十个字:其中"跳"是指各种跳跃技巧;"走"是指前后左右走法和步法;"翻"是指各种翻身动作;"扭"是指大小快慢各种扭法;"转"是指原地转身、行进转身、男女换位转身和二人挎肘转身等动作;"扇"是指扇动两臂和双腕;"抖"是指抖肩和抖腕;"耍"是指耍扇子、手绢;"打"是指打大板(大竹板及"碎嘴子")、打手玉子(见图二人转-4)。其中最后两种是专属于二人转表演的绝技。二人转在它的长期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流派。其中东路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中心,大多采用彩棒来表演,以武打的表演见长。路以辽宁省营口县大石桥为中心,受大秧歌的影响较大,最早使用扇子表演,形式歌舞并茂,颇为生动。西路则以辽宁省黑山地区为中心,受关内的莲花落表演影响较多,演唱者大多讲究"干板夺字"。北路则是以黑龙江省北大荒一带为中心,唱腔优美,表演细腻。因此,过去对二人转的表演曾有过"北靠唱、南靠浪(扭),西讲板头、东使棒"的说法,集中地反映了上述四派各自独特的艺术特点。除此以外,热河(现今的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的西口二人转受到十不闲的影响较多,剧(曲)目丰富,唱腔别致。在20世纪20年代曾前享有盛名,后来艺人多外流,如今已基本没有专业演员。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之称,各种曲牌有将近二百个。大体上可以分为常曲牌、辅助曲牌、专调、小帽小曲四大类型。常用的曲牌有〔胡胡腔〕、〔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抱板〕、〔红柳子〕等;辅助曲牌有〔大救驾〕、〔哭糜子〕、〔十三咳〕、〔打枣〕、〔羊调〕等。专调是指某些剧目中的专用曲牌,例如拉场戏《寒江》中的〔樊梨花五更〕、〔拦马正调〕,《二大妈探病》中的〔纱窗外〕、〔对菱花〕等以及《拣棉花》、《拉君》诸戏等与剧名相同的专调。单出头的专调有《王二姐思夫》中的〔摔镜架〕,《丁郎寻父》中的〔金钱梅花落〕和〔打夯歌〕,二人转专调有《西厢》中的〔观画〕,《蓝桥》中的〔打水歌〕,《燕青卖线》中的〔卖线谣〕,《王美容观花》中的〔猜花名〕,《刘金定探病》中的〔哭楼〕等。小帽是伴以舞蹈的民歌,如〔下盘棋〕、〔月牙五更〕、〔小拜年〕、〔小看戏〕、〔打秋千〕、〔放风筝〕、〔茉莉花〕、〔铺地锦〕、〔合钵〕等。小曲一般是只唱不舞的民歌,如《春哥上工》、《丁成巧得妻》等。二人转音乐主要来源于东北民歌和莲花落,也吸收了其他戏剧诸如河北梆子、东北大鼓、单鼓、喇叭戏、十不闲、皮影、评剧等音调。除了小帽小曲以及某些专调来自东北民歌以外,确知的〔摔镜架〕来自莲花落;〔大鼓四平调〕来自东北大鼓;〔秧歌柳子〕来自东北大秧歌;〔打夯歌〕来自十不闲;〔打枣〕、〔锯大缸〕来自喇叭戏;《天缘配》中的张四姐"闯南天门"专调来自单鼓〔天门圈子〕;《猪八戒拱地》中的〔影腔〕来自皮影戏。二人转表演时所持的道具主要是玉子板(竹板)、八角巾、扇子等,最早的二人转中的"下装"还有右手持灯。其中又以玉子板最具有代表性,它的打法有诸如掏板、磕板、扔板等,耍玉子板的动作有"摘豆角"、"纺线"、"放风筝"、"推磨"等。扇子的表演手法有诸如转、抖、翻、拉、推、端、盖、倒、滚、飞等十多种耍法;八角巾也有片、甩、扔、绕、翻、托、转、滚、顶、抛等耍法。二人转的常用曲牌〔胡胡腔〕,宫调式有头、二、三板之分,大多被用于节目开头,高昂激烈,音乐性强。曲牌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上句落于"2"音,下句落于"1"音,上下句均有比较长的拖腔。〔喇叭牌子〕为商调式,曲调节奏明朗,轻松欢愉,善于表现愉快的情绪。一般是上、下句的结构,上句落"2"或"5"音,下句落"1"或"6"音,上下句之间的过门较长,均落在主音"2"。〔文咳咳〕是徵调式的,有慢板、中板之分,前者一般是长于抒情,后者则长于叙事。一般是四句式结构,一、二乐句完成唱词的上句,三、四乐句完成下句的唱词。四乐句分别落"2"、"1"、"6"、"5"音上。〔武咳咳〕是商调式的,适合于叙事,可以分为快、中、慢三种板类。一般是上、下句结构,上句落于"5"或"6"音,下句落"2"音。〔抱板〕可以分为羽调式和商调式两种,大多长于叙事,节奏变化较多,可以分为紧打紧唱、慢打慢唱、紧打慢唱和慢打慢唱四种。〔红柳子〕为羽调式,是单出头的常用曲牌之一,也被用于二人转和拉场戏。分为上、下句式结构,上句一般落于"1"音(变化落音"5"、"6"、"2"),下句则落于"3"音(变化落音为"6"、"2"),甩腔落主音于"6"(变化落音于"1"、"3"、"5"),曲牌通过速度及落音的诸多变化,能表现出喜、怒、哀、思各种感情。二人转的每个剧目的曲牌联缀都有一定的规律,但常因剧本内容与演员条件的不同可以有所变化。剧目的开头大多采用〔胡胡腔〕,下接〔喇叭牌子〕或〔大救驾〕、〔打枣〕等,中间的大段唱词常采用〔文咳咳〕、〔武咳咳〕、〔抱板〕、〔西口韵〕、〔三节板〕、〔大鼓四平调〕等,结尾则大多采用〔抱板〕、〔快板武咳咳〕或〔小翻车〕。二人转的乐队可以分为文场、武场。其中文场主要是弦乐和管乐,主奏乐器为板胡,另有二胡、中胡、唢呐、笛、琵琶、扬琴、笙等,演奏现代戏时,还可以加上黑管以及大、中、小提琴。