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前告诫刘禅六个字 但是刘禅却记反了 导致了蜀汉灭亡
三国时期诸葛亮可谓是神机妙算,在他的帮助下刘备成功建立了蜀国,他一生可以说都在为蜀国所奋斗,在他临死之际的时候曾经告诉过刘婵一句话,说可以保蜀国江山,可惜刘婵却记反了。
当年,有了诸葛亮的辅佐,刘备对于一统江山实在太有信心了,下属们也一个个忠心耿耿,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么有利的势头下,刘备却命不好,病逝白帝城,只能让儿子刘禅继承他的位置。
在刘禅上位后,大家心说,这刘禅是刘备的儿子,按理说就算比刘备差,理应也不会差到哪去。这哪知,等刘禅开始经营业务后,大臣们都傻眼了,谁都不可能料到刘备的儿子竟是个扶不起的阿斗,非但没有将国土扩张,甚至将江山败得一点渣都不剩。
虽然一开始蜀汉是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势力,但在刘备和诸葛亮共同管理下蒸蒸日上,一度超过了东吴。然而刘备却骄傲了,他攻打东吴,没想到却被打东吴一初出茅庐的将领打的落荒而逃。此后诸葛亮就掌管着蜀汉大权,他兴兵北伐想要完成刘备没有完成的大业,然而他重病难愈,在半路上去世了。
本来诸葛亮对蜀汉成大业是抱有很大希望的,然而刘备不听话,自己身体又不好,最终大业功败垂成。临死前他对刘禅讲,亲贤臣远小人,并且让他牢牢记住自己的话。可是刘禅是怎样做的呢?
当时诸葛亮给刘禅留了很多优秀的人才,文官有杨仪,蒋琬等人,武将有王平,姜维等人,这些人虽然没有刘备时期的人厉害,但也是后期难得的人才,只要刘禅对他们加以重用,那么这些人定能报效蜀汉,哪怕不能完成大业,也可以保蜀汉无恙。可是刘禅并没有按照诸葛亮交代的去做,没有了诸葛亮的管教,他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虽然可以获得片刻自由,但最终会摔下来。
刘禅身边有宦官黄皓,他成天说一些刘禅喜欢听的话,但是这些好听话恰恰害了刘禅。刘禅在黄皓等奸佞小人的怂恿下,将诸葛亮留下的这些人才都给排挤走了,整个朝堂是乌烟瘴气,这样的蜀汉即使没人攻打,想必不久也会自己灭亡吧。
在邓艾奇袭成都的时候,刘禅身边是有一部分兵马的,作为帝王,他不应该出城投降,而应该与敌军交战,这是一种荣耀,可是贪生怕死的他听了小人的话,出城投降,致使蜀汉亡国。如果刘禅能够将诸葛亮临终的话记在心上,远离这些进谗言的人,那么蜀汉的内政就不会乱,姜维就不会被排挤到遥远的剑阁,蜀汉也就不会亡国了。
刘禅生性多疑,尽管刘备生前为他留下许多能人将士,他却不愿相信,也不重用这些人,其中就包括诸葛亮。诸葛亮当年之所以留在刘备身边,原因很简单,刘备相信他,尊重他,也愿意重用他,令诸葛亮倍感温暖。念在那么多年的情分上,就算刘禅对他诸葛亮不怎么在意,诸葛亮也会真真切切辅佐刘禅,助他一臂之力。
可惜,无论诸葛亮如何用心,刘禅始终将他的话当作耳旁风,左进右出。诸葛亮拿他没辙,仍尽心尽力协助他,却不想在北伐过程中,一不小心葬身五丈原。
在临死前,诸葛亮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自认自己有愧刘备,并没有教好刘禅,在死前,语重心长地给刘禅留下六个字--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的忠告被刘禅记成了“亲小人远贤臣”,这只能让他与大业背道而驰。刘禅变成这样,并不是诸葛亮造成的,而是刘备的过错。刘备活着的时候,他每天就知道玩蛐蛐,不知道背书学习,刘备恨铁不成钢,但也不忍心责罚儿子,他的纵容,让刘禅变得更加没本事。诸葛亮教导刘禅如何管理朝政,可是这在他看来,却是一种累赘,是令他非常不开心的事情。刘禅这样的做法,即使诸葛亮再多活几年,也无法挽救蜀汉的衰亡。
可是后来,奸臣即位,陈柢接替了董允的职位,与宦官一起玩弄朝权,后来的刘禅开始亲小人,远贤臣,整个朝廷之上没有为他出谋划策的能人异士,只有一些小人,面对敌人,他们并没有想着如何应对,而是想着如何逃跑,难怪蜀汉会这么早的灭亡,刘禅可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