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奥斯特里茨战役评价:拿破仑奠定了欧陆名将地位

2022-05-19

法军在奥斯特里茨以少胜多。突出体现了拿破仑的统帅才能,他把谋略与冒险,勇敢与灵活有机的相结合,始终掌握着战役主动权。奥斯特里茨战役在世界战争中都占有相当大的地位,它渗透了拿破仑的军事思想,也是拿破仑·波拿巴在其军事生涯取得的最光辉的胜利,其用兵无论在战略方面还是在战术方面,都是无懈可击的,而其反击的时机也选择得恰到好处。昔日在马伦哥会战所犯过的错误,这次一个也没有重演。由于在数量上明显地处于劣势,他便引诱敌人进攻其坚强的防御阵地,此后,当敌人犯了放弃中央高地的严重错误时,他立即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敌人的两翼隔开。事先,他曾详细地侦察过地形,知道敌方的兵力部署并精确地预测了他们的计划。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仍能保持适当的预备队以左右战局并实施追击。

而联军则在计划、组织和实施战斗行动方面一再严重失算(对敌情侦察不够,错误地估计拿破仑军队采取消极被动的行动,对军队缺乏统一有效的指挥),官兵纵然英勇奋战,却未能挽回败局。

整个战役给人启示较为深刻的,大致有以下5点:

必须洞观战略全局

战役筹划者必须洞观战略全局,以求高屋建瓴。一场战役该不该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打?在诸多敌人面前,先打谁,后打谁?这些问题都要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解决。拿破仑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战略形势,清楚地意识到,法军当前最大的危险是面临着俄奥普三国军队的联合攻击;俄军是反法联盟中最重要支柱。必须在普鲁士参战前击败俄军,才能使法军从根本上扭转危险的战略局面。因此他的一切行动,都是紧紧围绕追击俄军,尽快与其主力决战这个总意图来实施的。而俄奥联军则昧于大势,缺乏等待时机的耐心,片面地认为自己兵力数量上占有优势,错误判断法军怯战,其作战计划都是以法军已经基本上失去了进攻能力,不久就将撤退为基点,误入拿破仑的圈套,导致了最后的惨败。

有效实施战略欺骗

当俄奥联军正在战与不战的问题上纷争徘徊的时候,拿破仑主动“示弱露怯”,点燃了对手的骄狂之火,使决战成为可能。战略欺骗和战役实施过程中的战役战术欺骗不同,它是战役准备阶段的一项重大行动,是由战役最高指挥员和指挥机构筹谋组织的,意在从全局上“冻结”敌军,形成于我有利的总体态势。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无论侦察监测手段如何发展,战略欺骗仍是可以实施的。用的巧妙,对方先进的侦察设备和手段也可能成为被我利用的“盗书蒋干”。

尽可能选择有利战场

奥斯特里茨战役的战场有两个特点,一是利塔瓦河与哥尔德巴赫河的汇合处,这里的沼泽地带和几个湖泊,构成了战场南面的天然障碍。这使得拿破仑可以抽出更多兵力于其它方向,特别是主要方向,同时决定了战役迄止的方向顺序。二是普拉岑高地。这个高地四周都是平坦的开阔地,占领这个高地,就能瞰制广大地段。而在普拉岑高地与南面沼泽地之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总之,普拉岑高地在这个防御地区内是一个可以影响和控制全局的要害地点。拿破仑正是看中这两点,在先是“示弱诱敌”,放弃普拉岑高地后,又乘势夺回高地,最后将敌大部兵力驱赶进沼泽湖泊地带,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原则

集中优势兵力,特别是在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优势兵力,是战役战斗制胜的不二法门。所谓以少胜多,在战略上是可能的,但在具体的战役战斗中,则只能是个例。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从总的兵力对比看,法军以7万对敌8万,居于劣势。可是,经过双方的具体部署之后,兵力对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南翼,法军仅以1万多人牵制着联军4万多人,而在北翼主要方向上,法军则集中了约6万人去对付联军的4万多人,法军在局部上形成了优势。在现代战争中,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的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兵力不仅仅是一个人数的概念,而且包括了火力打击和信息控制能力等。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集中优势力量”,但基本的原则仍是强调通过集中形成优势。

把握战机,果断用兵

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法军无论是在南段调动二线部队反击进攻之敌,还是关键时刻为夺占普拉岑高地而实施的突击,及至北段对敌反击和最后对溃败敌军的冲击,都可谓恰到好处。在什么情况下,投入多少兵力,通过什么方式,达成什么效果,比如是阻滞还是歼灭敌军等等,拿破仑都搞得很明白,火候也掌握的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