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骥:视觉艺术是什么?
《~黄色》25cm×29.5cm木板亚麻布上油画2011年
《什么》100cm×34.5cm木板布面油画2011年
边缘的游戏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油画创作的陈文骥,2006年以后对简单的形体进一步提炼,画面不再有任何可辨认的物体,而只是一些非常概念的形。圆、圆锥、椭圆,然而这绝非极简主义或者是错觉绘画里的形。陈文骥完全是在用写实的手法,严谨而详尽地描绘立体形态里的每一个细节。这些立体简约的形我们可以理解为来自于烟囱和水塔,而这也是画家发现的另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它介于抽象和写实之间,也介于平面和立体之间。
在最新的作品中,陈文骥痴迷于表现形体两个面转折之间的边缘。根据绘画里透视的基本原理,两个面之间的转折,或者一个球形切面形成的圆弧,其实并不是一条线,一个锥形的尖部,也不是一个点,而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陈文骥那么醉心于表现这个边缘地带一切细微的明暗变化,几乎可以让我们相信他在试图完成那无数个面。或许,有人认为这些形体等同于计算机三维图形,但是,画面上的肌理表达和手工感觉是如此感人至深,质朴的技法、耐心的描摹甚至带来禅学意味。
或许,这些画布上的形也让人联想到安尼西·卡普尔的雕塑,立体的卡普尔雕塑用光滑的或凹或凸的表面,将对环境的反映最大化或者最小化,最近或者最远,给人带来强大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直接而强烈。而这种感受,恰恰是他的雕塑消除了边缘带来的结果。影像的连续性形成了一个法力无边的场。陈文骥的绘画则深刻挖掘了平面的价值,他在平面上制造这种立体的效果,温和地帮助观者感受。当观者的目光游走于那些边缘的时候,可以认为那是具体的,也可以认为是不确定的空间和形。在表达方式上,陈文骥非常内敛、不事张扬,将矛盾挤压到若有若无的一线之间。这仍然是一种回避冲突式的、不具侵略性的姿态。
“我现在的本性跟小时候很接近。小时候因为被大孩子排斥,行为比较独立,后来上大学后二三十岁时,为了融入社会,我和社会主动交流的愿望比较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到了五十岁以后,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又回到了儿童时期,而且好像有意识地要强调这种早期经历留下的合理性。人老了,就会觉得不可能什么都做得到,抗争是不可能的,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基础上找个合理的方向,让有限的东西能发挥最极致的程度。我还是带一种回避的方式,不是积极的。但即使如此,一个人也永远不应该被摧毁,他应该有很强的柔韧性。他的空间在于怎么营造。因为这个空间就掌握在他的智慧和心灵上,如果他给的智慧充分一点,心灵开阔一点,他的天地就更开阔。人其实是有这种弹性的。”这段描述其实是解读陈文骥新作的钥匙,似乎有些宿命论的观点实则潜藏着一丝倔强。
从2006年起,他就为作品取了诸如“一切”、“三回”、“完全”等看似简单实则寓意深刻、来历不凡的名字。它们也代表了陈文骥对人生的感悟。
从上世纪80年代投入创作以来,甚至可以说从幼年至现在,一直在退却和逃避的陈文骥,在城市的边缘,在简单图形的边缘找到了自己的乐园。
(田恺作者系东站画廊负责人)
[page]视觉艺术是一种体验过程
《对》(五联画)100cm×42cm×5件2011年
学习国画出身,版画系毕业,而第一幅油画作品便获全国性大奖的陈文骥,绘画风格也和他的绘画经历一样多次变化。同时,“画的是什么?”“越来越看不懂”的声音也一直伴随艺术家的每次变化而产生,陈文骥的创作一直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本周日,他的新个展“什么”将在京开幕,参展作品更加抽象和极端,挑战着观众对作品的观看习惯。但在陈文骥看来,应该摆脱传统观看习惯中对作品的解读和阅读,还给观众一场视觉的游戏。
新作是一场视觉体验
商报:您的新个展将于本周日开幕,这次展览设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主题“什么”,您如何看待展览主题与作品之间的关系?
