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孙权是三国有名的贤主 管是处理政治还是发展军事和经济都非常有才能 东吴国力强盛 孙权死的比司马懿还晚 东吴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

2022-05-19

东汉末年,孙权继承父兄留下的家业,建立东吴。他深谋远虑,智勇双全。他披坚执锐,亲率兵士,驰骋沙场。前半生没有打过什么大败仗,反而取得了赤壁之战、夺取荆州之战和猇亭之战“三大战役”的胜利。他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还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免除租税、崇尚节俭,以至富国强兵。

孙权是三国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有名的贤主。孙权继承兄长孙策的位子成为江东少主,但是这个年轻的统治者却并不轻浮和稚嫩,不管是处理政治还是发展军事和经济都非常有才能,这也是为什么东吴能够强盛的主要原因。孙权统领东吴共52年,在这52年中他兢兢业业地治理东吴,发展水军,恢复经济,加强贸易,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开垦江南的土地等,还派人大规模地航海以加强与台湾之间的联系。

总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之中,孙权带领江东父老过上了相对安乐和繁荣的生活。当时的东吴也是三国中最富饶的地方,而孙权也是三国时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尽管晚年的孙权沉迷在骄奢的生活中,听信谗言犯下很多错误,致使东昊发生了后期的政变,但是孙权前期的统治之道还是很值得领导者学习的。

孙权年少继承东吴大业,他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和心计,而且他知人善任,辅佐他的大臣有周瑜张昭以及鲁肃等人,尤其是鲁肃,如同诸葛亮刘备一样,尽心尽力地辅佐着孙权。而孙权也早就意识到鲁肃的才智和精明,对鲁肃提出的建议从来都是十分赞同。比如,孙权采取鲁肃的建议,加强稳固江东地区,适时出击,扩大自己的领土,在这一点上体现出了其强大的责任心和雄心壮志。

孙权通过出动兵力解决了山越人不断骚扰的问题,并且对那些年富力强的青年人给予优待命其参军,统一管理老人妇女并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这些政策不但稳固了江东,还有效地发展了农业生产,使孙权赢得了民心。孙权还多次采纳鲁肃的建议,如与刘备联合共同对付曹操等行为,其中包括孙权命令周瑜使用火烧赤壁的方法大战曹操。

再后来孙权同样听取鲁肃的建议实行了一系列抗击曹操的军事行动,包括草船借箭。很多人认为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的谋略,但其实是出自孙权之手,这一次又成功抗击了曹操的军队,渐渐地孙权扩大了江东的势力范围,军队也在周瑜的带领下得以大力发展,进一步稳固了江东。由此,孙权也成了三国中最年轻有为的统治者。

孙权作为一方的统治者,在采取军事行动、积极开展外交和扩张领地的同时,也不忘提高江东人民的生活水平。孙权十分关注整个江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在他刚成为江东少主的时候就开始推行屯田政策,并将其分为军屯和民屯,还专门设立一些屯田的官职来负责日常的管理。

孙权是古代兵法家孙武的后代,所以他十分重视军事的发展,他规定屯田兵且耕且战,而屯田户就只是种田,不需参加兵役,当时江东地区的屯田规模非常大,技术在当时可谓是最先进的。由于江东地区临水,于是孙权下令兴建堤坝,还开凿了大量的,一来用于航运,二来可以灌溉农田,这足以看出孙权是何等重视水利方面的建设。

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生产,孙权多次下令减缓农民的税收,在收复了荆州之后,他下令将荆州农民的租税一再放宽,并且停止收取其他额外的租税。孙权在发展生产和兴建公共设施的时候时常牢记居安思危,他不但加强了军事方面的训练,还十分注重军资物品的发放和使用,在军队中大力提倡节俭,就这样孙权的军队在无形中壮大了起来。再加上孙权身边的周瑜等大将领兵有方,训兵有道,培养了强大的,使吴国成为了三国中势力较强的一方。

