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全本《长生殿》进京 300年首次全貌展现
中国昆曲全本《长生殿》将于2008年4月30日,5月1、2、3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此为连台本戏,由《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四本组成,为明清“传奇”中篇幅最为浩瀚的剧目,累计演出10小时。由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昆剧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唐斯复工作室、上海兰心大戏院联合制作、演出。
中国昆曲全本《长生殿》具有以下特征:
一、全本《长生殿》是具有原创意义的传统经典。对于《长生殿》,人们认为这是昆曲舞台上经常演出、观众熟悉的老剧目。实际上,常演的只是全本50折中的8折,并以非连贯的折子戏形式与观众见面。今天的全本《长生殿》纳入43折,最接近原剧本50折的内容。全剧由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和安史之乱双重线索纠缠着向前发展,是波澜壮阔的唐代社会生活戏剧。剧作家以丰富的想象,令剧中人在人间、地狱、天上自由行走,人、鬼、仙倾情交谈。在排演过程中,剧组创作了从未演出过的30余折的表演、身段、唱腔、音乐等,处处可见鲜明的原创性,获得老观众认可,又赢得众多年轻观众。
二、全本《长生殿》体现昆曲以精湛演技演绎文本的特征。昆曲是人类非物质遗产,是动态艺术,靠演员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剧组演员阵容强大,由四组演员扮演四本戏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各具特色,使全部演出丰富多彩,在上海的盛况证明这是吸引观众兴趣的原因之一。唐明皇由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领衔扮演,他是昆剧大师俞振飞亲传弟子,自幼开蒙戏便是《长生殿》第一折“定情”,今天,表演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有活唐明皇的美誉。他的学生张军、黎安分别扮演第一本、第二本的唐明皇,师徒同演一角,技艺传承在创作角色过程中进行;他们坚持多年在青年观众中普及昆剧艺术,渐渐成为昆剧界的“青春偶像”。第一本的杨贵妃特邀北方昆曲剧院主要演员魏春荣扮演,她的美貌和表演赢得上海观众争相观看“北京杨贵妃”的效果。在第三本中扮演杨贵妃的是二度“梅花奖”获得者张静娴,她的表演精准、传神,演唱功夫深厚。在第二本和第四本中扮演杨贵妃的沈?丽和余彬是昆剧团的后起之秀,已为观众熟悉和喜爱。表演艺术家计镇华和优秀青年演员吴双、胡刚、侯哲等的精彩表演,以及全体演员的敬业精神显示上海昆剧团不愧为有实力的表演团体,显示了古老昆曲的生命力。
三、全本《长生殿》是综合主创人员艺术智慧的产物。总导演曹其敬是中央戏剧学院教授,优秀作品累累;她确定全剧创作的原则:怀有虔敬的心情,抱着精心呵护的态度,以今人的视角,展示古典精粹的状态;承上启下,不新不旧,不要标新立异的新,不要残缺守旧的旧。全体主创人员在这个总目标之下,投入创作。导演沈斌、张铭荣是资深昆曲人士,保证了全本《长生殿》的昆曲特性。舞台美术总设计刘元声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他将大量木质栏杆为设计装饰的总体结构,体现具有古朴质感的大唐盛世的辉煌场面;他的宗旨是:舞台上的东西要耐看,一是要好看,二是要看不透。唱腔设计由顾兆琳担任,他曾为昆曲演员,现为戏曲学校副校长、资深教师。他的创作遵循:对原唱腔六个不变“宫调不变,套数不变,曲牌不变,主腔不变,笛式不变,结音不变”。但是,为了剧中人的刻画、营造戏剧情景,对原唱腔的板式、腔型作若干调整合丰富,注意处理好重现与创作的关系,把握昆曲本体音乐的特质。演出剧本整理是剧组创作的第一环节,主创人员摸索到“删繁就简,调整结构,保持抒情性,加强故事性”的方式,将《长生殿》分割成四个文本《钗盒情定》、《霓裳羽衣》、《马嵬惊变》、《月宫重圆》,每一本相对独立,又互相衔接,每本演出2小时30分。生活在快节奏中的观众,可以选择观看全本或是只看一部分,而每一本必须能够反映出全貌的精彩。
四、全本《长生殿》是改善昆剧生存环境的尝试。为了昆曲艺术和从艺人员的尊严,探索改善昆剧生存环境与排演全本《长生殿》的艺术创作,是相伴进行的。此次回归故里,由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主办,上海昆剧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唐斯复工作室、上海兰心大戏院联合制作。全剧自2007年春秋两个演出季上演以来共演出32场,票房收入近120万元,创下了昆曲演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纪录,其中66%是年轻观众,60%是连看四本的观众。这些都让昆剧艺术家们看到了生存环境改善的希望、并为此了振奋。此次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邀请全本《长生殿》进京演出,是又一次社会力量的进入,成就了京城重大文化事件的出现,体现了主办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与传承遗产的使命感,更是对昆剧的发扬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全本《长生殿》排演经历了漫长和艰难。联合制作方竭尽全力、坚持不懈、诚意合作,是《长生殿》成功的保证。演出剧本整理始自2001年严冬,2005年12月20日开始排演,经过3个年头,直到2007年5月29日首演。一位加拿大的学者说:昆曲不仅属于中国,她同时是国际性的戏剧,你们排演全本《长生殿》是对昆曲艺术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动。
五、排演全本《长生殿》始终在学术指导下进行。这是一项大型的课题研究。在整理演出剧本初期,便受到戏曲史论家郭汉城、戏剧评论家刘厚生的指导,长者们自告奋勇担任排演顾问;剧组还拥有文学顾问叶长海、王文章。2007年上海演出期间,由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戏曲研究中心召开国际研讨会。研讨会的评论成果和主要创作人员的创作成果,已集结成书,“2007全本《长生殿》演出丛书(三种)”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包括:中英文对照的演出剧本,创作评论集,剧照连环画。2008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将召开北京的座谈会,之后,计划编辑出版评论文集。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对昆曲艺术承前启后的史料。
六、全本《长生殿》需要别具一格的宣传推广。京沪两地的宣传推广在依靠传统媒体和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时尚的年轻人的媒体和方式,以吸引年轻观众。上海首演,犹如开拓舆论的处女地,铺天盖地发布演出信息,努力做到家喻户晓。北京演出的宣传推广,则是创造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筑的物质遗产相结合,今天在皇家粮仓,今年3、4月间将再进故宫博物院演出,让剧目回归故里,再现300年前昆剧于故宫演出的场景,将剧目厚重的内涵,衬托出来。主办方希望不仅仅通过这一文化事件推动昆剧的发展,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希望能在这个快餐化的时代里,为大家展现一种儒雅人文的生活乃至心理状态,让生活在重压下的我们,得到一次返璞归真的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