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中国有个“学霸省”,出了许多的厉害的人物,自古盛产进士

2022-05-19

中国历史上自古以来,无论是那个朝代对于人才都是很重视的,而到至今,中国有个“学霸省”,出了许多的厉害的人物,自古盛产进士。

隋唐时期科举制出现,之后见证了封建社会1300多年的发展历程,科举考试给寒门学子带来了福音,隋朝之前朝廷选拔官员,多采用“名人推荐”的方式,以致于名门世家官员辈出,可是其中又有多少真正有能力的人呢?

科举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弊端,“科举”是一个含义丰富复杂、具有动态特征的词语。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或设科取士,约略同于贡举,起始于汉代;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始于隋朝。科举制的诸多特征是经历漫长的过程才逐渐形成的,但要定下一个起始年代,必有标志性的创制,而真正具有标志性意义且与历史上“科举”一词相符合的,只有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进士科的创设,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

虽说人人都有参与考试的机会,不过当时的考试十分艰难,远超如今的高考,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唐朝初年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部分,其中每年正常举行的称为常科,临时由皇帝宣布举办的称为制科,常科当中有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后来几乎都被废除,仅仅采用明经、进士两科。

考生来源主要是从县里学馆的生徒和京师选拔的乡贡,唐朝时期选拔人才不仅要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推荐,因此一些考生会在京城四处走动,巴结达官贵人,此外武则天统治时期还增加了武举,专门选取军中将才。

唐朝以后科举不断发展,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朝时统治者注重科举,规定如果参加科举,必须进入学校读书,同时明朝时确立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乡试是最低层次的考试,由地方州县举办,每三年举行一次,考生一般都来自同一个省份,考中之后就能获得举人的称号。

乡试结束后第二年,通过之人则会继续参加更高层次的会试,会试是全国性的考试,难度更大,竞争更激烈,成功突围的人就能获得贡士称号,也是参加最后殿试的通行证,殿试是科举考试最后一道难关,一般来说都由皇帝亲自主持进行,没有过多的科目,只有策问,也就是一问一答的方式,由皇帝提出问题,考生进行解答,针对回答满意程度,由皇帝钦点排名。

其中一甲的三名就是令人羡慕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三甲都能被称之为进士,这些进士经过考核以后可以进入翰林院任职,再过三年以后优秀人才可以晋升为庶吉士,从此入朝为官,前途无量。

可见科举经过层层选拔,有的人考了大半辈子还只是个秀才,其中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十年寒窗”的确十分辛苦,从这也能看出状元郎有多么令人骄傲,而那些考中进士的人就有了当官的权力,从一介布衣转身成为官职人员,自此改变了命运。

而且他们每一次的选举都只选出几百个人而已,相对于我们现在高考的升学率来说,他们真的是比我们难上百倍。而要在这样的考试当中取得状元那就是更加难的一件事情了,从我国的科举制度实行到结束的这段时间之内只出现了五百人左右的状元而已。

而当时福建能成为学霸省是有原因的,上文提及了当时的科举是以考察诗词为主的。也就是在考察谁更有诗词的天赋,而福建这个地方本来就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本身就非常的适合吟诗作对。而且对于当时的南北方来说,局势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北方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对于他们而言活下来以及吃饱饭是非常重要的,至于诗词那有那个闲工夫去理会。但是南方就不同了,对于当时的南方而言完全就是风调雨顺,完全不受战争的影响,他们每天都可以过着很惬意的生活,饭后就是游山玩水,几个好友聚在一起吟诗作对。整个诗词创作的氛围是特别好的,那么对于他们的考试自然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了,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在科举里面脱颖而出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福建才能在千年里面有一半的进士出身于此。

直到今天,四大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除了北京因为政治因素影响以外,其余三个大都市都位于南方,经济重心依旧位于南方是不争的事实,教育水平也远远超过北方,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江南地区不仅富庶而是还富有文化气息。

科举制的出现不仅完善了官僚体系,还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东南亚地区,还是后来的欧美国家选拔人才方式,都能看到科举的影子,科举的诞生无疑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培养了大批能人异士,对于维护国家稳定,文化传统都带来了巨大作用,不过科举后期僵化的选拔模式,成了束缚思想的枷锁,最终被废除,总体来看虽有弊端却不能掩盖其进步作用。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