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华历史知识从这里搜一搜
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

靖难之役后朱棣论功行赏,李景隆为什么会名列功臣第一? 他真的是卧底吗?

2022-05-19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但是在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常败将军”李景隆,俨然是明成祖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这是为什么呢?

史书对李景隆的评价很低,是公认的一个低能将军,说他是纸上谈兵的赵括第二。事实上,李景隆真是一个无能之辈吗?这一点很值得怀疑。

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长子,袭爵曹国公,在洪武朝,他就掌左军都督府,加官太子太傅。建文帝登基时,对他也是百般宠信,靖难之役后,他代替耿炳文统兵北伐燕王,没想到他把60万精锐之师尽数葬送,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从而使朝廷后来与燕王的军事斗争中一蹶不振,而且越往后李景隆倾越倾向朱棣,最终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军入城。

如此看来,李景隆不但无能而且还是一个卖主求荣的无耻小人。当然,这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与朱棣的真实关系,从种种迹象来看,李景隆极有可能是朱棣的“超级卧底”。从他统兵之后的情况来看,战场上一再失利就很值得怀疑,也从侧面印证出这个推断。

燕王起兵之初,兵少将缺,物资匮乏,主力又远攻大宁等地,留守北平的守军多为老弱病残,人数也仅有三四万。李景隆亲率50万南军精锐主力,直扑北平城下。在这种前无劲敌守城,后无敌军骚扰的情况下,李景隆竟然一直未能攻克北平城,这本身就令人不可思议。

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李景隆表现出来的各种反常还不仅于此。在德州城,李景隆的数十万大军又被燕军的几万大军杀得丢盔弃甲。即便是李景隆无能,可他手下却有不少勇将悍兵,总不至于败得如此惨烈吧。

此后,李景隆一次次故伎重演,把朝廷赋予他的兵马慢慢葬送在朱棣手中,大大地消耗了朝廷的元气。但建文帝乃至兵部尚书齐泰对李景隆的评价仅仅是说他不是将才,难当大任,却根本没有看到李景隆心里是向着燕王的。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再次北伐,这次他调集了60万大军,这些军队是从全国抽调来的精锐部队。可以说,这一次建文帝是把全部家当都押上了。四月九日,燕王和李景隆在白沟河爆发了一场激战,这次大战彻底葬送了南军的精锐主力部队,使南军在战略上从此一直处于劣势,最终难以挽回败局。

后来,燕军发起对南京城总攻时,李景隆和谷王朱穗立即响应,打开金川门,放燕军入城。防守南京城的20万部队顿时如鸟兽散,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对李景隆的投敌毫无防备,三人先后被抓,建文帝更是不知所踪。

至于李景隆到底在暗中帮着朱棣干了多少事情,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也没办法考证,要知道但凡从事情报工作的人员,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保密。不过,对于李景隆的贡献,明成祖朱棣是不会忘记的。从后来朱棣对他的封赏来看,李景隆俨然是明成祖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

据《奉天刑赏录》中记载,明成祖封赏靖难有功之臣,“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即李景隆,他受到的封赏最为隆重:“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事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失败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在李景隆之后,都督佥事封公者两人,他们是誓死跟随朱棣的朱能和丘福。张玉死后,朱能成为朱棣手下的第一员猛将,他受封的是:“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食禄五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朱能的爵位和封赏都低于李景隆。朱能是右柱国,李景隆是左柱国,其“太子太师”衔也是朱能所没有的。就是食禄,朱能也比不上李景隆。李景隆是在原来曹国公的基础上再加一千石,就有六千多石的食禄;而朱能要比李景隆低了一千多石。

跟随朱棣起兵靖难的武将中,就属朱能的地位最高,以他的待遇尚且无法与李景隆相比,那就更不用说其他的有功之臣了。假如李景隆真是像传说中那样的无能又是卖主求荣,以朱棣的雄才大略怎会看上他呢?

再回过头来看,上面说到朱元璋、建文帝对李景隆都很信任,就算是建文帝眼光不行,朱元璋的眼光总是犀利毒辣的吧,怎么看不出他的才干。唯一能说通的就是李景隆是朱棣的“超级卧底”,他们早已建立了同盟关系。

说李景隆是卧底,并不是空口无凭,而是种种事迹的表现,让人不得不怀疑李景隆是朱棣的卧底,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朱棣与李景隆自小便相识,并且感情很好。出于这个原因,李景隆是有可能对朱棣心慈手软或者说刀下留情的。如果李景隆慧眼识珠,他选择朱棣那一边也是有可能的。

二、朱棣登基后,选择重用李景隆,朱棣五次北征,李景隆参加三次,并赐予李景隆高官厚禄。这是疑点最大的,朱棣和李景隆不止一次交手,按道理来说李景隆有几斤几两,他心里自然有数。如果李景隆真的是军事白痴的话,朱棣没道理这么做。

三、朱棣对于李景隆非常宽容。《明史》中记载,永乐元年张信等人曾经弹劾过李景隆。但是朱棣却以李景隆自幼交好,敷衍而过,并未对李景隆做任何处罚。这点也是非常可疑的,朱棣的性格是睚眦必报的,诸位可以看看朱允炆的旧臣在朱棣手里有多惨,总是找各种理由杀他们。而李景隆是和朱棣正面对抗过的,朱棣就这样既往不咎了?

在《明史纪事本末》中也记载了一段话,可以做为旁证,里面说明成祖“曹国公李景隆有默相事机之功”,所以才对他赏赐特别优厚。什么是“默相事机?”说白了就是在暗中帮助明成祖。然而可悲的是,建文帝以及他身边的文臣对于这样一个卧底,一点也未察觉,这也表明,李景隆绝非是泛泛之辈,是一个十分懂得伪装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