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诸葛亮曾5次北伐,3次缺粮无功而返,究竟是什么原因?

2022-05-19

三国末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五次北伐,甚至最后都是在北伐中逝世的,可是为何他五次北伐,有三次是因缺粮无功而返。

刘备三顾茅庐,就是为了请诸葛亮出山,由此也能够看得出来诸葛亮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人物,而刘备用人的眼光以及谦逊的态度,也开启了他重用贤能的人设。诸葛亮是古代著名的人物,同时也是古代智慧人物的代表,还被后世称为“神人”,可以说他的谋略几乎无人能比,但是也有很多人感到好奇,因为在刘邦死去之后,公元228年,蜀相诸葛亮上《出师表》,并率军北上,打算完成刘备的未竟之志,即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然而此战最终因马谡失守街亭,而匆匆结束。此后,一直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他又发动过四次北伐,然而却多因粮尽而退兵。也就是说,诸葛亮一生中,五次北伐,至少有三次被粮草问题限制了发挥。甚至还有人说已经颠覆了他神人的概念。

说到此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夷陵之战后,蜀汉的国力走向衰弱导致的吧?其实不然,在刘备入主益州之前,此地几乎从未遭逢战乱,是一个民富兵强的存在,刘璋的属下王商就曾说过:“今之益部,士美民丰,宝物所出。”就算夷陵一战时,刘备败光了大部分家底,但是自223年至228年,中间有五年的时间,而且诸葛亮一直在分兵屯田,粮草的积蓄应该不成问题。

那么他受到粮草的限制,会不会是交通运输的不便的原因呢?毕竟古代的运输条件非常差,再加上蜀汉的立足之地是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其实不然,远在秦末时期,刘备的祖先刘邦,便是从此巴蜀地区发家。当初刘邦从川地发兵,一直到入主中原,成就帝业,期间从未因粮草而发愁,为什么到了诸葛亮这儿,粮草问题就成了他过不去的坎呢?对于这个问题,蜀汉后期的名将魏延,早早的就看透了原因所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只不过诸葛亮没有采纳,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信提起魏延,大多数人都会想起他“兵出子午谷”的奇计。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就提出想要率领一支精兵,经子午谷奇袭长安,然而与诸葛亮会合,拿下咸阳以西的所有地盘。而且据《三国志》记载,每一次北伐的时候,他都要与诸葛亮分兵前进,像当年的韩信一样,发动奇袭,以便取得战果,但是诸葛亮一直没有同意。虽然当时的蜀汉或许真的赌不起,诸葛亮的选择,避免了惨败,甚至亡国,但是他也放弃了胜利的机会。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刘邦当年能够从川地出兵,与项羽相争,一样处于弱势,但是他没有求稳,反而凭奇计取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并突袭了雍、塞、翟三国,拿下了关中地区,保证了粮草的供应。而诸葛亮除了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之外,一次比一次求稳,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了与敌军的消耗战。蜀汉本就弱小,又是远离故土作战,想要从遥远的后方,翻山越岭的将粮草运输过来,非常的困难,根本无力与强大的曹魏,打消耗战。这种情况下,就算诸葛亮已经发明了木牛流马,加快了运粮的速度,也不能弥补。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刘邦从川地出兵,楚汉相争四年,从未因粮草而发愁,诸葛亮想从此地打进中原,却屡屡被粮草问题限制了发挥,并非因为蜀地缺乏粮草,也不仅是因为交通不便,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性格谨慎,不敢犯险,在一心求稳的情况下,与曹魏打起了消耗战。这种情况下,他不为粮草问题所困,才是不正常的,不是吗?

对此你有何不同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