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雍熙北伐是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后尝试 二十万宋军惨败 北宋自此无缘燕云十六州

2022-05-19

公元986年,宋太宗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派遣二十万大军分兵三路伐辽。此战宋辽战争过程中宋对辽的第二次战略进攻。这次战略进攻的成败,不仅在军事上对宋辽双方态势产生重大变化,而且对宋的内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一手掀起了北宋对辽属燕云地区的第二次北伐。当时的辽圣宗继位不久,国内军政大权都在军事贵族和太后手中的契机。赵家皇帝则趁机想报七年前的惨败高粱河的旧仇。他下令召集谋臣在枢密院商议进军路线,同时召集宋军主要将领,亲自布置各自的任务。宋辽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即将拉开序幕......

战前布局

为不重蹈高粱河惨败的覆辙,宋太宗召集顶尖的幕僚团队来商议进军路线和兵力配置。出生河北当地的大臣宋琪认为,宋军应当集中兵力从正面的山地出发,一路突破到幽州城。期间分出小股部队去分头防御辽军骚扰。再挖开高粱河的河堤,用大水抵消契丹人的骑兵优势。

但七年前命中机密部位的两箭,还是让宋太宗学到一些人生经验。他已经深刻认识到,辽国远非普通的五代军阀可以比拟。面对一个可以动员十万精兵的对手,宋朝最好还是分兵进攻。以便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并在每一路都形成局部的数量优势。

东路军以由河北名将曹彬为挂帅,崔彦为副官,负责主攻燕云的首府幽州。投靠北宋的奚人将领米信和出生河北的将领杜彦圭,从西北道出兵负责掩护。中路军以幽州出生的将领田重进为帅,出击截断辽军西进的道路,孤立代北诸郡的外援。西路军以大名府出生的潘美为帅,由号称杨无敌的北汉降将杨业为副帅,直接攻打辽国控制的代北诸郡。

此战中,宋军动员了超过10万人的部队。包括大量重装部队和精锐骑兵,用以吸引和牵制辽军的注意力。但真正的杀手锏,则是西路的潘美和杨业。因为赵光义和他的幕僚判断,当他们拿下代北诸郡,契丹人就会落入腹背夹击的境地。最后在1-2个月内被赶出幽州地区。

初战告捷

在命令布置下去后,宋军的三路兵马迅速开始行动。潘美的西路军迅速出击,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攻占了马邑、应州、云州、朔州等地,横扫晋北山区。中路军从飞狐口出后就发撞上辽军,当即展开正面对决。主帅田重进考虑到宋军以步兵为主,正面与骑兵为主的辽军战斗十分吃亏。便采纳部将袁继忠的战术,在山地与辽军对阵。他们在正面布置拒马,保护拿着刀盾或者长柄刀的重装步兵,再由弓弩部队进行掩护。数目有限的骑兵,分别配属两翼。田重进还安排荆嗣率领预备队躲在战场的西侧,以备不时之需。

对面的辽军统帅大鹏翼,率领20000辽军赶到,立刻用重装骑兵发动冲锋。可崎岖的地形,已经严重削弱了骑兵的冲击速度。再加上宋军阵前排的拒马阻挡,使辽国人无法冲破宋军的步兵大阵。两翼的辽军骑兵,也试图驰援自己的主将,却被宋军骑兵拖住了手脚。由于双方都以轻装的弓骑兵居多,所以战斗逐渐转变为对射。一直到中午,眼看射术吃亏的宋军才摒弃了放风筝的想法,直接猪突上去。在崎岖的山路上,两边的骑兵分成小队撞在一起,场面变得十分混乱。

在中路的大鹏翼,经过反反复复冲击,依旧无法突破宋军防线。考虑到辽军已经激战一天,无论人马都十分疲惫,不得不吹响了撤退的号角。等待已久的荆嗣发现辽军撤退,立刻率领预备队冲出,从中间将没有防备的他们拦腰斩断。后方的宋军骑兵也乘机追击和荆嗣部一起,将被截断的辽军合围。大鹏翼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队被宋军一点点挤到山崖下,自己也在乱军中被俘虏。得知宋军推进的消息,辽国赶紧委任耶律斜轸为都统,打响反攻第一战。兵力不足的宋军,很快丢掉刚攻占的蔚州。中路战局开始向辽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中路军的溃败