陈文骥:我认为,每个参观展览的人都可以从各个角度理解主题“什么”。其实,我的作品被问得最多的也是“你画的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在一幅作品背后,体现着艺术家的很多创作意图,或者有艺术家的某些隐喻在其中,因此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心中会产生很多疑问。对于观众所产生的疑问,我也很疑惑,因为我的作品中没有赋予多大的意义。对于事物的认识,我尽可能脱离其本身的意义,用最终的形象让观众去感受。
因此,在本次展览中,我用“什么”作为主题表达立场,也是想引导观众理解、体会我的作品。同时,我认为“什么”只是不断思考的理由,并不是在作品中要体现出结果,“什么”只是启动思考的钥匙,通过它可以提供持续思考的动力,这是一种体现状态的过程。
商报:本次参展的作品都体现出“极简”风格,您力求在平面绘画中表现空间感,但这些作品可能使您在绘画方向上走向另一个极端。
陈文骥:是的,今年的表达方式与去年相比加强了一些。同时,对“形”的极端、对平面理解的极端也比以前更加突出。今年的作品在形态表现上更加追求单纯,改变了表达状态,其中运用了更多色彩,表达上体现出柔和感,形态上更加单纯和抽象。
商报:今年的作品更加突出了作品边缘的空间感,这是否是您新的创作方向?
陈文骥:这种边缘的空间感,需要在某一空间内得到反馈,我也在预想这些作品在空间中将得到怎样的结果。我希望在我面前的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其结果可能会给我带来兴奋感,同时也能够启发下一步的创作。
摆脱绘画的解读方式
商报: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您的作品经历了很多次变化,画面越来越体现出“极简”的风格,您如何解读这种创作方式的变化?
陈文骥:在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我在改变,同时对于视觉艺术与绘画的理解上,也与公众理解上的绘画渐行渐远。公众希望作品是可以解读和阅读的,但我始终强调绘画可以摆脱解读和阅读,直接用眼睛去体验,这是可以做到的。目前,我已经进入这样的意识状态中,我提供了一种视觉体验新的可能性。
商报:1987年,您的第一幅油画作品《蓝色的天空,灰色的环境》便获得“首届中国油画展”优秀奖,其中也有写实元素在里面。但是,此后的每一次创作变化都是颠覆性的,尤其在2000年以后,很多人在看到作品时都说越来越不像您的作品了。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陈文骥:我没太多思考过转变的过程。以前可能对自己有很多不满意,感觉当时的创作不是我真正追求的。有时,艺术家思考的方式可能会走向极端,并且容易在某一领域内来看待自我。但这个过程有一种乐趣在里面,可以换个角度看待世界,这是一种收获。
实际上,当初创作写实作品也是在一种影响下产生的,而现在的转变可能是在某种视觉语言影响下产生的立场转变。写实绘画是一种经历,也是艺术表达的积累过程,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创作便可能产生突变。
创作应符合自身性格
商报:您提供了一种视觉艺术过程性的体验方式,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从一幅绘画作品得到一种结果是很重要的,经常会忽略过程的体验。
陈文骥:我在艺术工作中找到了新的体会,并将这样的体会付诸于作品中。但是,一幅作品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得到社会的合理反馈。因此,我认为不能用现实的态度来理解艺术家的行为,不可能艺术家的每件作品都能获得合理的反馈,甚至认为艺术家在一个阶段做的都是一些无谓的表达。但最终,如果社会在某种程度上理解艺术家了,这也是一种进步,有些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可能会偏离大众的理解方式,但艺术家的付出在某一阶段能够得到公众的认可和关注,这就是艺术家作品的价值所在。
商报:谈到公众的关注,您的创作一直以来与社会和商业没产生太大关联,一直在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创作。
陈文骥:每个人对社会都会有思考,我也不例外。但是,最后我会对自己的绘画方式做出合理的选择,是否适合我去做,并愿不愿意做。与社会和商业未产生太大关联性,可能源于我的性格甚至经历而产生的排斥感。但我不能勉强自己,选择符合自己意识的创作题材是我能够承受的,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符合自身需要的。商报记者刘洋
[page]对于视觉艺术是什么的问题,陈文骥更关注“什么”这两个字,他认为“什么”只是不断思考的理由,并不是在作品中体现出结果,它只是启动思考的钥匙,并提供持续思考的动力。
■展览
2011年
“艺术日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成立暨当代艺术邀请展”(北京)
“复感·动观——2011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北京)
“新境界——中国当代艺术展”(澳大利亚堪培拉)
2010年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0陈文骥”(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1979-2009”(上海)
“造型”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
“学院力量·中央美术学院当代造型艺术展”(广州)
2009年
“’09陈文骥作品展”(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素描60年”(北京)
2008年
“寻源问道——油画研究展”(北京)
“演变——中国当代艺术展”(德国科布伦茨)
2007年
“心象”(韩国首尔)
“开放的中国艺术”(俄罗斯圣彼得堡)
2006年
“一切·陈文骥作品展”(北京)
“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北京)
2005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获奖作品展”(北京)
“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北京)
“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南京)
2004年
“首届美术文献提名者”(武汉)
“第十届全国美术展·油画作品展”(广州)
陈文骥
1954年生于上海。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