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安南之战:是清朝前期的历史上,与安南发生过唯一的一次战争 大清平叛战败仍被安南奉为宗主
清平安南之战是指乾隆末年,中国清朝与安南西山朝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此役,是清朝前期的历史上,与安南发生过唯一的一次战争。此役历时虽短,但它是中越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却说清朝和缅甸交战7年,终于停战议和。18年后,缅甸迫于周边国家的压力,正式向清朝称臣纳贡。不久,清朝和越南又打了起来,战斗持续了数个月,以清军的惨败而告终。清朝和越南的关系一直比较好,为何会大打出手,清军又为何惨败而回,越南为何又主动找清朝请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什么呢?下边,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去了解下清越战争吧,也叫安南之役,或者叫清平安南之战。
越南在清朝时期叫做安南,与中国的云南、广西壤地相接,隔海与广东相望。1659年,清军攻占云南,摄于清军的强大实力,安南国王黎维禔主动派人来慰劳清军。第二年,安南正式向清朝投诚,从此按时进贡,两国来往不绝。康熙年间,康熙派人册封安南的黎维禧为安南国王,又同意了他的请求,将贡期由三年一贡,改为六年两贡并进。从此,安南成为了清朝的忠实属国。
1788年,也就是乾隆晚期,安南的地方实力派阮惠向安南王国发起了挑战。他率军攻入了安南的国都黎城,国王黎维祁被迫逃跑。王族200多人被迫逃往广西向清朝求助,只有60多人幸存下来。广西巡抚立即如实上报,乾隆认为黎氏一向恭顺,不能不管,于是派出了两广总督孙士毅驰赴广西龙州调查这件事情。
孙士毅,公元1720年出生,浙江仁和人。41岁考取进士,49岁跟随大学士傅恒讨伐缅甸。他为官清廉,政绩突出,因此受到了乾隆的宠爱。他来到广西,经过调查,迅速作出了以下的布置:1妥善安排安南王族和随从,并且派兵保护。2调兵防守边境各要点,威慑安南叛臣,声援安南国王黎氏。3向安南广发檄文,号召安南各地方势力,拥护黎氏,声讨叛臣。4派人痛斥阮氏,不承认他的政权,劝他悔过。
孙士毅的安排倒是没啥问题,企图威慑阮氏,让他主动投降,同时希望黎氏招揽旧部,东山再起。只不过,有些偏于书生意气。安南国王黎氏在敌军的威逼渣,无力起兵,躲进了深山。阮氏呢,面对清朝的军政高压,退回了老窝,拒绝妥协。乾隆无法容忍,随即决定正式攻打安南。
参战部队分两路进攻,孙士毅担任了主帅。他和广西提督许世亨率领1万人作为主力,从友谊关出发,进入安南境内。云南提督乌大经率领8000人从云南的白马关出发,配合主力作战。这次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攻破安南国都,消灭阮氏的势力,恢复黎氏的政权。
起初,孙士毅的部队势如破竹,迅速渡过三条大江,抵达安南国都黎城的郊外。阮氏的部队,无力抵挡清军的猛烈进攻,迅速溃败。黎城的百姓和黎氏的王族,出城迎接清军,国王黎氏也从深山里钻了出来,去见孙士毅。阮氏呢,则带着部队,逃回老窝。
在黎城,孙士毅按照乾隆的旨意,令国王黎维祁袭封安南国王。黎氏的家族呢,也从广西回到了黎城。随后,由于轻敌和大意,清军并未乘胜追击阮氏,而是按兵不动,在黎城待了一个多月。
1789年年初,清军正在黎城欢庆新年。阮氏呢主力尚存,不甘心失败,倾巢而出,趁夜突袭黎城。阮军人多势众,四面围攻守军,以大象运载大炮猛攻清军。清军人数不多,而且刚喝了酒,意志松懈。面对敌军的猛攻,清军惊慌失措,迅速陷入混乱,溃不成军。孙士毅和国王黎氏带着少数军民,侥幸渡江逃走。溃兵踩断了浮桥,还在南岸血战敌军的广西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尚维升等人,走投无路,大多战死。
随后云南提督遭到了敌军的反击,狼狈逃回云南。孙士毅在现在的友谊关收容部队,上万官兵,只有不到一半人,逃了回来。粮草军械,几乎全部丢光。孙士毅因此被押解回京,福康安继任两广总督,负责安南之战的善后工作。阮氏虽然获胜,但是安南内部的反对势力不弱,加上他又与暹罗开战,担心两面受困。于是,他多次派人向清朝请和。当时孙士毅觉得黎氏表现糟糕,不堪扶植,还拖垮了清军,向乾隆建议,放弃黎氏,承认阮氏。乾隆觉得有理,于是决定放弃黎氏,和阮氏议和。
乾隆为了清朝的面子,提出四条要求,总结下就是:送回战俘和失散的官兵、惩罚战犯、阮惠进京请罪、在安南为清军阵亡官兵立碑建庙。阮氏急于得到清朝的承认和认可,全部接受,并且于1790年来到北京,为乾隆祝寿。阮惠被封为新的安南国王,按期进贡,两国的关系终于恢复了正常化。
安南之役,历时不到三个月。清军投入了近2万官兵,还有3万多民夫,损失过半,其中损失官兵万人上下。安南的阮氏投入了4万人上下,损失过万。最终清军战败,退出安南。阮氏获胜,但是主动求和。清朝把它列入乾隆的“十全武功”,越南后世则认为,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决战。