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的儿子和他的才能差距那么大?
诸葛亮是蜀汉的肱骨之臣,但是他的儿子诸葛瞻就差多了,说是泯然众人也毫不为过,为什么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的儿子和他自己差的这么多呢?
诸葛亮46岁那一年,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取名诸葛瞻。诸葛亮去世那一年,写信给哥哥诸葛瑾,说诸葛瞻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诸葛亮病故,诸葛瞻继承武乡侯爵位。17岁,诸葛瞻迎娶了刘禅的女儿,被授为骑都尉。18岁,诸葛瞻出任左羽林中郎将,掌管禁军,挂侍中头衔,相当于蜀汉政府秘书长。因为蜀汉官民都怀念诸葛亮,诸葛瞻又精通书法绘画,记忆力强,才思敏捷,因而很受欢迎。每当朝廷颁布一项好的政令,尽管不是诸葛瞻建议倡导,百姓们都会互相转告说:“这都是诸葛武乡侯的的主意!”。诸葛瞻的美名受到了过分的渲染,有些名过其实。18-33岁,诸葛瞻在没有任何作为的情况下,步步高升,官至尚书左仆射、军师中郎将。相当于副宰相兼总参谋长。
诸葛瞻34岁尚书台,统领国事。但当时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只手遮天,朝中大臣都不敢招惹,诸葛瞻也装聋作哑,所谓统领国事,徒有虚名而已。35岁,姜维战败而回,诸葛瞻指责姜维好战无功,致使国内疲敝,上表给刘禅,要求罢免姜维的兵权,没有成功。36岁,魏国征西将军邓艾甘冒奇险,率领军队从山地翻滚而下,绕开蜀国守军,攻入蜀汉腹地。诸葛瞻带领张飞的孙子等开国元勋子孙前往抵抗。临阵犹豫不决,错失先机,未能占领战略要地,致使邓艾长驱直入进入平原击败先头部队。诸葛瞻退守锦竹。邓艾遣使送信诱降诸葛瞻:“你如果愿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为琅邪王。”诸葛瞻受此刺激,大怒,诸葛亮的血液在他的身体中复苏,斩杀邓艾使者,率军出战。
战前,诸葛瞻悲愤地说道:“我于内不能除去黄皓,于外不能制衡姜维,进军又不能守护国土,我有三罪,还有什么脸回去啊?!”于是诸葛瞻在绵竹摆好阵势等待邓艾,邓艾派兵左右包抄,结果两路人马都被诸葛瞻打败退回,报告说:“敌人太厉害了!”邓艾大怒说:“我们到了人家家门口了,打不赢就都得死!”于是两路人马拼死奋战,击败蜀军,诸葛瞻战死。诸葛瞻长子诸葛尚听说兵败后,叹息说:“我们父子受了国家那么多的恩惠,而没有提早斩除黄皓,以致惨败,还有什么面目活下去呢?!”于是也冲入阵内战死。蜀汉灭亡后,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搬到了河东,初任郿县县令,官至江州刺史。
诸葛瞻的一生很奇特,很光鲜亮丽,又充满悲剧,也很少有人去谈论他。他是诸葛亮唯一的亲生儿子,但因为年纪还小,诸葛亮没有教过他兵法而是全部传授给了姜维,诸葛亮留给他的智慧,只有短短的一封被称之为《诫子书》的信,信中说:儿子啊,爹跟你说啊,要想做有节操的君子啊,要通过清心寡欲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以勤俭节约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啥,不排除外来干扰就没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要专心致志,想要有才干就要学习。你不学习就锻炼不出能力,没有志向就学了也白学。果不其然,在后来蜀国存亡的战役中,诸葛瞻显露出自己的稚嫩。
蜀汉景耀六年魏国兴兵伐蜀,当时魏军兵分两路:大将钟会率领主力军队和蜀汉的主力姜维部在剑门关对峙,而邓艾则带着一直偏师偷渡阴平深入了蜀国腹地。邓艾的军队出现在蜀国腹地之后,后主刘禅便将留守的大部分军队交给了诸葛瞻统率。刘禅这样做无异于将蜀汉的命运全寄托在诸葛瞻的身上,而后来的诸葛瞻的表现可以说让刘禅大失所望。
诸葛瞻当时带着军队来到了涪县后却停滞不前,当时尚书郎黄崇力劝诸葛瞻在邓艾的军队没到达之前先抢占险要的地形阻止魏军继续深入。诸葛瞻不知出于什么原因竟然对黄崇的建议置之若罔,黄崇见蜀军白白丧失了地利无奈地痛哭了起来。诸葛瞻本来就没有什么作战经验,他的策略很简单就是率蜀军和邓艾正面决战一决胜负。这样的做法显然太过于个人英雄主义,尽管蜀国的军队在数量占据优势但是面对身经百战的邓艾军团这无异于是豪赌。果然后来诸葛瞻被邓艾打的大败,这一战使得蜀国丧失了最后的防守力量也是促使后来刘禅主动投降的主要因素之一。
那么诸葛亮功高盖世为何他的儿子诸葛瞻却没有什么奇才呢?难道诸葛瞻真的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吗?事实上诸葛瞻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诸葛亮曾写给诸葛瑾写信提到过诸葛瞻。诸葛亮对诸葛瞻的评价是“聪慧可爱”,但是诸葛亮因为诸葛瞻才八岁就表现的过于成熟也担心的表示怕诸葛瞻以后成不了大器。
建兴十二年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而正是这一年诸葛亮病逝在了北伐的路上。诸葛亮去世时五十四岁,可以算出在诸葛亮四十六岁时才得子。所以在诸葛瞻出生得时候诸葛亮已步入中年,而且当时蜀国的政务事无大小都出自诸葛亮之手。由此可以得知诸葛亮肯定是没有太多时间对诸葛瞻进行培养的,况且诸葛亮去世时诸葛瞻也不过才八岁,这个时候也不过是人勉强能接受教育的阶段。
诸葛亮日理万机又加上他去世过早导致了诸葛瞻没有机会得到诸葛亮的培养,所以尽管诸葛瞻天生聪慧也无法成就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