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有何功绩,司马懿发动政变时,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为什么却不战而降?
三国是我们了解最多的一个历史时期,在那时期出现了太多的英雄人物了,其中就包括我们所熟悉的司马懿,那么他当时有什么功绩呢?
司马懿是三国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权臣。其一生可谓是曲折跌宕,也建立了丰功伟绩。其在军事上的功绩主要有:为魏国镇守襄、樊、宛城一带,平定了孟达的叛乱,在曹真死后在西线对抗了诸葛亮的北伐;之后又平定了辽东公孙家族的叛乱。在政治上,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使魏国的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为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在经济上,司马懿实施屯田制度,使魏国的经济实力大幅度增强,为以后灭蜀平吴奠定了基础。司马懿最值得人学习的精神就是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忍耐的精神。
在他早年,曹操曾说“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委以重任,久必成祸患!”但他放低了自己的姿态,伺机出山;当关羽水淹七军、包围樊城,“威震华夏”,使得曹操想要迁都之时,司马懿的建议稳住了魏国的阵脚,最终关羽的攻势被击退;当诸葛亮在西线急于决战,送给司马懿妇人衣物以激怒之时,司马懿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战略方针,使诸葛亮功败垂成;在政治斗争中,司马懿为了让对手放松警惕,不惜装病装傻,最终一举成功。可以说,一个“忍”字成就了司马懿。司马懿既是英雄,又是枭雄。
公元249年1月,曹爽及其党羽跟随魏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睿,都城洛阳空虚之机,已经装病近两年的司马懿联合朝中重臣太尉蒋济、司徒高柔等人,派兵占领洛阳,然后进宫找郭太后发布诏书,再以“清君侧”之名发动政变,并上书魏帝曹芳揭露大将军曹爽罪行,曹爽轻信洛水之誓,放弃抵抗投降后被诛,从此曹魏大权尽入司马氏一族,史称“高平陵之变”。
在“高平陵之变”后,夏侯玄手握十万大军,但是甘愿被夺兵权,束手就擒,后来被司马师杀害,诛灭三族。
为什么夏侯玄会不战而降呢?
夏侯玄是夏侯尚的次子,其母是曹真的妹妹,曹爽是曹真的儿子,两人是姨表兄弟,夏侯尚死后他继承其爵位,曹爽在与司马懿争权时重用时出任征西将军、督雍、凉二州军事,是魏国的西部战区司令,坐镇长安。但同时他也是司马懿长子司马师的亲大舅哥,司马师的原配夫人是夏侯玄的亲妹妹,两边垄头差不多少。
夏侯玄只是个文官,在文学、经学方学成就很高,但在军事、政治上近乎平庸,在高平陵之变前,244年曹爽、夏侯玄兴兵伐蜀,在骆谷险些全军覆没,二人名声扫地。而司马懿用来接替他的郭淮,久居雍州,他在军队中声望更隆,夏侯玄根本没把握指挥得动雍凉驻军。况且出兵必须有君主诏令和虎符,两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皇帝命令、没有虎符而出兵,就是造反或叛国,按律会被屠灭九族,手下将领自然不会跟随。
曹爽得知司马懿的行动后,没有听取大司农桓范挟持魏帝曹芳至许昌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建议,而贪图富贵,轻信洛水之誓选择投降,从司马懿发动政变到曹爽被杀,不足2个月时间,夏侯玄即使想动,也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从另一角度讲,司马懿这个糟老头子坏的很,他的话要能信,母猪能上树曹,但曹爽偏偏就信了,所以曹爽也是该死。
曹爽专权后衣食住行等都与皇帝别无二致,任人唯亲很多朝中重臣都被排挤,早已引起公愤,司马懿发动政变就以“清君侧”为名,掀翻的只是专擅朝政、把持尚书台的曹爽一党而已,是受到太后及满朝文武的支持,师出有名。更何况司马懿已被皇帝任命为丞相,而控制了太后和皇帝,大权在握,此时长安的夏侯玄若起兵,如同叛乱,司马懿能号令天下兵马诛杀,到时候死的还是夏侯玄,夏候玄还没弱智到这种程度。
夏侯玄回京后明哲保身行事小心翼翼,史书记载“玄自从西还,不交人事,不蓄华妍”,夏侯玄虽然顺利熬死了司马懿,但是最终还是死在司马师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