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康乾盛世的真相,从人口来看就是一个笑话

2022-05-19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在清朝有一个盛世,它被称为康乾盛世,可是你知道么,真正的康乾盛世,却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康乾盛世是什么?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西方称"High Qing"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 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康乾盛世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通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一列改革和发明推广御稻、双季稻等高产作物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 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破亿,并连破三亿。为中国人口大国打下基础。 废除贱籍制度,解放了社会最底层阶级的百姓,子孙代代不得翻身的命运。

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而清廷社会统治和管理能力日渐衰微。

那么为何说他是一个笑话呢?

首先康乾盛世的文化肯定就是不对的,在康熙帝时期就存在文字狱,到了乾隆帝时期,文字狱的推行达到了顶峰,很多文人墨客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这一点康乾盛世就是徒有其表的。

从其它方面推敲来看,康乾盛世也是清朝史官杜撰的。人口的增长就能够说明一切。清朝刚刚入关时,经历了常年的战乱,人口肯定是比较少的,这时候的人口大约在一亿人左右。可是从清朝入关之后的人口表现就出现了异常。

到了清朝末年,人口达到了四亿多,人口增长了将近三倍,这样的人口增长率是非常厉害的。要知道,清朝时期的粮食都是没有高科技进行种植的,那么问题出现了,清朝的粮食能够养活这么多人?这恐怕是无稽之谈了。

清朝人口数是历朝最多的不假,但按照然世界正常人口增速值来看的话,问题就出现了。当时的西方国家还没有大量推广新作物,这时候的清朝种植的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从顺治十八年到雍正十二年,清朝的人口增速为37%。

这样的人口增长速度,放到现如今都是无法想象的,这样的增速仅仅用了七十多年的时间。从乾隆六十年之后,人口的增速就大幅度的下降了。这时候的人口增速降到了17%。将近降了一般的增速。

乾隆帝这时候将增速,完全是他授意史官这样记载的。首先乾隆帝号称十全老人,这就说明乾隆帝的性格是追求完美的。其次乾隆帝在位期间,更是非常享受一些清朝的数据带给他的荣誉与赞赏,只不过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忽悠人的。

根据当时清朝的传教士的记载来看,清朝乾隆帝时期,很多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来,这就不要说是盛世了。事实上,现如今的史学家大部分都认为康乾盛世不存在,只有为数不多的史学家坚信康乾盛世的存在。

在中国历史纵向看,其盛世规模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其次,从世界横向看,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当时的经济生产总量仍高于西方,但是生产技术却相对落后了)、文化科技已经落后于西方。在此期间,整个社会发展缓慢,欧洲却爆发了工业革命,科技文明跨越式向前发展,清朝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差距越拉越大。当西方和世界出现巨变的时候,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拒绝开放,反对变革,满足现状、固步自封,特别是限制工商业、蔑视科学技术、闭关锁国、加强集权、禁锢思想的做法,愈加严重地制约着社会的进步。亦有学者指出康乾盛世只不过是饥饿的盛世。

历史评价

马克思:“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

鲁迅看了外国人记载后,怀疑康乾盛世完全是文字狱吹出来的。 鲁迅对康乾时期的重要文化成就之一《四库全书》多次发表批判言论,如“清人篡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 ;“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

周恩来:满族统治阶级入关统治中国近三百年,奴役各族人民,虽然曾使中国一度强盛,但最终还是衰败了,这应由清朝的皇帝和少数贵族负责。

邓小平:“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习近平: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从明末清初开始,我国科技渐渐落伍了。有的学者研究表明,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但问题是当时虽然有人对西学感兴趣,也学了不少,却并没有让这些知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什么作用,大多是坐而论道、禁中清谈。”清政府组织传教士们绘制了科学水平空前的《皇舆全览图》。但是“长期被作为密件收藏内府,社会上根本看不见,没有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反倒是参加测绘的西方传教士把资料带回了西方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我国地理的了解要超过中国人。”这说明了“学得再多,束之高阁,只是一种猎奇,只是一种雅兴,甚至当作奇技淫巧,那就不可能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