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命人编一出戏,却难倒后世专家,为了恢复,他们共用了这些绝招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留下了许多文化国粹如京剧,可是乾隆命人编一出戏,却难倒后世专家这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皇帝不仅仅是风流倜傥,而且还极其“文艺范儿”,只要能跟文化沾边的东西,包括书画、诗词等,一概不会拒绝,并且一旦喜欢上,就要“玩”出个“花样”来。乾隆皇帝喜欢听戏,甚至把戏曲大家都请到宫中来为自己唱戏,乾隆看戏与现代人看连续剧一个道理,他也有自己喜欢的曲目,这两种曲目便是《说岳》与《杨家将》。
可是时间长了,新鲜感也就差了不少,毕竟当时的戏曲也就只有那么多,翻来覆去的唱,任谁都会听的厌烦,因而乾隆皇帝就想着命人编写新戏。编写新戏属于高端的原创工作,非得有名的文化人不可,这么重要的任务,便被分派给了当时的戏曲家王廷章。当时专管戏乐升平署的王廷章,可谓是耗费了毕生的心血,终于编排出了一部大戏——《昭代箫韶》。《昭代箫韶》,共20卷,如今传承下来的,是嘉庆18年武英殿刻朱墨套印本,其中宫调、科文、服色以及韵句都用小红字,曲牌用单行大红字,曲文用大黑字等。
《昭代箫韶》的内容都取材于《杨家将》,全部曲目共240出,绝对是古今以来的“大戏”。可在编写的时候,王廷章却煞费了苦心,《杨家将》中大部分描写的都是抗辽的英雄事迹,若是按照其中的思想主张来写,必然有影射清朝的可能,故此王廷章笔锋一转,将其矛盾淡化,转而变成歌颂忠臣孝子的曲目,曲目完成后,乾隆皇帝一直对其颇为满意。至此以后,《昭代萧韶》也就成了宫内的保留曲目,一直受到皇亲贵族们的欢迎。慈禧太后也是个戏迷,不过她的文化貌似不太高,听不懂这“咿咿呀呀”的文雅昆曲,因而干脆找来名家旦角陈德霖,让其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可修改归修改,慈禧太后偏偏要掺合其中,慈禧太后虽是戏迷,却不懂其中之精华,往往会把戏曲改得面目全非,甚至连合辙押韵都做不到,害的这些戏曲家们每次唱戏时都感觉别扭无比,可碍于老佛爷的权威,也只能听之任之的硬着头皮唱下去。
时间一转眼,全国解放了,为了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能传承与发扬古代文化精髓,有关的文化部决定对清宫戏进行有计划的复原,于是,这项艰巨的任务便落在了众多戏曲专家的身上。
该次复原活动是由历史学家与戏曲家共同联手,意在完美复原古时戏曲丰貌。在复原时,专家们采用了“三维立体式的绝招”(小编形容)的复原办法,从扮相、台词、唱腔三方面入手,真实地复原古代戏曲文化。专家们都用了什么绝招呢?小编这就给大家一一说明。
1.扮相
现代京剧的扮相和古代并不相同,因为各种审美因素的掺杂,导致现代人的脸谱更加丰富多彩。可是在还原扮相的时候,历史专家们特意指出现代脸谱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古人的扮相,他们找来了《同光十三绝》的照片,细致入微的研究与模仿,终于将清宫中的正宗脸谱还原。
虽然清宫脸谱看起来有些单调,可是戏曲名家们却遵循原则,坚持选择用古代脸谱,表达了自己对梨园前辈们的尊敬。
2.台词
清朝虽然是离现代最近的封建王朝,可是在文学作品中的用词却有些不同。《昭代箫韶》是清宫中著名的雅戏,因而也会有不少文雅的词出现,这对于唱惯了京剧的戏曲家们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戏曲家们在试图演唱老戏词的时候,往往会有卡顿的现象,在戏曲界被称为“拱嘴儿”,其原因就是老戏词有些像绕口令。但是多唱了几遍后,戏曲家们才发现,被复原完成的古台词,似乎更符合戏曲的韵律,甚至还连连有点睛之笔出现。专家们就是在这样边唱边琢磨的方式下,戏曲古台词开始逐渐丰满,也变得越来越有雅韵。
3.唱腔
想要恢复戏曲古老的唱腔,必须要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扯开嗓子”。现代的戏曲演员们都能够借助音响设备,将自己的声音传递很远,因而不用太大声的唱出来。可是古代的戏曲家们却不同,偌大的一个戏台,若是声音稍小一些,后面的观众就听不到,故此必须要声音洪亮中气十足。
为了更好的还原唱腔,专家们特意撤掉了身上的“小蜜蜂”(随身麦克),体验原汁原味的唱腔,目的就是保持声调不变的情况下提升音量,只有这样才能展现真功夫,并将古戏曲的精髓淋漓尽致地展现。
由此可以看出,老一辈艺术家们对于艺术的态度究竟有多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