另一方面,东路的宋军也士气大涨,加速向幽州挺近。他们很快就到达新城,并在那里遇到驻扎在当地的辽军。由于人数只有数千,希望先击破作为宋军先锋的米信,挫伤宋军士气。以燕云汉儿和少量契丹、渤海士兵组成一支轻装部队,就直接向位于最前方的米信部进攻。

米信看到对面只是一支轻装部队,就召集了300人的私人卫队,直接发起反冲锋。辽军依仗人数优势,将他们团团围住,发射入飞蝗一般的箭矢。米信和他的部下,则凭借着娴熟的骑射技巧和高质量护甲,短暂地顶住住了辽军的攻势。当发现辽军准备收缩包围圈后,立刻下令突围。经过一番惨烈的激战,才带着三分之一的人冲出重围。辽军骑兵则损失了千余人的部队,并让新城的防务受到了严重损失。在宋军的大规模部队抵达后,很快就弃城而去。曹彬一股作气又拿下固安和涿州,将通向幽州的大门打开。

萧太后得知前线战败,调回了攻打高丽的远征军驰援南方战线,并委任耶律休哥指挥燕云的汉儿部队抵挡宋军。同时也召集了境内的奚人部族和南北两院的地方军增援,准备与宋军主力决战。耶律休哥是经历过高粱河战役的辽国老将,非常清楚宋辽两军的特点。他下令以幽州为集结地,让各路领主在此地汇集。然后命令各地汉儿、契丹和奚族骑兵,都化整为零,四处袭击宋军巡逻队。不仅截断对手的粮道,还帮忙起到迟滞攻势的目的。

面对四面出击的辽军骑兵,宋军开始疲于应对。曹彬的部队在涿州待上10天,就吃完了储备粮食,不得不撤退到雄州等候救济粮的到来。赵光义听闻这个消息后,下令曹彬所部不得再向前进攻。他们的任务是吸引辽军主力,好给西路的潘美部腾出足够的时间,幽州城反而成看次要目标。

可曹彬的部将却纷纷不干了。此时的西路军已经几乎拿下了代北,中路军击破两万辽军反攻并俘获对方悍将。东路军坐拥最丰厚的资源,却只有斩首千人的成绩,战后根本分不到多少奖赏。他们纷纷要求在粮草抵达后继续进攻。拗不过众将的曹彬只能带上五十天的口粮,违抗命令推进。

在东路军等待救济粮的时候,辽军也完成集结。耶律休哥麾下不但有契丹的本部的大军,还有赶来的奚族、女真、渤海战士,面对宋军主力也不再畏惧。萧太后更是亲临前线,让辽军士气大振。曹彬再次来到涿州,却发现凭借自己现有的兵力,根本没有把握击败辽军。此时已是夏季,宋军连日行军的体力消耗极大。面对契丹人坚壁清野的战术,只能徒呼奈何。

几十天的对峙后,宋军的粮食又开始告急。曹彬下令将涿州城中的老弱全部掳走,随全军撤回雄州。耶律休哥立刻带兵追击,并在岐沟关北部追上曹彬。宋军用粮车环绕,所有的步兵进入临时工事抵御。辽国五院部的骑兵率先进攻,不断地用骑射骚扰车阵内的宋军。后者主要以弩手为主,依托粮车的保护而苦苦坚持。

于是,许多契丹骑兵开始选择抛射进攻。让箭矢从天而降,越过宋军工事,直接攻击没有头盔的弩手。宋军的伤亡迅速增涨。曹彬连忙下令盾牌掩护,并将攻城用的床弩也架到粮车上射击。但契丹人也会集体下马,用盾牌掩护,一路推进到粮车边肉搏。宋军只能撤下近战不力的弩手,让数目不多的肉搏部队顶上去。依靠车阵的工事,暂时稳住了局面。

战斗持续一天后,宋军因断粮而首先出现体力问题。曹彬只能下令放弃一切辎重撤退,并留下一部分人马断后。但命令却引发了全军的士气崩溃,大部分人很快就被耶律休哥的追兵消灭。根据审问俘虏,耶律休哥得知宋军还有数万人在巨马河附近。于是不顾激战一日的疲惫,又马不停蹄的发起追击。终于在巨马河发现宋军残部,立刻展开攻击。

在匆忙中被拖入战斗的宋军,只能派遣骑兵拖住辽军的攻势。这时,经过一天战斗的辽军也出现了体力问题。当发现宋军的抵抗比较强烈后,便选择了暂时退却。曹彬大喜过望,赶忙让自己的军队撤到巨马河对岸避难。这道命令又在军队中引起了恐慌情绪,不少人脱离了正常组织,抢着要自己先渡河。最后,残存的宋军大部,就在踩踏和惊慌失措中,葬身河里。