孙权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寻求更好的外国领地,还曾积极派人出海,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当时东吴的飞速腾达,江东地区的士兵个个都是水上的好手。孙权还精心培养了一批航海家,命其航海出行,发现新的洲夷。在这期间也与一些沿海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海上贸易关系。根据记载,三国时代孙权曾经派将军卫温等人前往台湾,当时东吴的势力已经扩展到了台湾地区,不仅发展了当地的经济,还带去了最新的技术,正式打开了大陆与台湾的接触和交往。

孙权的军队还到达过今天的柬埔寨和越南地区,并与那里的人们建立了友好的往来关系,而东吴的船队甚至还一度到达过印度,与印度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除了印度,就连欧洲地区也有孙权的船队。据可靠记载,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岸的古老国家大秦曾经与东吴的船队有所接触,这足以说明东吴的势力波及之远,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东吴地区造船业的强大。

这些都体现出孙权作为一个统治者所具有的极其远大的眼光和宏图大志,孙权领导的东吴一时间成了海上的霸主。东吴还把势力延伸到了辽东一带,在那里孙权的扩张尽管在历史上有很多争议,但是孙权作为一个帝王,开发辽东一带是非常具有历史发展意义的。首先是江东直通辽东的海上交通,为后来的贸易和民族融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次是加速了江东地区与辽东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

孙权从辽东得到了很好的马匹和他所需要的东西,加强了辽东地区与江东的文化融合,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纵观三国历史,东吴无疑是最稳固的一国,而这些都要归功于孙权的有效领导。作为领导者既要向孙权学习他早年的那些英明决策和治国方略,也要吸取孙权晚年的昏庸骄奢和滥杀无辜的教训。

身为干部一方面要有雄心壮志,另一方面还要心百姓,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领导的区域的特色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和壮大,走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此外,干部还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开拓自己的视野,积累经验,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促进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门的经济文化融合和交流,敢于尝试和冒险。

孙权死的比司马懿还晚,为什么没能统一三国?

孙权活得久,这是事实。但他活得久的方式,却比较难以启齿了。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孙坚兄长孙策皆尚武,尚武是好事,不然打不下东吴的这片江山。可将军百战死,孙坚孙策意气风发,却双双遭到暗杀,给孙权的心理造成很大的阴影!因此孙权执掌东吴后,处处小心翼翼。

当老大,为自己安全考虑,无可厚非。不过乱世里,老大必须学会刷存在感,并拉下面子笼络人才,比如曹操赤脚迎许攸、刘备三顾茅庐等等。孙权却鲜有这样的事迹。因为东吴家业,是他的父兄一手创造,留下来的武将谋士集团,足够他挥霍一阵子。孙权深居简出,放权大将,使得他身为老大的影响力,严重不足。

来看看两个例子。一是曹操南下,陈军赤壁。按理来说这应该相当于国战,孙权再怎么样,也得坐镇军中不是?可他倒好,一手交给周瑜去操盘。二是刘备举兵七十万,摆阵夷陵。这又是国战,孙权你露个面总行吧?不行!交由陆逊全权负责足矣。孙权的此等做法,太托大了,跟历史上的一个牛人很相似——秦始皇。秦始皇当年坐在咸阳宫,放手王翦王贲父子、李信等人带兵统一六国。但孙权,能跟秦始皇相提并论吗?

而且还有一点,东吴的地理位置,在三国里是垫底的。曹操握关中,坐拥华北;刘备占蜀中,易守难攻。曹魏蜀汉皆是一等一的粮仓,恢复能力强。赤壁之败后,曹操依旧是三国老大;夷陵大败后,蜀汉不出几年,照样能挥师北伐。要是孙权输一次,恐怕直接倾家荡产!

最后,是立嗣环节,表明了孙权,缺少问鼎天下的雄心壮志。孙权的立太子之路,异常坎坷。最先的太子孙登早夭,就出现了孙和孙霸的二宫之争,尽管孙权决定再立孙和为太子,但他又偏爱孙霸,给予了孙霸几乎同等地位,这样你让大臣们怎么站队?更搞不懂的是,孙权临死前又一次改变主意,废掉太子孙和,赐死孙霸,重新立孙亮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