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一统的大好机会,关羽的性命,都葬送在刘备这次失误中
如果按照《隆中对》诸葛亮制定的策略走下去,刘备是很有可能一统天下的,可是历史并不是写好剧本就能固定好的,任何事情的发展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击败了曹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此时的刘备占据着益州及荆州一部,已经完成了诸葛亮隆中对的第一步,即跨有荆、益。这也是刘备政权有机会完成统一的最佳时期。同年,在群臣劝进下,刘备进位汉中王,这也昭示着刘备不甘于偏安一隅的决心。然而之后却由于刘备的一个失误,导致荆州被孙权占据,关羽也因此丧命,大好局面丧失。那么,刘备究竟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误呢?
就在刘备进位汉中王的同年,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后世在评价关羽时,认为其“刚而自矜”,没有遵守诸葛亮结好孙权这一既定政策,导致败走麦城。关羽失荆州,有他性格缺点的因素在内,但不至于败亡。关羽虽傲慢但却很谨慎,在战争初期,关羽仍然留有大量兵力,主要防备的就是孙权的偷袭。而关羽对待孙权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是得到了刘备的授意,并非完全是其性格导致的。
早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时,孙权派诸葛瑾往刘备处索要荆州诸郡未果,于是擅自置南三郡长吏,而关羽将他们全都予以驱逐。孙权大怒,派吕蒙等率兵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此时的刘备并未就孙刘两家重归于好做任何努力,而是针锋相对出兵5万与孙权争夺,只不过后来因为刘备急于争夺汉中,所以与孙权和解,承认了孙权占有长沙、桂阳。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冲突发生后刘备仍让关羽镇守荆州,而未从益州调诸葛亮或其他将领来荆州,这就说明刘备是认可关羽对待孙权的态度的,甚至可以说是刘备授意关羽这样做的。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刘备入益州后,孙权派人迎回了孙夫人,并有意将刘备之子刘禅也带到江东,后被赵云和张飞拦截才未果。这件事已经表明孙刘关系出现了严重裂痕,但刘备对此事也似乎是无所谓,他不但从未想过把孙夫人接回以修复孙刘关系,反而在益州又娶了刘瑁的寡妻。
刘备的这种态度,其实就是代表着刘备政权对待东吴的既定外交政策。所以后来当孙权欲与关羽结儿女亲家时被关羽拒绝。因为之前孙刘联姻所发生的事,让关羽不得不怀疑这一次的联姻仍然是别有用心的。
关羽虽然傲慢,但对待孙权一方却始终保持着极强的戒备,即便孙刘此时还维持着盟友关系,但关羽仍将重兵放在了防御孙权上。关羽攻击襄阳、樊城时,刘备没有从益州出动一兵一卒支援关羽,也证明了此次战役的目的不是完成统一,而是为了占领襄阳、樊城及其以北的部分地区,把荆州诸郡就与汉中连成一片,由此可以改善他原先在荆州较为不利的战略态势。如果该目标得以实现, 他不但在与孙权部下对峙时更有优势可言, 而且为将来北伐宛、洛占据了更有利的前进基地。
建安二十四(公元219年),在关羽还没有发动襄、樊战役前夕,刘备令宜都太守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攻下房陵后,又令刘封自汉中顺沔水而下,与孟达合攻上庸。占据房陵、上庸、西城后,襄阳、樊城的西侧已没有屏障。这个时候如果调张飞或赵云(汉中之战后,魏延为汉中太守,张飞、赵云都无其他军务)在此处戍守,当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可以对关羽提供有力的支援,不至于使关羽始终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
但刘备此时却做出了一个极为错误的决定,导致了关羽的败亡。他任命了刘封、申耽(降将)、孟达(降将)驻守此处,这三人与关羽并无渊源,不可能对关羽提供有效援助。驻守樊城的曹仁兵力只有几千人,关羽击败了于禁援军后,如果及时得到兵力补充,是有很大可能攻下这两座城池的,所以关羽曾就近向刘封、孟达求援,但遭到拒绝。恰在此时,关羽得知书生陆逊取代了吕蒙,这也迫使关羽做出了极为冒险的决定,从后方抽调兵力,如果能迅速攻占襄阳、樊城,那么孙权一方必然不敢轻举妄动。
事实上,在孙权突袭荆州时,曹操一方不愿坐视关羽败亡,不但将孙权的书信射到关羽军中,而且并未出兵夹击关羽。关羽收到书信后,曾有过犹豫,说明此时他对于后方始终是有所警觉的,之所以没有撤兵,是希望能迅速攻占襄、樊二城,占据一处基地,待益州援军到达,还是有机会重新夺回荆州的。但关羽没有料到房陵、上庸不但没有对他提供援助,甚至拒绝接纳。所以关羽不得不率领孤军从襄、樊前线撤退,长途跋涉向南撤退,希望退回益州,而不是就近撤往上庸。到十一月时,陆逊已经攻取了宜都、秭归、枝江、夷道,关羽退往益州的路已全部被断,此时唯一的一条退路仍是退往上庸,但关羽却去了麦城,陷入了东吴重围,最终被杀。
关羽战败被杀,固然由于他本人犯了一些重大错误,但这些错误都不足以导致关羽全军覆没。因为荆州虽然丢失,但关羽的主力大军仍在,如果能就近得到修整,仍有可能重新夺回荆州。可以说,正是由于刘备在人事安排上的严重失误,导致了关羽始终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而这一失误,也导致了荆州落入孙权之手后,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也迅速丢失。如果驻守上庸等地的是张飞或者赵云,那关羽即便无法攻下襄阳、樊城,也可就近退守上庸等待汉中援军,而不至于彻底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