惨淡收场

宋朝的东路军溃败后,耶律休哥下令将河流中的敌军尸体打捞,叠在一起做成京观。萧太后得知前线战报,对耶律休哥大加赞赏,并封他为宋国的国王。意思是只要后者继续前进,可以成为辽国皇帝治下的前宋朝属地国王。可见辽国上下,在经历了战争初期的慌乱后,迅速在心理上找回了优势。宋朝折损了最精锐的东路军,连派去幽州的新知州都死在乱军之中。宋太宗大惊失色,下令让另外两路人马赶紧撤退,保存最后的有生力量。

在中路,宋军已经在蔚州被耶律题子的另一支辽军阻击。收到赵光义的诏令后,立刻召集部队开始有序撤退。西路的潘美部则被要求将攻占地区的人口全部内迁,以削弱辽国在燕云地区的战争潜力。作为副将的杨业,建议不要和辽军正面对决。而是用弩手和骑兵交替掩护,迫使辽军不敢轻举妄动。最后虚晃一枪安全撤离。

监军王侁便乘机嘲讽杨业,平时自吹自擂无敌于天下,现在手握重兵却反而这么拘谨。疑似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杨业作为北汉降将,本就对风评非常敏感。迫于监军的淫威,当即表示愿意主动迎敌。临行前,杨业央求潘美带领步兵和弩手在谷口接应,不然他的部队就会全军覆没。潘美答应下来,布置了数千弩手和上万步兵,让杨业带领骑兵先行一步。

对面耶律斜轸,得知对手是杨业后也不敢怠慢。他下令让萧挞凛在后方设下伏兵,自己则带最精锐的重甲部队与杨业正面对决。杨业师承晚唐-五代的沙陀骑兵传统,与吸收了部分沙陀和唐朝遗民的西部辽军相遇,战斗场面非常激烈而混乱。双方不仅骑术相当,连身上的装备都非常类似。这也是辽军在同宋军的作战中,很少遇到的情况。

战斗持续到中午,耶律斜轸便率领骑兵边打边退。杨业在后方穷追不舍,结果一头扎进萧挞凛准备已久的埋伏圈中。辽军士兵用准备好的破甲箭头从侧面射击宋军战马,后排步兵则上前用战锤狠砸那些落马的战士。耶律斜轸也乘机来了个回马枪,与两翼部队一起三面夹攻杨业。

杨业得知中计,立刻决定突围。当他赶到谷口,发现潘美和王侁已经带走了西路军。此时追兵已经赶到,悲愤交加的杨业只能继续返身迎战。双方一直打到傍晚,杨业身负重伤,儿子杨廷玉也已经战死。最后被一支流矢射下马背,落入辽军手中。为了感恩宋太宗对他的知遇之恩,杨业在绝食三天后离世。

得知猛将杨业被俘身死,萧太后连忙将这则消息散布出去。辽国举国欢庆,一鼓作气将境内宋军全部驱逐。宋国则丧失几乎所有的精锐部队。除中路田重进的部队保留完整建制,宋军的其余两路都损失严重。原本带有突袭性质的雍熙北伐,就以大量宋军机动部队的毁灭而告终。

对于赵光义本人而言,雍熙北伐的失败,让他想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破碎。由于之前已经有了高粱河的惨痛回忆,北宋已经在实际上不太敢再开启同辽国的战争。在氏政权完成了赵对军政体系的大规模换血和改组后,其成果在赵光义手中已经表现的非常突出。水平大不如前的士兵与相互扯皮的嫡系将领,将宋人视为心腹大患的五代藩镇番兵都淘汰出去。即便有杨业这样的有心加盟者,也架不住监军们的诋毁与迫害。

当然,即便宋朝君臣都善待杨业,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挽救自己武备衰退的现实。因为在辽国一边,类似杨业的人物还有很多。我们今天无法知晓其中大部分人的名字,是因为他们在辽国的体制下并不是什么突出人才。这或许是杨业当初觉得自己能在宋朝受到优待和重要的原因。也是宋朝空有理论上的整体优势,却永远无法在军事上压制对手的决定性因素。

之前对北宋还有所忌惮的辽国,经历了两次成功的防御战争,也开始摸透了宋朝的孱弱本质。北宋君臣一手策划并演砸了的雍熙北伐,成为了之后辽军南下报复他们的最大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