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康熙是一代明君,为什么说他堪称千古一帝?

2022-05-19

清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这也是个十分强大的王朝,而清朝也是一个明君辈出的朝代,康熙应当能当做其中的佼佼者,甚至也有人称他为千古一帝,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康熙皇帝成为千古一帝,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位时间长,还在于他在位期间的功绩特别大,甚至,可以说,他是清朝十二帝当中最有作为的皇帝。比如:其中,智擒鳌拜,三征准噶尔,平定三藩,打击沙俄侵略,收复台湾,减免赋税等事迹是享誉中外,家喻户晓,直至为后来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尤其是,康熙皇帝还经常为了公事是鞠躬尽瘁,即使是处于病中也不敢懈怠国事。比如,依据《清圣祖实录》中记载:就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的十月,由于康熙皇帝的右手因病痛不能写字,他就特别告诉给他的当朝大学士说:“朕右手病不能写字,用左手执笔批答奏折,期于不漏泄也!”显然,在当时康熙皇帝已经年过六旬,并且右手有病无法握笔写字的情况下,依然日理万机。这份对工作的执着与付出,又怎能不使人心生钦佩?

其次,自古以来都说“百善孝当头”,此话不假。而同时,这也是康熙皇帝一生真实的写照。想当初,就在康熙皇帝已经64虚岁的时候,他依然坚持每个月看皇太后四、五次。即使是在自己巡视东北的时候,他也不忘给皇太后每天写信,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尤其是,那一年因为他也年事也高,所以,脚背有些浮肿,甚至无法行走。但是,即使是这样,康熙皇帝也要经常坐上软轿,前往孝庄皇太后所居住的宁寿宫请安,并经久地握着孝庄皇太后的手。而就在皇太后故去后,他又亲自穿上孝服,割去辫发,跪在皇太后的棺前,久久不起。

再次,康熙皇帝一生政治目光独到,长于管理,具有着超人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才能。想当初,就在三藩叛乱期间,入关后八旗军的战斗力相对入关前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退化。但就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却由于康熙皇帝对战场的节点把握地非常好,所以,无论是岳州作战、长沙迂回战,还是衡阳作战,清军都取得了明显的优势。同时,他还通过一系列的官职改革,将很多优秀的汉人也引进了朝廷之中。其中,甚至还包括军机大臣、尚书、大学士等朝廷中的核心要职。从而有效实现了“以汉治汉”的目标,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清王朝的长治久安。

康熙非常重视民生,不仅全方位了解各地的粮价,并且亲自下田耕种。他自己在畅春园开了一块试验田耕种,以鼓励老百姓的劳动积极性。康熙也废除了圈地制度,同时将大量的明朝王庄官田退还给老百姓耕种。不仅如此,康熙还解放了大批依附农和佃农使其成为一个钟,并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并规定新开垦的耕地在两年内不征税,这些举措都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劳动积极性。他削三藩平三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清朝初期的统治者顺治帝及辅政王多尔衮为了安抚他们也为了表彰他们为清朝的统一做出的贡献特分他们三个在南方。但是到了康熙登基这三藩占据要地,拥兵自重,成为清初的三个地方割据势力,其中以吴三桂实力最强。他们花费国家大量财力,而且成了国家最大的隐患,于是康熙及其大臣决定削藩,导致三藩发动叛乱,经过八年平叛战争,终于取得削平三藩的胜利,发展军事。对,你没有看错。康熙积极对外开放,了解俄国,并派人观战大北方战争,更新火药与火器,买入红衣大炮,引入西班牙方阵式的火器部队。满清一代,火药跟军事都厉害,战斗力差败在封建制度跟军阀割据。

钱宗范在《康熙》中说:“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他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他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康熙解决了葛尔丹的蒙古问题,把内外蒙并入中国版图,东北由于是满洲里划为中国地盘,台湾由于打败郑克爽成为一个省,西藏跟新疆也在这场延续百年的大战中被雍正乾隆划为省。武学方面,他抗击外来入侵者,且提高自身武学修养。由于他的文治武功,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发展,出现“康乾盛世”的繁荣。

总之,作为一个8岁登基,14岁亲政,别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着手开启“康乾盛世”,确实是堪称“千古一帝”,不服不行。当然,康熙皇帝最大功劳还是正因为有他,才使我们国家逐渐成为了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