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此人灭南宋写颂歌,一书生又加一字,让其自取其辱。

2022-05-19

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多带兵作战的将领在取得巨大战功后,为了展现自己的功绩,都会做一些特殊事情来记录自己的荣誉。比如汉朝名将霍去病多次深入漠北,犁庭扫穴,匈奴闻其风而丧胆,霍去病一直打到匈奴的狼居胥山,在这里霍去病稍做停顿,举行了盛大的祭天地仪式,来歌颂大汉的威德,随后他马不停蹄接着追击匈奴,一直追到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才勒兵回朝。封狼居胥此后也成为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东汉的窦宪两次攻破北匈奴,在第二次与匈奴作战时,一举端掉北匈奴的老巢,北匈奴从此不知所踪,再也没有出现在北方的草原上。为了记录自己的功绩,窦宪在击败北匈奴后,登上匈奴的燕然山,刻石记功。成语“燕然勒石”就是出自于此。

元朝的张弘范在灭掉宋朝后,也效仿古人在一块巨石上刻下七个字来记录自己的功劳,但一秀才又加一字,意思全变了味,歌功颂德也变成了自取其辱。

张弘范,易州定兴人(今河北保定),其父亲是元朝名将张柔。张柔在蒙军南下中原时,以地方豪强的身份聚集亲族乡邻数千人结寨自保。1218年,张柔与蒙古交战失利,兵败后降于蒙古。1238年,张弘范出生,张弘范二十岁时,身长七尺,仪表出众,由于出身武将家庭,张弘范从小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通谋略,善骑射,而且口才极佳,能言善辩。

1265年,张弘范由顺天府调任大名,他以德施政,深受忽必烈的赏识,此后开始在军政上暂露头角,并在灭宋的过程中屡立奇功。1269年,元宋襄阳之战打响,此战攻宋的总指挥是元丞相伯颜,战前张弘范建议用重兵围困襄阳,然后打下襄阳的粮道樊城,襄阳便不攻自破。伯颜采纳其意见,水路加攻樊城,樊城被攻破后,襄阳无险可守,粮道又被切断,举城投降了元军。1275年,张弘范又以精锐步骑击溃南宋奸臣贾似道的布防,攻下健康城。

1276年,宋元议和,张弘范说服宋廷,让宋王改称臣仆,屈辱的递交了请降的表文。三月,伯颜入临安,宋幼主赵显(恭帝)及全太后等均被押送至大都。南宋皇帝虽然投降了,但忠于宋朝的大臣却不愿就此亡国,其中以文天祥张世杰等忠臣为代表。

1278年,文天祥,张世杰拥立小皇帝赵硐于广东新会海中厘山,改元祥兴,并组织忠于宋朝的兵力抵抗元朝。第二年元军组织水军,大举进攻崖山,期间文天祥战败被俘。元军抵达崖山后,张弘范任总指挥,他对崖山层层布防,严密部署,目的以消灭宋军的有生力量为主,力求全部歼灭。两军交战后,宋军不敌元兵,溃不成军,张世杰突出包围,但不久遭遇风暴,沉船于海上,其余宋军被就地歼灭,宋朝从此彻底灭亡。

张弘范灭掉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又俘虏了南宋的名臣文天祥,不禁志得意满,随后他命人在崖山一块石头上刻上“张弘范灭宋于此”七个大字来歌颂自己的功劳。有一个秀才路过此地,又在最前面加上一个“宋”字,变成了“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张弘范虽然不是宋朝人,但这么一改,他就莫名其妙的变成了宋朝的一个乱臣贼子被人们记了下来,歌功颂德的七个字也成为了他双手沾满汉人鲜血的见证。

张弘范是一个汉人,出生在蒙古统治的中原大地上,他为元朝的统一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后世的人们对其却无太多的好感,因为他辅助蒙古灭掉了南宋,让汉人在蒙元的统治下过着屈辱艰辛的四等贱民的生活,中华文明也被蒙古野蛮的统治践踏的支离破碎,关于对他的评价,一直也贬褒不一,众说纷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