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简述越剧的起源

2022-05-19

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越剧是一个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的剧种。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兴盛的时期,祖国大陆的21个省、市、自治区有专业越剧团。越剧以抒情柔美、富有诗情画意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大江南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享誉海外。

了解一个剧种,首先要了解它的源流。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这里在绍兴南部,春秋时期属于越国版图,清代属绍兴府。以后剧种称“绍兴戏”、“越剧”都与此有关。越剧是从说唱形式的唱书衍化而来的。大约在1852年,即清咸丰二年,嵊县马塘村的贫苦农民金其炳在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曲调,唱眼前景物、当地新闻和简单故事,吸引了不少人向他学唱。由于每句唱的后面都带有“四工合上尺”的衬字拖腔,所以称作[四工合调]。起初唱书是农民劳动之余的自娱自乐,故称田头唱书,后发展成农闲时讨年糕、粽子的谋生补充手段,称沿门唱书;再后来出现半农半艺、带有职业性的落地唱书和走台书,唱腔也吸收湖州[三跳]演变成[呤哦调],唱书内容也不断丰富,出现根据民间故事和弹词等改编的长篇书目。

1906年春节期间,唱书艺人在浙江余杭进行了分角色演出的初次尝试,清明节时在嵊县东王村用稻桶、门板搭成的草台上正式以戏曲形式演出,从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剧种。为与绍兴地区流行的绍兴大班相区别,称之为“小歌文书班”,简称“小歌班”;因为十分简陋,乐器只有尺板、笃鼓,也称“的笃班”。艺人基本上都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俗称男班。所用曲调沿用唱书时的[呤哦调],以人声帮腔,无丝弦伴奏,剧目多民间小戏。“越剧”这个名称,首次出现在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

小歌班诞生后,从嵊县向邻近的绍兴、宁波一带流布。1910年进入省城杭州。1917年5月13日,初次进入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粗糙简陋,观众寥寥,不足一月即结束。以后又有三班小歌班艺人来上海,在几经失败之后,艺人们注意学习绍兴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艺术上有所提高。从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了几乎所有较知名的演员,编演了一些有自己特色、引人入胜的新剧目,如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编为连台本戏,又如编演了《孟丽君》,重新改编移植自东阳班(婺剧)的《碧玉簪》。这些剧目,正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因而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为了适应城市环境并在竞争中生存,迫切需要变革,改变剧种过于简陋的状况,提高艺术水平。1921年在上海升平歌舞台组成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乐队,用丝弦演奏取代人声帮腔接调,因板胡定弦为1-5两音,在工尺谱上是“正”、“宫”,故称[正宫调],简称“正调”,从此[丝弦正调]成了男班的主腔,并初步建立起板式变化体的音乐框架。1921年9月到1922年,男班艺人相继将剧种改称绍兴文戏,向古装大戏方面发展。他们吸收京剧、绍剧的表演程式、锣鼓经,剧目则受当时盛行的“海派京剧”影响,主要编演连台本戏。

这一时期他们的演出场所主要是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场,以及茶楼、旅社、小型剧场。经过艰苦努力,男班不仅在上海扎下根来,而且艺术上逐渐提高,涌现了一批著名演员,其中有小生王永春、张云标、支维永,小旦卫梅朵、费翠棠、白玉梅、金雪芳,老生马潮水、童正初,小丑马阿顺、谢志云,大面金荣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