武场主要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器,也可以根据需要加上小堂鼓、大鼓、竹板和碎嘴子。其中唢呐和竹板的演奏颇具特色。角色行当清朝初年,二人转的脚色行当从秧歌舞中的丑角(棒)和旦角(花)演变而来。最初的二人转中对口的两个演员一名叫作唱丑的,另一名则叫唱包头的,后来通一称唱丑的为下装,唱包头的为上装。一般上装以演唱女角为主,下装则以演唱男角为主,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行当体制。其中单出头、拉场戏的脚色行当也是从二人转的上、下装演变而来的。由于学习、借鉴了海城喇叭戏、京剧的行当体制和表演程式,初步形成了单出头、拉场戏的脚色行当,但并没有统一严格的行当规范。单出头剧目属于独角戏,每个剧目只有一个人上场,或上装,或下装。上装时扮演女角,如《红月娥做梦》中红月娥;下装则扮演男角,如《丁郎寻父》中的丁郎。拉场戏的脚色一般较为稳定。从上装中演出出小旦(例如《三贤》中的小姑)、青衣(例如《冯奎卖妻》中的冯奎的妻子)、彩旦(例如《马前泼水》中的崔氏)、老旦(例如《刘云打母》中的刘母);从下装中演变出丑(例如《冯奎卖妻》中的夏老三)、小生(例如《马前泼水》中的朱买臣)、老生(例如《狠毒计》中的周振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先后出现了许多现代题材的剧目,并且大量借鉴了话剧、歌剧的表演方法,脚色行当完全固定下来,表演上不拘束于程式,脚色的行当特点渐不清晰。文献介绍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吉林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8.--747页中国戏曲志.辽宁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辽宁卷》编辑委员会.--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4.--571页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黑龙江卷》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8.--544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659页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1668页剧种?剧目?剧人:中国传统戏曲知识简介/麻国钧等编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14,311页.--(北斗星大众文化丛书)中国戏剧史/徐慕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8页.--(蓬莱阁丛书)新中国地方戏剧改革纪实/叶炳南主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2册(1276页)二人转艺术/刘振德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357页二人转本体美学/田子馥著.--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15,480页吉林二人转选/王也夫,于永江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1.--2册(610,575页)东北二人转史.辽宁部分/李微著.--长春:长春出版社,1990.11.--388页.--(中华说唱文艺丛书)东北二人转音乐/冯娴编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324页二人转的创作与表演/王肯,蔡兴林著.--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183页.--(曲艺家谈曲艺丛书)二人转舞蹈:中国传统民间舞蹈选/马力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157页二人转现代作品选/李微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386页二人转传统作品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540页东北二人转选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群众艺术馆编.--2版.--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337页二人转音乐/那炳晨编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478页二人转写作知识/耿瑛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79.--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