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种:新城戏
2022-05-19
新城戏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叶,以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而逐渐发展而成的。因为扶余镇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为新城戏。历史沿革八角鼓原先是满族人民在行围射猎的闲暇之余所进行的民间艺术,大约在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逐渐发展为一种曲艺形式。八角鼓一般是多人坐唱的形式,乐器分别由演唱者操奏,主唱者击打八角鼓,又有单口、对口、拆唱、群唱以及化装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在清代的时候,扶余曾是北方的重镇之一,文化较发达,土著居民以满族较多。根据八角鼓老艺人程殿选(1884-1969)介绍,自清朝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曲艺八角鼓在扶余颇为流行。当时,逢年过节,喜庆堂会,均演唱八角鼓。八角鼓艺人还经常演出于城镇的书场、茶肆、集市、农村等地。从抗日战争后期至建国前夕,八角鼓逐渐趋于消沉。自清朝末期至中华国年间,扶余境内演唱八角鼓成风。民间的喜庆和官绅的堂会无不演唱八角鼓。演唱者满族、汉族皆有,职业演员和业余团体并存。在汉族演唱者中,以程殿选的声望比较高,他既是持鼓主唱者,又是演出组织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音乐工作者徐达音等按程殿选口授,记录、整理了四十个曲目和二十七个曲牌。1955年,在有关部门的主持下,八角鼓作为满族文化遗产被重新挖掘、抢救。1959年,扶余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一批八角鼓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对八角鼓进行了戏曲化的创作和改编工作,开始在八角鼓基础上创建新剧种。同时还成立了扶余县新剧种实验剧团,编演实验剧目《箭帕缘》。因《箭帕缘》的首演取得巨大的成功,次年就将新剧种正式命名为新城戏,改实验剧团为新城戏剧团。此后接连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剧目,使剧种在县内扎下深厚的艺术根基。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多年探索和实践,将八角鼓曲牌中的〔靠山调〕、〔四句板〕作为主要声腔,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慢板、原板、数板、行板、弹颂板、快四板等多种板式,并且在结合板式的基础上运用了诸如〔太平年〕、〔拣菊花〕、〔娃娃腔〕、〔茨山〕等曲牌格调,使它成为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剧种。它的音乐唱腔温婉抒情,清脆明朗。"文化大革命"期间,新城戏剧团改为文工团,剧种的建设受到影响。1978年在恢复新城戏剧团之后,剧种建设又再度掀起高潮。八十年代初,剧团和县文化主管部门决定突出满族特点,建设新城戏剧种,同时又成立了扶余县新城戏艺术研究室,着手编演满族题材的新剧目《红罗女》,并在音乐、表演和服装、化妆等方面进一步向满族歌舞靠拢。至1966年,新城戏戏剧团编创和移植了二十多个剧目,先后上演达一千七百余场,并曾先后至白城、长春、四平等巡回演出。扶余县新城戏剧团这个剧种唯一的专业剧团,主要活动在扶余及白城一带和附近各县,此外,在扶余还有一些业余剧团或文艺宣传队也演出新城戏。艺术特点曲艺八角鼓音乐为联曲体,现今存留的曲牌有〔四句板〕、〔茨山〕、〔拣菊花〕、〔太平年〕、〔靠山调〕、〔柳青娘〕、〔数唱〕等二十七个。发展为新城戏后,八角鼓逐渐成为板腔体和联曲体相结合的综合体式,其板腔部分是以八角鼓的〔四句板〕、〔靠山调〕两个曲牌为基础,吸收了其他曲牌的个别乐句发展而成。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八角鼓逐渐形成了慢板、三眼、原板、弹颂板、行板、快四板、数板、垛板、流水、快板、散板(包括导板和快打慢唱)等各种板式。根据演出的需要,也经常使用一些独立的曲牌,如〔太平年〕、〔剪剪花〕、〔茨山〕、〔数唱〕、〔娃娃腔〕等。八角鼓在板腔和曲牌的运用上也比较灵活:有时板腔和曲牌结合使用,有时只用板腔,有时则是把曲牌联接起来使用。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旋律经常使用四、五度的连续跳进,又二度上行的旋法,加之旋律进行跳动幅度较大(有的竟达两个八度),拖腔长而委婉,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男女分腔采用同调异腔的方法,即男女腔基本上相差四、五度。八角鼓的主奏乐器是高胡,配以二胡、扬琴、三弦组成四大件。但也有的板式和曲牌如弹颂板,就只用琵琶和古筝,打击乐器则配以八角鼓。数板只用扬琴和八角鼓。新城戏音乐整体上以八角鼓为基础,吸收满族民间音乐(满族民歌、太平鼓等),以板式变化为主,兼用曲牌。行当以生(小生、老生)、旦(青衣、花旦)、丑(文丑)为主,长于表现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以及轻松喜悦的故事。1963年以后,曾编演一些多行当的文武并重的剧目。表演取京剧的唱、做、打兼收满族民间舞蹈,具有满族歌舞特色。念白可以分为韵白与散白两种。韵白类似评剧的上韵,多用于古代戏官宦和才子佳人。散白是东北地方语音的说白,多用于古代戏中平民百姓和滑稽脚色。在现代戏中一律运用散白。角色行当新城戏的脚色行在该剧种创建的初期,基本上是沿用京剧的行当体制。其中以旦脚的青衣和花旦为主。如古代戏《箭帕缘》里的主人公贞娘(花旦)和现代戏《战风沙》里的主人公杨松梅等。七十年代末期,剧团开始着重建设满族戏曲的脚色类别。自满族题材古代戏《红罗女》的创作之后,就大致放弃了原有的行当。在人物表演上着重从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出发,并无明显的行当属性。新城戏的身段大多从满族民间歌舞中提炼而成,亦无固定的行当程式。文献介绍中国戏曲志.吉林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吉林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8.--747页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659页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1668页剧种?剧目?剧人:中国传统戏曲知识简介/麻国钧等编著.--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14,311页.--(北斗星大众文化丛书)中国戏剧史/徐慕云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328页.--(蓬莱阁丛书)新中国地方戏剧改革纪实/叶炳南主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2册(1276页)长白山春情:吉林省农村题材小戏集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156页.--(小戏春晖: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剧本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