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太监 那为什么清朝的太监和明朝的太监差距如此之大?
太监是在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畸形产物,但在一些朝代的时候太监的权利可以说是仅次于当朝皇帝,但也有一些只能是一个小小的奴才,最为明显的对比就是明朝和清朝了。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脑袋里面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清朝完整的继承了明朝的太紧制度,但是清朝的太监却没有像明朝那样权势滔天的太监啊?是因为清朝的太监无能还是因为皇族吸取了明朝的教训,杜绝了太监掌权的可能性呢?都不是!
1384年,朱元璋铸造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铁牌上写着11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内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太监。这块铁牌挂出来后,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太监头上,让每一名太监如履薄冰。就这样,在整个洪武时期,太监只有做奴才的份,根本无缘问津权力。
但是朱元璋去世之后,这种结局便被打破了。后面的皇帝赋予了宗室吃穿无忧的富贵生活,但是却不允许他们有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导致这些王爷们和皇室宗亲,只能过着闲散的日子并不能掌权。
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太监的身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太监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有的还走上战场为他冲锋陷阵。这使得朱棣有意识地拉拢太监,并提高太监的地位。1420年,朱棣违反了朱元璋关于“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禁令,设立了东厂,以亲信太监担任首领。
不过,朱棣还是对太监保持着警惕。他在起用太监的同时,又对太监提出限制,规定太监不得认字和学习文化。一个文盲太监能有什么作为?所以,在永乐时期,太监没有对国家造成什么危害,还出现了郑和等青史留名的太监。
朱元璋、朱棣都是强势皇帝,太监在他们手里翻不起浪。可是,明朝中期以后,在皇帝的纵容和偏爱下,太监一步步靠近权力中心。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废除了朱棣关于“太监不得认字和学习文化”的规定,在宫中设立“内书堂”,让太监学习文化知识。
本来,学习文化知识不是什么坏事,可此举却无意打开了一个太监乱政的潘多拉魔盒。太监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文化的太监。短短几年后,就是朱瞻基亲自培养的太监王振,将朱瞻基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送到蒙古人手中,如果不是大臣于谦等人当机立断,拥立朱祁镇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明朝恐怕得就此玩完。
明朝中期以后的皇帝,允许内阁参与批阅章奏,并把处理建议写在纸上,最后由皇帝亲自御批。这叫“票拟”。显然,“票拟”为内阁带来了巨大的权力,为了对冲内阁权力,皇帝又批准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在章奏上用红笔进行批阅,经掌印太监盖章后生效。这叫“披红”。于是,太监终于获得了掌握中枢权力的机会。
司礼监本是明朝太监二十四衙门之一,地位并不高。由于获得了“披红”权,顿时成为二十四衙门之首,“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
明朝显赫一时的大太监,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人,都是通过司礼监秉笔太监、掌印太监一职作威作福。刘瑾被称为“立皇帝”,魏忠贤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权倾朝野,风光无两。
在这种的时代背景之下,太监就有了崛起的机会阿谀奉承,再加上皇帝要扶持一个对自己有利益的团体来与朝堂上的朝臣进行对抗,以此来避免官僚集团一家独大的局面,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明朝的太监就成为了皇帝重点扶持的对象。
但是到了清朝之后,虽然表面上依旧是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和明朝的政治结构完全不一样,清朝的皇帝没有必要像明朝的皇帝一样,去扶持一个利益集团来平衡自己的权利,所以清朝的太监最终只能是奴才。
所以不能说,是清朝的太监没有人才,或者说是清朝的太监无能,清朝之所以没有出现像魏忠贤这样全是朝天的太监。只不过是两个朝代的权利结构不一样罢了,再有才能的人才也需要一个需要他的时代,即便你再有才华,有雄才大略处于一个不需要你的时代这些终究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