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要处死一位将军 一位士兵献计更改了圣旨 并且将当朝皇帝给诛杀
从古至今皇帝都是多疑的,唯恐某一天一些有权利的大臣会谋反,那就自然成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了。兔死狗烹的事情可以说被皇帝做到了极致。
、
曾经有一个皇帝怀疑自己手下的将军要谋反,便秘密下令处死将军,谁知将军却利用皇帝圣旨,颠覆了一切,反而使得皇帝被诛,自己取而代之。据史书记载,给将军出主意的人,是军中的一个小兵,他向将军建议在原来的圣旨上加几个字宣读,便能赢得生机了。
这个皇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隐帝刘承祐。至于将军,则是刘承祐手下的一员大将,名叫郭威。
郭威,别名郭雀儿,是五代时期的皇帝,也就是后周的建立者。他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当兵了,在李继韬的手下做亲兵。因为郭威器宇不凡,勇力过人,所以李继韬非常的欣赏他,经常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做。而且郭雀儿如果犯了一些小的错误,李继韬都不会去惩罚他。等李继韬后来被李存勖带兵攻下了之后,郭威个跟着部队进入了后唐的军队,成了李存勖的亲兵。
在公元947年,刘知远称帝,称为后汉,定都开封。郭威因为一路上跟着他干,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最后被封为统帅大将军,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后来,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佑继位。当时的郭威和苏逢吉以及受命成为枢密使,掌管全国的兵权。
后来因为李继韬被杀,郭威又被归进了后堂的军队。到了公元947年的时候,刘知远称帝,建立了后汉。郭威在这其中也可以说出了比较大的力气,刘知远也并没有亏待他,,建国之后,将郭威封为统帅大军的将领,官位高达宰相。后来刘知远病逝,他的儿子刘承佑继位,也就是上文说到的汉隐帝。汉隐帝即位的时候,郭威已经是整个后汉的大将军掌管者,全国的兵力。
后汉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短的政权,因为后汉的开国皇帝——高祖刘知远把这个国家建立起来才半年的时间,就倒霉催的生了重病驾崩。
948年,刘知远临终前,将帝位传给次子刘承祐。但是刘承祐年纪轻轻,别说政事,世事都还没拎得很清。刘知远不放心,就任命杨邠、苏逢吉、史弘肇、王章、郭威这几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
前面几个人都是文臣,矛盾冲突不断,没过多久就几乎架空了刘承祐。倒是郭威为人和口碑还不错,但常年在外征战,很少留在皇帝身边。这刘承祐听信别人的构陷,以为郭威要谋反,就想着派人前去处死郭威和他的义子柴荣。
有人偷偷泄露计划给郭威,郭威听闻这样的事情,气得不行。谁也不想这么冤死,郭威本来不想谋反,也不得不反了。但是手下的几千兵马,怎么能让他们听从自己,跟自己回京杀了皇帝,让自己保住命呢?
这时,郭威身边的小兵赵匡胤给郭威出了个主意:在使者到来之时,设宴款待,然后迷昏使者,换人冒充,再当众宣读圣旨。不过,原来的圣旨“杀郭威及其义子柴荣”后面要添上几个字,改成:“杀郭威及其重要部将,并将三千郭家军尽数诛去。”
这样一来,这道圣旨就与士兵们的安危也牵扯上了,谁也不想白白地死。赵匡胤轻而易举地煽动了士兵们的情绪,让他们个个都愿意跟随郭威反叛。郭威顺利除掉了刘承祐派来的人马,带着士兵们直奔京城,诛杀了刘承祐,自己建立了后周政权。
而给郭威出这个主意的小兵赵匡胤可不是一般人,他就是后来“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能够在危急情况下立刻想出办法,挽救郭威,这样的急智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也难怪他后来能有那么高的成就了。
- 上一篇:曹操欣赏关羽,很大一个原因竟然是因为恨刘备?
- 下一篇:《梁祝》献艺国家大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