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楚庄王是如何做到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

2022-05-19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春秋时期的楚庄王是如何做到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

楚国是南方一个古老的大国。商代时,楚曾是商的同盟国。商周之际,楚的先祖曾经辅佐过周文王。周成王时,封楚国的祖先熊绎以子、男爵位的田地,熊绎与鲁、卫、晋,齐等国共事周王。所以,楚国并非西周初年分封的国家,而是周王通过封、赏的办法拉拢过来,使其服从周的统治的一个南方古国,它和周王没有血缘和亲戚关系。直到春秋时期,中原诸侯还常把楚国看作“蛮夷之邦”,楚国的君主也自称蛮、夷,很少和中原各诸侯国来往。

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则记为王,姓芈,熊氏,名侣(一作吕、旅)。因为在先秦时期男性称氏不称姓,故其应叫熊侣。“庄”是其谥号,他也是春秋五霸之一。

西周大封诸侯时,熊氏被封于江汉一带,地位为子爵,故号日楚子。楚人居汉南,素有异志。其先祖冒霜露,斩荆棘,势力逐渐膨胀。周王室为阻止其骚扰中原,大封汉阳诸姬姓诸侯国以防范楚国。西周末年,王室衰微,楚国趁势而起。在东周初年,熊通曾向周桓王提出提升其爵位,但没有获得周桓王的允准。于是熊通便僭越自称王,史称楚武王,这也是楚国国君在春秋时期皆称王的原因。

楚成王时曾想向中原发展,被晋文公在城濮挫败。楚穆王虽想象中原发展,但畏惧晋国势大,韬光养晦,积极向南扩张,以壮大楚国。其在位12年,始终未能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

楚穆王死后,庄王继位,晋国的势力如日中天。晋国大臣赵盾召集宋、鲁、陈、卫、郑、许、曹等国诸侯会盟于新城(今河南商丘市西南)原来依附于楚的陈、郑、宋三国改投于晋。在这一时期,楚国内部也极不稳定,贵族之间争权夺利,甚至一度将庄王挟持。在这种情况下,楚庄王无所事事,整日打猎喝酒,载歌载舞不理政务。为了防止有人进谏,他还在宫门挂了一块牌子,上书化,公元前612年,晋国权臣赵盾派遣大将郤缺率领晋军奔袭蔡国(今河南上蔡县一带)。蔡国是楚的盟国,晋军在楚国的家门口向蔡进攻,实际上就是向楚国挑战。蔡庄侯一面抗拒晋军,一面派人向楚国求救,楚庄王视而不见。蔡庄侯无法抵御强大的晋军,只能与其签订城下之盟。

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山戎趁机袭扰楚国西南边境,一直打到阜山(今湖北房县一带)。东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机作乱,派兵入侵楚国的东南边境,攻占了阳丘,直接威胁訾枝(今湖北钟祥一带)。臣服于楚国的庸国也发动各蛮族部落造反,被楚国征服的麇国人也带领各夷族部落在选地集结,准备进攻楚国都城郢。在这三年间,各地的告急文书雪片般飞往郢都,天灾人祸通得楚国几乎崩溃,而楚庄王依旧花天酒地,诸大臣心急如焚,却毫无办法。

一天,大夫伍举晋见庄王,对庄王说:“有人让我猜一个谜语我怎么也猜不出,特来向您请教。”楚庄王一边喝酒,一边问:“什么谜语,这么难猜?”伍举说:“楚京有大鸟,梄上在朝堂,历时三年整,不鸣亦不翔,令人费解。”楚庄王听了,心中明白伍举的意思,笑着说:“我猜着了。它可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便高兴地退了出来。过了几个月,楚庄王依然如旧,照常打猎,饮酒作乐。大夫苏从忍不住了,便来见庄王。他オ进宫门,便大哭起来。

楚庄王说:“先生,什么事使你这么伤心?”苏从回答道:“我为自己就要死了而伤心,还为楚国即将灭亡伤心。”楚庄王知道这些话都是为楚国好,于是很动情地说:“大夫的话都是忠言,我肯定会照你说的办。”于是他马上传令解散了乐队,打发了舞女,决心要大干一番事业。

