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李斯和韩非子是同窗,为什么二人同在秦国谋事,李斯要害死韩非子?

2022-05-19

李斯是秦国十分重要的一个宰相是辅助秦王定策制律的政治家、思想家,正是他的存在,才使得秦国的实力提升的更快,但是他在通往权位的路上走的并不光彩,为了上位他甚至害死自己的同窗韩非子,这是为什么呢?

韩非子原本在韩国做官,当时的韩国已经不行了,韩非被派遣到了秦国,并将代表韩王身份的玉玺和土地都交给秦王。韩非身为韩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成为秦国的附属十分痛恨,他痛恨自己的无力,更是多次上书希望不要答应秦国的要求,但都被韩王拒绝了。

此时的他更痛恨自己国家君王的无用,治国期间韩王并不宠爱韩非这种为国效忠有才能的人,反而喜欢一些趋炎附势光是一张嘴说说就能哄得他开心的奸逆。因为痛恨却无能为力让韩非对此深有感触,他写下了无数书籍就是记载了他的经历和对自己无法展现抱负的愤恨,这些书籍算起来也有十几万字,字字珠玑,令人看后叹息不已。没想到他写的书流传到了秦国被嬴政看到,出乎意料,嬴政居然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并开口利益引诱希望他可以为秦国效力,但他并不为之所动,更是坚定要与自己的国家共同生死。

没想到他的态度让嬴政更加赏识,但见此人为人仁义忠心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假意要攻打韩国,韩王知道这件事之后吓得瘫倒在地,向嬴政请求不要发兵,他本来就是喜欢享乐的主儿,守着一方土地就可,万万不想打仗。嬴政见对方落了套,假装提议可以让一个人作为人质来秦国效力,方便联系两方关系,并有意无意地提到了韩非这个人,韩王没有猜出对方的意思,但韩非此人总是上书烦他,并写了那么多暗指他不是明君的书籍,早就对这个人厌恶,就将人送到了秦国。

为了自己国家的安危韩非踏上去秦国的道路,为嬴政卖命。虽然韩非文采好可是他却有一个毛病,就是说话结巴,他总是一句话说个半天让听的人干着急,身为皇帝就更不喜欢一个大臣说话时断断续续。为此他总是选择上书而不开口言说。他的一番见解独特,令人不敢小看,就连李斯都对其才能称赞有加。在当时各国每个地方都有很多联盟,这些人的存在无疑是一股势力威胁每个国家,也成了皇帝的一番心结。韩非主动上书发表看法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可是皇帝担心他的心还向着自己的国家就不敢听他的话,决定先考验他一段时间。

李斯十分嫉妒韩非的才能,担心他被重用后,自己的位置会被他取代,于是就想在秦王面前诋毁他。秦王还没有任用韩非之前,李斯就对秦王说:“大王,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如今您要实现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伟大目标,韩非自然要先替他们韩国考虑,为他们国家献计策。您把他留在咱们国家,以后他回到韩国肯定会对咱们不利。您不如找个借口把他抓起来杀了,免得留下祸患。”

秦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派人把韩非抓了起来。李斯趁机让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他自杀。韩非想要面见秦王替自己辩解,李斯当然不会让他这么做,韩非就这样服毒而死。后来秦王悔悟过来,立即派人去赦免韩非,可这时韩非已经死了。  

对于李斯为何除掉韩非也有人保持不一样的看法,毕竟他口口声声效忠国家却又为秦王出谋解散联盟,可见他并不忠于国家。反观李斯虽然有私心,可却是一心为了秦国效忠,并无二心,他杀韩非也是绝了一个后患。但身为李斯的同窗韩某人也真是倒霉,没想到李某人不念及过往情谊。虽然说李斯不顾昔日的情义,但是当时儒家思想并不是大势所趋,而且李斯杀死韩非子其实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首先韩非子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是变化的,李斯本初并没有必须杀韩非子的想法,但韩非子多次向秦王纳谏,要求铲除权臣,李斯就是最大的权臣,岂有不先下手为强之理。其次韩非子虽然天资聪颖,但却太过实诚。推出法家思想,治理天下,让皇帝政权巩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实诚上,秦始皇看重的是他的治国思想,却不是他本人,当他将法家精要和盘托出之时,他的价值无法体现,相比之下,李斯有更大的用处。

而且韩非子虽然精通权谋,但未认真思考。一山不容二虎,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李斯,而李斯不会能容纳一个才能比自己高,却又对自己地位产生威胁的师弟,所以韩非子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