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种:泗洲戏
泗洲戏:是安徽省淮河两岸的主要戏曲剧种。解放前,它与流行于山东南部的柳琴戏、江苏北部的淮海戏都叫“拉魂腔”。
“拉魂腔”为四洲戏、柳琴戏、淮海戏的统称,这是长期的历史事实,但“拉魂腔”的发源和泗洲戏的形成,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认为它源于江苏海洲一带,本是当地农民以[猎户腔][太平歌]等民间曲调即兴演唱的一种小戏。当时有姓邱、张、葛的三个艺人善唱这种小戏,姓张的一直留在海洲;姓葛的去了山东;姓邱的将戏传到了淮北泗洲一带,并吸收当地民间演唱艺术,形成了安徽的“拉魂腔”--“泗洲戏”。后来泗洲艺人大多把哪个姓邱的当成“祖师爷”,目前还有不少老艺人自称“邱门腿”。
另一种说法是认为“拉魂腔”出自山东滕县一带,在柳子戏等古老剧种的影响下发展形成的,后由姓武的两兄弟的徒弟经苏北传入淮北地区,再与当地民间演唱艺术结合而发展成为泗洲戏。据已故老艺人魏光才等所持的一种综合性的说法,泗洲戏是由苏鲁交界一带的“拉魂腔”的南路流传到安徽后扎根淮北,还经历了一个说唱的阶段,才逐渐在吸收当地演唱艺术过程中形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距今已有约200年历史。
早期的泗洲戏形式比较简单。它从一人敲板演唱“小篇子”,一人有柳叶琴伴奏的“唱门子”,逐渐发展为“7忙8不忙,九人看戏房”的小戏班。他们以柳叶琴、梆子、小锣伴奏,并加入帮腔,因其简陋,只能在农村“跑坡”唱“地摊子”。后来出现了女演员,在唱腔和表演上有所丰富,进而变化成一生一旦对唱、对舞的“对子戏”形式,再进一步又发展到唱庙会、堂会。直到1920年前后才有固定班社正式上台演出。
泗洲戏的唱腔在一定基调的旋律基础上演员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灵活掌握曲调节奏的快慢、急缓和强弱高低,自由运用各种花腔调门,尽情发挥各自的特长,艺人把这称为“弦包音”(即丝弦伴奏必须跟着唱腔走),也叫“怡心调”(根据剧情自由变换腔调)。在唱腔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了不少曲调,特别是女生唱腔,尾音翻高八度,委婉尽致、动人心魄,故有“拉魂腔”之称。曲调板式有[慢板](又名[幽板]、[澄清板])、[二行板](即[流水板],分[慢二行]、[二行]、[紧二行])、[数板](又名[垛板])、[紧板]、[五字紧板]等。在这些板式中,唱腔变化相当丰富,单是[慢板]就有柔腔(又名连环花腔)、含腔、射腔、哭腔、停腔、叶里藏花、老公调、一哟调、撩也子(又名送腔)等十多种变化。伴奏以柳叶琴、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笙、二胡、大胡、笛子、唢呐等为辅。打击乐器和锣鼓点子,大都来自梆子戏和京剧。
泗洲戏艺人多半是农民出生,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因此他们演出的生活小戏,如《拾棉花》、《走娘家》等,特别是现代戏,如《两面红旗》、《小女婿》等,都以优美动人的唱腔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感染观众。它的表演基础是舞蹈“压花场”。“压花场”有不同的身段和步法,如“四台角”、“旋风式”、“蛇脱壳”、“百马大战”、“燕子拨泥”、“白鹅亮翅”、“浪子踢球”等,都具有鲜明的剧种特色。泗洲戏的行当与别的剧种也颇有不同,他们称为大生、小生、老头(相当于老旦)、二头(相当青衣)、小头(相当花旦)、跟娘旦、祸婆子、毛腿子(相当花脸)、奸白脸、老丑、小丑、奶丑等。特别是丑角,有独特的风格。
泗洲戏的剧目:传统大戏约有80多出;传统小戏和折子戏约有60个左右。除此,还有二百个“篇子”。优秀的生活小戏如《拾棉花》、《走娘家》、《借水瓢》、《钓水鸡》、《野姑娘》等,都是根据这些“篇子”整理改编出来的。建国以来,除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剧目,如《结婚之前》、《两面红旗》、《摔猪盆》等外,还整理改编了一批受到群众欢迎的传统剧目,如《三蜷寒桥》、《杨八姐救兄》、《拾棉花》、《走娘家》、《打千棒》等;这也是有代表性的剧目。建国以来,泗洲戏在党的重视和培养下,无论在声腔艺术、表演艺术和剧目的创作、整理工作上,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进步和发展,它拥有李宝琴、霍桂霞等著名演员,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演员,受到群众的赞赏。十年洗劫几乎使这个剧种濒于灭绝,但在打倒“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光辉照耀下,泗洲戏又恢复了青春,目前,地、市、县级专业剧团已恢复了七个,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