楚庄王一旦决定重振楚国,便亲自处理朝政。

首先,他出兵灭亡了反叛的庸国,击败了侵犯楚国的山戎蛮部,稳定边境。接着便开始向中原发展。公元前611年,晋灵公与权臣赵盾矛盾激化,晋灵公残害臣民,又不听赵盾的劝谏,晋国国内局势极不稳定。这就为楚庄王北上提供了有利时机。公元前608年,郑国因为晋国不讲信义,遂叛晋归楚。这一年,陈共公卒,楚庄王没有派人前往吊唁,继位的陈灵公一气之下,与晋结盟。楚庄王见时机已到,立即亲领大军攻陈。郑国也受楚国之命攻宋,大败宋军,因为宋国是晋国的盟国,此举便具有削弱晋国的意义。次年夏,晋国联合卫、陈攻郑,为宋国报仇。楚庄王立即命子越椒领兵救郑,晋军不战而退,说明其也畏惧楚军强大的实力。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亲领大军北上,攻打陆浑之戎(散居于黄河之南、熊耳山以北的阴地,又称阴地戎),到达洛水,直抵周天子都城洛邑附近,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定王惶恐不安,派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在接见王孙满时,询问九鼎之大小轻重。九鼎相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夏、商、周等朝皆奉为传国之宝,是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九鼎,意在夺取天下,由自己取而代之。王孙满见楚国国势强盛,只得委婉地答道:“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意识到取代周王室条件还不成熟,于是便退兵回国了。楚国兵逼周境、问鼎轻重,标志着楚国已进入空前强盛的时代。

回国以后,庄王剿灭了令尹子越的叛乱,乘机将旧贵族把持的权位收回,尤其是架空了令尹的权力,使得朝中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庄王ー人之手。

公元前605年,晋楚争霸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一年楚庄王率军攻打晋的盟国郑国,但没有使郑国屈服。次年,再度出兵攻郑,晋军来救,楚军撤军退走,但却使陈国归附了楚国,也算是有所收获。公元前602年,晋成公与周天子的王叔桓公、宋文公、鲁宣公郑襄公、曹文公、卫成公在晋国黑壤结盟,说明楚国的实力虽强,但直到这时在与晋国抗衡中仍处于下风,晋国依然是中原霸主。此后不久,晋国权臣赵盾与晋成公相继离世,晋国政局极度不稳。楚庄王乘机再度北上,与晋国争新。双方在柳梦大战了一场,楚军战败。楚庄王并不甘心失败,公元前598年初,楚庄王出师讨伐晋的盟国郑国。晋国作为中原霸主势必要出兵救郑,于是晋楚之间的大战不可避免了。次年,楚晋两军在部进行决战,这一次楚军终于战胜了晋军。楚国一时无人能敌,楚庄王也终于成为霸主。

楚庄王具备贤君明主的优良品质

任人唯贤,唯才是用

他在位期间,任用了很多贤德之人,例如孙叔敖。根据《·滑稽列传》记载:尽忠为廉可治楚,楚王得以为霸;孙叔敖成为楚庄王的得力助手,他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以法治国,协助楚庄王整顿军队,提高军事实力。《春秋·情欲》中记载:孙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为故,故使荆庄王功绩著乎竹帛,传乎后世。此外,伍举、苏从、虞丘子,子孔、子重、子反,申叔等人才辈出,留下很多如“日中忘饭”“猎以求士”“虞丘子荐贤”等千古佳话。可见,楚庄王对人才十分重视。

《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楚庄王二十年,亲率大军伐宋,晋不敢来救,只派了大夫解扬去宋,说晋军至,不要降楚。解扬在途中被郑国人捉住献给楚庄王,庄王厚赂之,要他去宋国说晋国不能来救。解扬假装答应了,到了阵前,不料解扬大呼,晋军马上来救,你们坚决不能投降,庄王大怒,要处以极刑。解扬从容地对楚庄王说: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信载义而行之为利。谋不失利,以卫社稷,民之主也,义无二信,信无二命……死而成命,臣之禄也。楚庄王考虑到解扬失信于己,却信之于晋军,身为佩服,“舍之以归”。

楚庄王体察民情、抚慰士卒,深得人心

他认为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重视体察民情,曾有记载说雨雪天气中,楚庄王身穿裘袄在屋内,说:我都十分寒冷,千万百姓更是这样。他便派人下去巡视,赈灾无居所无粮草的百姓,使国人大悦。由此可见楚庄王深得民心之处。

总之,在外界环境的优势与自身能力的强势配合下,楚庄王将才能发挥极致,治国有道,将楚国带向繁荣昌盛,成就了一番雄图伟业,名列春秋霸主,

英雄自有用武之地,楚庄王最终成就了伟大功业,辉煌一时,问鼎中原,成就可谓是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