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没有高科技设备 为什么夜间作战还能很强?

2022-05-19

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中,我国英雄儿女奋起反抗,我军将游击作战发挥的淋漓尽致,更是涌现出大批的游击战“专家”。而且在那时八路军战士最擅长夜间作战,可是那时候没有什么手电筒,也没有现在比较高级的夜视仪,肉眼可见度很低,那么八路军战士为何在夜间作战还能那么厉害呢?

事实上,我军发动夜间作战也是迫不得已。在当时,日军对炮火依赖性非常大。而我军恰恰缺乏重武器,与其正面交锋,必然损失惨重。因此我军趁着夜晚日军炮兵无法标定射击诸元,发动袭击作战,就能减少损失。

在抗战中,夜间作战并不是什么都看不清。如果有月光的话,人的肉眼就可发现200米内的走动人员。再加上枪械和爆炸产生的火光,士兵在近距离也可发现目标,因此夜战侧重近距离突袭。为了避免误伤,士兵可以在军装上绑上敌我识别物,比如白色布条。

在东方文化中,黑夜总是充满着恐惧。而且那时人们还迷信,忌讳鬼神。在部队中,胆子小的士兵也有这样的心理压力,而夜间作战必须克服这些干扰因素。经过长期的实战后,我军夜战素质有了较大提高,日军炮楼在夜间往往不得安宁。

而且在冀南平原,日军也投入了重兵对八路军根据地进行扫荡,他们到处修建据点、碉堡,布设铁丝网,使八路军部队的行动十分艰难,有时一个晚上要换二三个地方,有时战士需要翻墙到老百姓家里宿营、联络。那时,农村人家都养狗,半夜只要一有动静,狗就“汪汪”乱叫,狗一叫,敌人就会察觉出异常,从而出兵扫荡。这种情形之下,老百姓为了掩护子弟兵抗日,家家户户都把狗杀了,深明大义之举令人感动。

除了老乡们自己主动杀狗,抗战时八路军也曾展开过“打狗运动”。

鬼子扫荡时,常常夜间出来,听见狗叫,就知道那里有村庄,顺着声音找来,部队就会暴露,老百姓也会遭殃。 老乡们养狗是为了看家,在根据地里,白天有儿童团站岗放哨,夜里有民兵巡逻。养狗已没多少用处,反而要粮食喂养,又会招来敌人,对老百姓有害,对八路军也不利。

八路军打鬼子,是为保护老百姓,狗叫影响部队夜间行军作战,仗打不好,鬼子伪军不消灭,老百姓过不了太平日子。为此,八路军联合老百姓,展开了一场打狗运动。

夜间作战说来容易,其实讲究非常大。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被发现,一般都是慢慢的接近对方阵地,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而且要把对方的岗哨干掉。然后就是自我识别,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如何识别自己人很重要,否则会出现误伤。在历史中,确实出现了业务不专业,最后自己人相互厮杀的情况。最后就是作战能力,只有满足了这三个条件才能进行合格的夜晚作战。在二战期间,美军最头疼的就是日本军队不间断的夜间偷袭。

其实除了夜间作战以外,我们的军队还有其他特点,例如近距离作战和山地战。在抗战期间,双方军队武器的射速比较慢,在双方军队接近之后,就会选择用刺刀解决问题。因此,双方军队都装备了大量的刺刀。还有就是山地战,我们军队缺乏重武器,在正规的阵地战中吃亏很大。因此我们的军队尽量在山地、丛林地区作战,因为在这样的地理情况下,日本军队的重武器施展不开。不得不说,需要根据自己的实力进行作战。

抗战时期,日军占据火力优势,不愿与我军夜战。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火力被美军压制。这时候,日军学习起我军的夜战,使得美军非常头痛。然而日军学的只是皮毛,没有得到精髓部分。在半岛战争中,我军发动的夜战,才使美军付出惨重代价。当战争结束后,美军疯狂研究夜间作战,而夜视仪就是代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